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智能水上救生器及其使用方法技术_技高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贵州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智能水上救生器及其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548939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05 19: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水上救生器,属于水上辅助救援装置技术领域;它包括外部轮廓呈箭头状的功能架体;在功能架体的外侧部安装有充气组件;功能架体的内部中空,且在功能架体内腔中靠近尾部的位置出安装有水下电机;水下电机通过导线与电池相连接;在功能架体的下侧安装有红外生命探测仪;红外生命探测器与处理器信号连接,且红外生命探测器和处理器均由电池进行供电;在功能架体的下侧还安装有受处理器控制的电控卡扣;在电控卡扣上设置有水下救生绳;在功能架体的上部设置有控制面板,控制面板通过导线与处理器信号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有效地解决了当前救援设备不易携带、操作要求较高、一次性救援人数少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上辅助救援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智能水上救生器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1、20世纪以来,随着水上救生设备的发展,救生设备的设计越来越注重科技创新、智能化和人性化,设计出更加先进、安全、便捷、高效的设备。

2、对于国外,经过了上百年的发展历程,英国、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等国家,已逐渐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救生管理体系和救生员培养模式。2012年就有了相关智能水上救生圈的研究,其研究内容主要有:动力设计、结构设计、承重能力、续航能力、外形设计、远程遥控等。由于在实际应用场所中会有很多突发状况和复杂海况,设计的水上救生产品依然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和局限,因此并未能得到普及。随着研究在技术上的深入,产品技术方面缓慢地达到了成熟水平,从2018年开始,市场上就开始不断出现了操作简单、安全可靠、相对智能的遥控式智能救生圈,如u-safe float,产品一被推出就受到了广大的关注;同时国内也有类似 “海豚1号”动力救生圈的产品设计。但现有水上救生器救生方式、效率、操作、功能等方面仍然存在不足,主要体现在当前救援设备不易携带、操作要求较高、一次性救援人数少等;故结合当前水上救生设备救生能力的不足以及救生活动需求,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更智能、更便捷、更快速、功能更完备的智能水上救生器设计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智能水上救生器,以解决当前救援设备不易携带、操作要求较高、一次性救援人数少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智能水上救生器;它包括外部轮廓呈箭头状的功能架体;在功能架体的外侧部安装有充气组件;

4、功能架体的内部中空,且在功能架体内腔中靠近尾部的位置出安装有水下电机;水下电机通过导线与电池相连接;在功能架体的下侧安装有红外生命探测仪;红外生命探测器与处理器信号连接,且红外生命探测器和处理器均由电池进行供电;在功能架体的下侧还安装有受处理器控制的电控卡扣;在电控卡扣上设置有水下救生绳;在功能架体的上部设置有控制面板,控制面板通过导线与处理器信号连接。

5、优选的,充气组件包括对称安装在功能架体两个夹角边上的气囊;在气囊上设置有若干个拉环;两个气囊在功能架体的前端通过接头件相连。

6、优选的,在功能架体的内腔中通过卡夹安装有气瓶;气瓶通过气管给充气组件提供充气的气体;在功能架体的侧端面上开有允许气管通过的管道槽。

7、优选的,功能架体的尾部呈c字型结构;水下电机共有两个,均通过电机支架设置在该c字结构的两个伸出端处;功能架体的前侧为一个流线型的子弹形壳体。

8、优选的,在功能架体内腔的中部靠前的位置处设置有防水箱;在防水箱的顶盖处设置有防水密封圈;电池和处理器均设置在防水箱中;电池为充电电池,在功能架体c字型尾部的背板上设置有充电面板;在充电面板处还设置有防护盖板,充电面板通过导线与电池相连接。

9、优选的,在功能架体的侧部设置有用于收纳水下救生绳的收纳钩;在功能架体的尾部还设置有支撑垫;支撑垫的尾部通过挂钩可拆卸地连接在功能架体c字型尾部的伸出端上。

10、优选的,红外生命探测仪、电控卡扣和水下救生绳均有两对,且分别设置在功能架体下端靠近前侧的位置;水下救生绳的一端系在功能架体上,在其另一端挂有配重物。

11、优选的,还包括无线遥控器;在处理器上集成设置有无线通信模块,无线遥控器能够通过无线通信模块对处理器进行信息传输;在无线遥控器上设置有通信天线、返航按钮、电源按钮、救生绳按钮、方向控制键和状态显示屏。

12、优选的,在控制面板上设置有电源按钮、防误碰按钮、返航按钮、电量显示器、停止行驶按钮、继续行驶按钮、充气按钮、灯光按钮和救生绳按钮。

13、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智能水上救生器的使用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

14、s1、操作者发现有人在水域中溺水后将该救生器放置在水中,并打开控制面板上的电源按钮;

15、s2、控制气瓶向充气组件中充气;此后救生器将通过红外生命探测器识别溺水者,并控制水下电机的动作使救生器向溺水者驶去;

16、s3、救生器达到溺水者附近后将停在溺水位置;若溺水者位于水面,则协助溺水者抓住救生器;若红外生命探测器检测到溺水者已经沉入水中,则控制电控卡扣打开以释放水下救生绳,水下救生绳在下部配重的辅助下沉入水中,以便协助溺水者的救助;

17、s4、通过水下救生绳协助溺水者上浮到水面上,并通过收纳钩绑住救生绳,此后可通过救生器的返航功能抵达水边安全区域。

18、本专利技术有益效果:

19、1.本专利技术将红外生命探测、自动导航应用于水上救生提高了救援的效率。本设计拥有生命探测、自动导航功能与常规救生设备相比,有着更灵活的移动性能。其自动检测速度比传统的用眼观察的速度更快,更高效,本设计赶到溺水点所需要的时间更短。而且本设计前往溺水点的方向比传统水上救生器更准确,这样可以尽可能让落水者在落水后的黄金救生时间内得到救助。与常规救生方式相比,救生的效率和成功率都更高。

20、2.将压缩气囊应用于水上救生改善了救生设备的便携性。由于水上救生器的发展日趋成熟,民用水上救生器的发展逐渐向着轻型化、小型化的方向发展,拥有智能化的水上救生器已经成为常态。常规的救生圈体积和质量都比较大,不利于随身携带。将救生器与压缩气囊相结合,设计出一款小型的水上救生器,在前往救援地点过程中可方便携带,救援过程中便可通过放入水中自动打开气囊增大浮力。与传统救生器相比具有很强的便携性优势。

21、3.智能水上救生器使水上救生活动向着更加信息化、智能化的方向去发展。水上救生课题和红外生命探测、自动导航课题的研究范围都十分广泛,包含的内容也非常多。

22、4、本专利技术功能齐全,其带有红外生命探测、自动导航功能,能够自动检测溺水者并对溺水者进行定位,然后通过自动导航靠近溺水者;水上救生器底部带有救生绳,对于沉水的溺水者也可施加相应救援;未使用前体积相对较小,方便携带放置;救生器内置高压二氧化碳气瓶,使用时只需将救生器放入水中,2-3秒便可使气囊充气,增大体积;承重能力强,在救援中一次性可救5人;带有一键返航功能,在被救援人数少时,被救者便可调整自身位置,按下一键返航按钮实现自动返航。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水上救生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外部轮廓呈箭头状的功能架体(1);在功能架体(1)的外侧部安装有充气组件(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水上救生器,其特征在于:充气组件(2)包括对称安装在功能架体(1)两个夹角边上的气囊;在气囊上设置有若干个拉环;两个气囊在功能架体(1)的前端通过接头件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水上救生器,其特征在于:在功能架体(1)的内腔中通过卡夹安装有气瓶(9);气瓶(9)通过气管给充气组件(2)提供充气的气体;在功能架体(1)的侧端面上开有允许气管通过的管道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水上救生器,其特征在于:功能架体(1)的尾部呈C字型结构;水下电机(3)共有两个,均通过电机支架(14)设置在该C字结构的两个伸出端处;功能架体(1)的前侧为一个流线型的子弹形壳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水上救生器,其特征在于:在功能架体(1)内腔的中部靠前的位置处设置有防水箱(10);在防水箱(10)的顶盖处设置有防水密封圈;电池(4)和处理器(6)均设置在防水箱(10)中;电池(4)为充电电池,在功能架体(1)C字型尾部的背板上设置有充电面板(11);在充电面板(11)处还设置有防护盖板,充电面板(11)通过导线与电池(4)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水上救生器,其特征在于:在功能架体(1)的侧部设置有用于收纳水下救生绳的收纳钩(12);在功能架体(1)的尾部还设置有支撑垫(15);支撑垫(15)的尾部通过挂钩可拆卸地连接在功能架体(1)C字型尾部的伸出端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水上救生器,其特征在于:红外生命探测仪(5)、电控卡扣(7)和水下救生绳(13)均有两对,且分别设置在功能架体(1)下端靠近前侧的位置;水下救生绳(13)的一端系在功能架体(1)上,在其另一端挂有配重物。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水上救生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无线遥控器(16);在处理器(6)上集成设置有无线通信模块,无线遥控器(16)能够通过无线通信模块对处理器(6)进行信息传输;在无线遥控器(16)上设置有通信天线、返航按钮、电源按钮、救生绳按钮、方向控制键和状态显示屏。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水上救生器,其特征在于:在控制面板(8)上设置有电源按钮、防误碰按钮、返航按钮、电量显示器、停止行驶按钮、继续行驶按钮、充气按钮、灯光按钮和救生绳按钮。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任一所述的一种智能水上救生器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水上救生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外部轮廓呈箭头状的功能架体(1);在功能架体(1)的外侧部安装有充气组件(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水上救生器,其特征在于:充气组件(2)包括对称安装在功能架体(1)两个夹角边上的气囊;在气囊上设置有若干个拉环;两个气囊在功能架体(1)的前端通过接头件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水上救生器,其特征在于:在功能架体(1)的内腔中通过卡夹安装有气瓶(9);气瓶(9)通过气管给充气组件(2)提供充气的气体;在功能架体(1)的侧端面上开有允许气管通过的管道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水上救生器,其特征在于:功能架体(1)的尾部呈c字型结构;水下电机(3)共有两个,均通过电机支架(14)设置在该c字结构的两个伸出端处;功能架体(1)的前侧为一个流线型的子弹形壳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水上救生器,其特征在于:在功能架体(1)内腔的中部靠前的位置处设置有防水箱(10);在防水箱(10)的顶盖处设置有防水密封圈;电池(4)和处理器(6)均设置在防水箱(10)中;电池(4)为充电电池,在功能架体(1)c字型尾部的背板上设置有充电面板(11);在充电面板(11)处还设置有防护盖板,充电面板(11)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建敏舒会琴郝宏涛何佳乐朱启萌戴一来高欣怡周娟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