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立体声数字音频功率放大器,属于数字音频功率放大器技术领域。为了解决YDA144在应用中由于功率管反向恢复电流差带来的EMI的问题,在第一扬声器的输入端设置第一二极管(1)、第二二极管(3)、第一电阻(2)、第一电容(4),在所述第二扬声器的输入端设置第三二极管(6)、第四二极管(9)、第二电阻(7)、第二电容(8);还包括第三电容(5);二极管均采用快速恢复肖特基二极管,从而大幅度降低了由于内置功率管反向恢复电流能力弱导致的EMI。(*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立体声数字音频功率放大器,属于数字音频功率放大器技术 领域。技术背景目前全球都在提倡节能技术,作为效率可超过90%的新型功率驱动技术的D类数 字音频功率放大器,取代目前成熟的AB类功放领域是迟早的事情,由于现在设计技术的提 高,以前一直作为诟病的D类功放的模拟性能得到了突飞猛进的改善,在音质方面,D类功 放已经逐渐追上了 AB类的性能,这将使未来的几年D类功放将加速发展。由于D类功率 放大器的卓越性能,使得其市场在近年来有极快的发展,根据专业市场调研公司Forward Concept的数据,2005年D类功率放大器的市场需求达到了八千四百万美元。预计到2012 年为止,国内D类功放的市场将超过10亿元。由于在大功率(> 2W)应用条件下,YDA144受到内置功率管的反向恢复电流能力 的影响,导致EMI (电磁辐射)有所增加,在便携式电子设备的应用中,EMI的增加会对AM、 FM波段造成严重的干扰,尤其在芯片至扬声器走线比较长的情况下,走线会向天线一样对 AM及FM波段造成严重干扰。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目的本技术的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解决YDA144在应用中由于功率管反向 恢复电流差带来的EMI的问题,提供一种立体声数字音频功率放大器。技术方案本技术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立体声数字音频功率放大器,包括第一扬声器和第二扬声器,在所述第一扬 声器的输入端设置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一电阻、第一电容,在所述第二扬声器的输 入端设置第三二极管、第四二极管、第二电阻、第二电容;还包括第三电容;其中第一二极管的阳极分别与第一电阻的一端以及第一扬声器的第一输入端连 接;第一二极管的阴极与第二二极管的阴极、第三电容的一端、第三二极管的阴极及第四二 极管的阴极连接,第三电容的另一端接地;第二二极管的阳极分别与第一扬声器的第二输 入端、第一电容的一端连接;第一电容的另一端与第一电阻的另一端连接;第三二极管的阳极分别与第二电阻的一端、第二扬声器的第一输入端连接,第二 电阻的另一端与第二电容的一端连接;第二电容的另一端分别与第四二极管的阳极、第二 扬声器的第二输入端连接。进一步的,本技术的立体声数字音频功率放大器中立体声数字音频功率放大 器是立体声D类功率放大器,采用雅马哈半导体公司的芯片YDA144。进一步的,本技术的立体声数字音频功率放大器中二极管均采用快速恢复肖特基二极管SR340。进一步的,本技术的立体声数字音频功率放大器中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的阻 值均为1. 5Ω。进一步的,本技术的立体声数字音频功率放大器中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的容 值为 6800pF。进一步的,本技术的立体声数字音频功率放大器中第三电容的容值为10yF。有益效果本技术采用了雅马哈半导体公司的芯片YDA144,效率可以达到84%,远远超 过了传统的AB类功率放大器50%的效率,并且通过系统的优化,降低了 EMI (电磁辐射), 对AM、FM的干扰极低,非常适合小功率音频输出的便携式电子设备,比如手机,GPS导航仪寸寸。YDA144是立体声D类功率放大器,采用了 PWM的调制方式,在5V的电源电压4欧 姆负载下有双通道各2. IW输出功率,并带自动增益控制,保证了输出的音频信号不会削顶 失真,典型的THD+N (总谐波失真噪声)值0. 03 %,效率高达84%,信噪比达到90dB,并内置 了过流保护,欠压保护,过温保护。本技术在保证了不牺牲原有性能的前提下,在大功率输出的条件下降低了 EMIjiMT CE(欧标),FCC(美标)的EMI标准。在输出的扬声器两端并联了快速恢复肖 特基二极管,从而大幅度降低了由于内置功率管反向恢复电流能力弱导致的EMI。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电路原理图。图中标号1、第一二极管;2、第一电阻;3、第二二极管;4、第一电容;5、第三电容; 6、第三二极管;7、第二电阻;8、第二电容;9、第四二极管。图2是基于YDA144的立体声数字音频功率放大系统电路图。图3是基于YDA144的低EMI立体声数字音频功率放大系统电路图。