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地质灾害模型试验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地质灾害诱发性滑坡实验监测装置。
技术介绍
1、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土体或者岩体,受河流冲刷、地下水活动、雨水浸泡、地震及人工切坡等因素影响,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者软弱带,整体地或者分散地顺坡向下滑动的自然现象。运动的岩(土)体称为变位体或滑移体,未移动的下伏岩(土)体称为滑床。
2、产生滑坡的基本条件是斜坡体前有滑动空间,两侧有切割面。例如中国西南地区,特别是西南丘陵山区,最基本的地形地貌特征就是山体众多,山势陡峻,土壤结构疏松,易积水,沟谷河流遍布于山体之中,与之相互切割,因而形成众多的具有足够滑动空间的斜坡体和切割面。广泛存在滑坡发生的基本条件,滑坡灾害相当频繁。其中,降雨对滑坡的影响很大。降雨对滑坡的作用主要表现在,雨水的大量下渗,导致斜坡上的土石层饱和,甚至在斜坡下部的隔水层上积水,从而增加了滑体的重量,降低土石层的抗剪强度,导致滑坡产生。不少滑坡具有“大雨大滑、小雨小滑、无雨不滑”的特点。
3、现有滑坡实验装置单次实验后需要人工重新填土清理,较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地质灾害诱发性滑坡实验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质灾害诱发性滑坡实验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堆坡组件(10)还包括固定设置于每根所述斜滑轨(15)侧面的小滑轨(18)、滑动设置于小滑轨(18)上的第二滑块(16)、固定设置于第二滑块(16)上的转轴支架(17)、呈对称状态设置于小滑轨(18)两端的限位块(19)和两个呈对称状态同轴固定设置于中心轴(12)两端的滚动齿轮(21),每根所述斜滑轨(15)上沿长度方向设置有直齿条(20),每个所述滚动齿轮(21)与直齿条(20)相啮合,所述中心轴(12)两端与转轴支架(1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质灾害诱发性滑坡实验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质灾害诱发性滑坡实验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堆坡组件(10)还包括固定设置于每根所述斜滑轨(15)侧面的小滑轨(18)、滑动设置于小滑轨(18)上的第二滑块(16)、固定设置于第二滑块(16)上的转轴支架(17)、呈对称状态设置于小滑轨(18)两端的限位块(19)和两个呈对称状态同轴固定设置于中心轴(12)两端的滚动齿轮(21),每根所述斜滑轨(15)上沿长度方向设置有直齿条(20),每个所述滚动齿轮(21)与直齿条(20)相啮合,所述中心轴(12)两端与转轴支架(17)转动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地质灾害诱发性滑坡实验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斜滑轨(15)上均还固定设置有保护壳(23),所述保护壳(23)一个侧壁上开设有长腰孔(25),所述长腰孔(25)内滑动设置有滑动件(24),所述长腰孔(25)内活动设置有折叠弹力带(22),所述滑动件(24)两端均与折叠弹力带(22)相连,所述中心轴(12)穿过滑动件(24)并与滑动件(24)通过轴承转动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地质灾害诱发性滑坡实验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传动机构(26)包括呈水平状态设置于实验箱(1)顶部且位于储水器(5)一侧的双头电机(27)和呈对称状态设置于双头电机(27)两端的收线器(28),每个所述收线器(28)均包括设置于双头电机(27)输出轴一端的卷向轮、固定设置于回转机构(33)上的绳环(30)、固定设置于保护壳(23)端部的支撑绳架(31)和一端与绳环(30)固定相连并穿过支撑绳架(31)最终与卷线轮(32)相连的拉绳(29),所述卷线轮(32)的动力输入端与双头电机(27)输出端同轴线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地质灾害诱发性滑坡实验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回转机构(33)均包括固定设置于滑动件(2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飞,吴亚楠,魏凯,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五地质大队山东省第五地质矿产勘查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