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提取茶叶籽油的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提取茶叶籽油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554707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05 19:1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茶叶籽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提取茶叶籽油的方法。方法具体如下:S1:选取表面粗糙、干燥,果实饱满的茶叶籽;S2:将选取的茶叶籽进行超声清洗后,晾干表面备用;S3:使用破碎机将茶叶籽外壳破碎后,将其果仁进行磨浆处理;S4:将磨浆后的茶叶籽置于反应罐中,加入纳米材料悬浮液混合均匀;S5:将反应完成后的混合液进行离心处理;S6:保留上清液,加入75%乙醇进行萃取茶叶籽油,反应10min后,进行离心;S7:收集上清液进行旋蒸;S8:旋蒸后得到的油状液体即为茶叶籽油,进行冷藏保存。通过使用纳米材料对茶叶籽油进行吸附提取,依赖其亲油的性质,可以吸附更多的油脂成分,从而提高提取效率解决了萃取率低和提取茶叶籽油纯度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茶叶籽加工,具体为一种提取茶叶籽油的方法


技术介绍

1、茶叶籽油是一种从茶叶籽中提取的优质、营养的食用植物油脂。它是天然、卫生、保健的绿色食品,被赞誉为“油黄金”。茶叶籽与茶叶同根同源,由于其适合生长的范围广、经济价值高、生态功能强,是一种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俱佳的优良树种。

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茶叶籽油因其油质佳、功能特性好、深度开发经济效益高等优点,具有无可比拟的竞争力,有着广大的发展前景。茶叶籽油是植物油脂中的上品,也是重要的化工、医药原材料。其深度开发的市场前景非常广阔。

3、现有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公开说明书cn201010227332.5中公开了一种从茶叶树种籽中提取茶叶籽油的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1)粉碎:将茶叶树种籽烘干,粉碎至16~40目,置于萃取缸中;(2)萃取:将冷箱温度设置为-3℃~3℃,用高压泵将液化co2经净化器ⅱ,预热器ⅰ打入萃取缸,升压到20mpa~40mpa,控制萃取缸温度为35℃~60℃,萃取2h~4h;(3)分离:含有油脂的co2流体从萃取缸中进入分离釜中进行分离,分离釜ⅰ的压力为6mpa~12mpa,温度为35℃~60℃,分离釜ⅱ的压力与后路平衡,温度为35℃~55℃。

4、上述公开专利专利技术萃取效率高,能耗低,对环境无污染;产品质量高,纯度高,无溶剂残留。虽然该方法宣称具有高萃取效率,但是提取率仍然相对较低,同时使用高压液化co2作为萃取剂,导致无法完全溶解茶叶籽油。高压状态,需要消耗大量能量。在分离过程中,茶叶籽油的纯度很难保证,导致产品纯度不均或含有其他杂质。


技术实现思路

1、(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2、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提取茶叶籽油的方法,解决了萃取率低和提取茶叶籽油纯度低的问题。

3、(二)技术方案

4、为实现上述目的,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提取茶叶籽油的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5、一种提取茶叶籽油的方法,使用纳米材料悬浮剂进行吸附。所述纳米材料悬浮剂制备需要材料如下:纳米二氧化钛50-80份、水60-90份、50%乙醇10-40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钠5-10份;并采用如下方法制得:

6、a1:选择21nm的二氧化钛作为制备悬浮液的主要原料。

7、a2:在烧杯中依次加入水、50%乙醇和二氧化钛,混合1min。

8、a3:添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到烧杯中,搅拌1min。

9、a4:将烧杯置于超声波仪,进行超声处理。

10、a5:得到纳米材料悬浮液。

11、优选的,所述纳米二氧化钛粒径为21nm。

12、其中,需要具体说明的是,纳米二氧化钛具有良好的亲油性,可以吸附油脂到自己表面,形成表面油膜,通过吸附作用,将由于被破坏了的茶叶籽结构后暴露出来的油脂进行吸附提取。同时纳米二氧化钛在使用完成过后,可以清洗、干燥,再次循环使用。

13、优选的,所述50%乙醇为有机试剂。

14、其中,需要具体说明的是,乙醇可以调节体系的极性,帮助纳米二氧化钛分散的同时,有助于超声处理的效果。

15、优选的,所述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作为分散剂使用。

16、优选的,所述纳米二氧化钛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份额比为6-12:1。

17、其中,需要具体说明的是,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是一种表面活性剂,它可以帮助二氧化钛颗粒更好地分散在液体中,防止其聚集。同时,它还可以帮辅助后续的超声处理过程。