具体实施方案以下结合附图对技术方案的实施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如图1所示,本技术立体声数字音频功率放大器,采用雅马哈半导体公司的 芯片YDA144。包括第一扬声器和第二扬声器,在所述第一扬声器的输入端设置第一二极管、 第二二极管、第一电阻、第一电容,在所述第二扬声器的输入端设置第三二极管、第四二极 管、第二电阻、第二电容;还包括第三电容;二极管均采用快速恢复肖特基二极管SR340,第 一电阻、第二电阻的阻值均为1.5Ω,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的容值为6800pF,第三电容的容 值为10 μ F。其中第一二极管的阳极分别与第一电阻的一端以及第一扬声器的第一输入端连 接;第一二极管的阴极与第二二极管的阴极、第三电容的一端、第三二极管的阴极及第四二 极管的阴极连接,第三电容的另一端接地;第二二极管的阳极分别与第一扬声器的第二输 入端、第一电容的一端连接;第一电容的另一端与第一电阻的另一端连接;第三二极管的阳极分别与第二电阻的一端、第二扬声器的第一输入端连接,第二电阻的另一端与第二电容的一端连接;第二电容的另一端分别与第四二极管的阳极、第二 扬声器的第二输入端连接。本技术的电路加装RC滤波网络、快速恢复肖特基二极管后,用EMI测试仪 KH3900测得数据明显改善。如图2所示,是基于YDA144的立体声数字音频功率放大系统电路图。如图3所示,是基于YDA144的低EMI立体声数字音频功率放大系统电路图。权利要求一种立体声数字音频功率放大器,包括第一扬声器和第二扬声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扬声器的输入端设置第一二极管(1)、第二二极管(3)、第一电阻(2)、第一电容(4),在所述第二扬声器的输入端设置第三二极管(6)、第四二极管(9)、第二电阻(7)、第二电容(8);还包括第三电容(5);其中第一二极管(1)的阳极分别与第一电阻(2)的一端以及第一扬声器的第一输入端连接;第一二极管(1)的阴极与第二二极管(3)的阴极、第三电容(5)的一端、第三二极管(6)的阴极及第四二极管(9)的阴极连接,第三电容(5)的另一端接地;第二二极管(3)的阳极分别与第一扬声器的第二输入端、第一电容(4)的一端连接;第一电容(4)的另一端与第一电阻(2)的另一端连接;第三二极管(6)的阳极分别与第二电阻(7)的一端、第二扬声器的第一输入端连接,第二电阻(7)的另一端与第二电容(8)的一端连接;第二电容(8)的另一端分别与第四二极管(9)的阳极、第二扬声器的第二输入端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声数字音频功率放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立体声数字 音频功率放大器是立体声D类功率放大器,采用雅马哈半导体公司的芯片YDA14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声数字音频功率放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极管均采 用快速恢复肖特基二极管SR34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声数字音频功率放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阻 (2)、第二电阻(7)的阻值均为1.5Ω。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声数字音频功率放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容 ⑷、第二电容⑶的容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立体声数字音频功率放大器,包括第一扬声器和第二扬声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扬声器的输入端设置第一二极管(1)、第二二极管(3)、第一电阻(2)、第一电容(4),在所述第二扬声器的输入端设置第三二极管(6)、第四二极管(9)、第二电阻(7)、第二电容(8);还包括第三电容(5);其中第一二极管(1)的阳极分别与第一电阻(2)的一端以及第一扬声器的第一输入端连接;第一二极管(1)的阴极与第二二极管(3)的阴极、第三电容(5)的一端、第三二极管(6)的阴极及第四二极管(9)的阴极连接,第三电容(5)的另一端接地;第二二极管(3)的阳极分别与第一扬声器的第二输入端、第一电容(4)的一端连接;第一电容(4)的另一端与第一电阻(2)的另一端连接;第三二极管(6)的阳极分别与第二电阻(7)的一端、第二扬声器的第一输入端连接,第二电阻(7)的另一端与第二电容(8)的一端连接;第二电容(8)的另一端分别与第四二极管(9)的阳极、第二扬声器的第二输入端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华杰,
申请(专利权)人:华杰,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