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换热结构,尤其是涉及一种换热管路和车辆。
技术介绍
1、新能源汽车布置有复杂的热管理系统,以提高整车续航里程及驾驶性能,电池、电动机在低温环境效率较低,以电池为例,环温低于-20℃,电池充放电效率极低,已不能满足整车使用需求,因此需要对电池、电机回路冷却液进行加热管理,实现电器件高效运行。低温环境下,电池回路通常布置高功率ptc,通过管路将ptc内加热高温的冷却液导流至电池包内,实现对电池包加热功能。
2、相关技术中,受限于整车布置,ptc与电池包之间管路较长,高温冷却液在由ptc导流至电池包的过程中散失大量热能(约30%)至环境空气中,导致实际到达电池包内水温较低,电池加热效率低。另外,ptc结构紧凑,冷却液加热效率低,整车电耗大,影响整车续航里程。
3、综上当前ptc加热方案,热能散失量大,加热效率低,造成能源浪费,降低整车续航里程。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换热管路,通过将换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换热管路,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组件(32)包括:换热杆(321)和多个换热件(322),所述换热杆(321)设置于所述换热主体(31)的内壁,多个所述换热件(322)设置于所述换热杆(321)背离所述换热主体(31)的一侧且在轴向方向上间隔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热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件(322)包括:连接部(3222)和多个换热部(3221),所述连接部(3222)的一端和多个所述换热部(3221)连接且另一端和所述换热杆(321)固定连接,多个所述换热部(322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换热管路,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组件(32)包括:换热杆(321)和多个换热件(322),所述换热杆(321)设置于所述换热主体(31)的内壁,多个所述换热件(322)设置于所述换热杆(321)背离所述换热主体(31)的一侧且在轴向方向上间隔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热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件(322)包括:连接部(3222)和多个换热部(3221),所述连接部(3222)的一端和多个所述换热部(3221)连接且另一端和所述换热杆(321)固定连接,多个所述换热部(3221)在所述连接部(3222)的一端朝向不同的方向。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换热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部(3221)为圆弧形。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热管路,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学伟,
申请(专利权)人: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