18、其中,需要具体说明的是,混合液通过超声处理后,得到质地均匀的纳米二氧化钛混合悬浮液。

19、一种提取茶叶籽油的方法,需要原料包括:茶叶籽80-120份、纳米材料悬浮剂80-240份、75%乙醇400-900份。

20、一种提取茶叶籽油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1、s1:选取表面粗糙、干燥,果实饱满的茶叶籽;

22、s2:将选取的茶叶籽进行超声清洗后,晾干表面备用;

23、s3:使用破碎机将茶叶籽外壳破碎后,将其果仁进行磨浆30min;

24、s4:将磨浆后的茶叶籽置于反应罐中,加入纳米材料悬浮液混合均匀,设置温度,开始吸附反应;

25、s5:将反应完成后的混合液进行离心处理,设置参数;

26、s6:保留上清液,加入75%乙醇进行萃取茶叶籽油,反应10min后,离心机设置5000-10000rpm,10-30min;

27、s7:收集上清液进行旋蒸处理,设置50℃,5min;

28、s8:旋蒸后得到的油状液体即为茶叶籽油,进行冷藏保存。

29、优选的,所述使用纳米材料悬浮液作为提取剂。

30、其中,需要具体说明的是制备的纳米材料悬浮液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和吸附能力,可以更有效地吸附茶叶籽油中的油脂成分,从而提高提取效率。使用纳米材料悬浮液可以简化提取过程,并且,其可以重复使用,不产生有害的残留物,从而降低提取成本,更加环保。

31、优选的,所述使用75%的乙醇进行萃取。

32、其中,需要具体说明的是,使用浓度为75%的乙醇可以很好地溶解茶叶籽中的油脂,使其能够快速将茶叶籽油与纳米二氧化钛中分离开来,由于浓度为75%的乙醇浓度较高,可以通过旋蒸很快的从茶叶籽油中分离开来。同时乙醇对人体的毒性较低,使用乙醇提取茶叶籽油相对安全,对环境的影响也很小。

33、优选的,所述纳米材料吸附时间20-40min,设置温度40-60℃。

34、优选的,所述反应后离心设置4℃,800-2000rpm,10min。

35、优选的,所述茶叶籽与纳米材料悬浮液份额比为1:1.5-2。

36、优选的,所述纳米材料悬浮液与75%乙醇份额比为1:2-4。

37、(三)有益效果

38、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提取茶叶籽油的方法,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39、(1)该提取茶叶籽油的方法,通过添加纳米材料进行提取茶叶籽油,可以更有效地吸附茶叶籽油中的油脂成分。纳米材料具有较小的粒径和较大的比表面积,根据其亲油的性质,可以吸附更多的油脂成分,从而提高提取效率。极大地缩短了提取时间,提高茶叶籽油的提取速率。

40、(2)该提取茶叶籽油的方法,简化了提取过程,使得茶叶籽油的提取更加方便、快捷,并且可以重复使用,从而降低了提取成本。通过使用纳米材料悬浮液提取茶叶籽油,可以直接将茶叶籽中的油脂吸附,极大地增加了油脂的接触面接,从而提高了油脂的提取率,同时通过提取试剂的定量配比,使茶叶籽提取纯度增加。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提取茶叶籽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取茶叶籽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材料悬浮液作为提取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取茶叶籽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使用75%的乙醇作为萃取剂。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提取茶叶籽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材料悬浮液由纳米二氧化钛50-80份、水60-90份、50%乙醇10-40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钠10-20份制备组成;制备方法具体如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提取茶叶籽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二氧化钛可以循环使用。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提取茶叶籽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二氧化钛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的份额比为6-12: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取茶叶籽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材料吸附时间20-40min,设置温度40-6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取茶叶籽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后离心设置4℃,800-2000rpm,10min。>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取茶叶籽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茶叶籽与纳米材料悬浮液份额比为1:1.5-2。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取茶叶籽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材料悬浮液与75%乙醇份额比为1:2-4。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取茶叶籽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取茶叶籽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材料悬浮液作为提取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取茶叶籽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使用75%的乙醇作为萃取剂。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提取茶叶籽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材料悬浮液由纳米二氧化钛50-80份、水60-90份、50%乙醇10-40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钠10-20份制备组成;制备方法具体如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提取茶叶籽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二氧化钛可以循环使用。

6.根据权利要求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仰玺龚震超龚欣悦龚振赵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一棵茶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