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铸中间包长水口区湍流抑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54035 阅读:2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连铸中间包长水口区湍流抑制装置,它包括设置在连铸中间包底部钢流冲击区的抗冲击板,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连铸中间包底部沿纵向位于抗冲击板的内侧设置有一块湍流抑制板,所述湍流抑制板面向位于抗冲击板外侧的连铸中间包的纵向侧壁的一边呈阶梯结构,所述湍流抑制板的横向两端与连铸中间包的横向侧壁吻合,由此构成一个逐渐衰减钢流动能的单侧梯形盒状结构。其结构简单、加工容易、成本低廉、防湍流效果好,浇铸结束后翻钢方便,特别适于在单流中间包中应用。(*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连铸中间包内的附属部件,具体地指一种连铸中间包长水口区湍 流抑制装置。
技术介绍
连铸中间包是钢包与结晶器之间的一个过渡性容器,其主要功能是存储、分流钢 水,降低钢水静压力和去除夹杂物。在连铸过程中,来自钢包的注流具有如下特点其一,速 度高、动能大,对中间包工作衬的冲刷严重,易造成二次污染;其二,钢包注流相当于“喷射 泵”,如果密封不好会把周围空气卷入钢液,破裂成为直径很小的气泡,形成附加环流,加重 钢水的二次氧化;其三,钢包注流进入中间包的冲击区,是一个高度湍流的区域,导致中间 包钢液面形成“眼圈”,造成钢液的二次氧化和中包渣卷入。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美国LTV钢公司在中间包底部注流冲击区设计了一种内腔呈 圆形金鱼缸结构、外壳为方形结构的防湍流器。该防湍流器由耐侵蚀的耐火材料制成,当从 中间包长水口直泻而下的钢流进入该金鱼缸式的内腔时可折返向上,折返钢流和新下来的 钢流相撞,使钢流的能量通过反复循环和逆向环流减弱,从而降低钢流的冲击力,与堰坝一 起使用的结果表明该防湍流器对中间包钢液流动状态有很大改善,使结晶器钢液总氧含 量在稳定浇铸时下降了 20%,在更换钢包时下降了 30%。且由于钢液中夹杂的减少,可使 中间包长水口堵塞现象减少57%左右。另外,Vesuius公司设计的一种内腔底部及侧壁呈 波浪状八边形的敞口盆状防湍流器,来自钢包的注流在该结构中,也会明显消减动能,从而 降低注流的冲击力。以上盆式防湍流器虽能解决钢液动能较大所带来的缺陷,但其不足之处在于结构 复杂、加工成型难度大、制作成本高。特别是在用于单流中间包时,该防湍流器与中间包包 壁易结钢,导致浇铸结束后,翻包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加工容易、成本低廉、防湍流效果好 的连铸中间包长水口区湍流抑制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设计的连铸中间包长水口区湍流抑制装置,包括 设置在连铸中间包底部钢流冲击区的抗冲击板,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连铸中间包底部沿 纵向位于抗冲击板的内侧设置有一块湍流抑制板,所述湍流抑制板面向位于抗冲击板外侧 的连铸中间包的纵向侧壁的一边呈阶梯结构,所述湍流抑制板的横向两端与连铸中间包的 横向侧壁吻合,由此构成一个逐渐衰减钢流动能的单侧梯形盒状结构。进一步地,所述湍流抑制板面向位于抗冲击板外侧的连铸中间包的纵向侧壁的一 边呈3 4级阶梯结构。这样可以逐级消减注流的冲击力,并引导钢液平稳溢出钢流冲击 区。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这样的由于连铸中间包底部的钢流冲击区被围构在所述阶梯结构的湍流抑制板和连铸中间包的纵向侧壁之间,在钢包注流进入的过程中,钢流 碰到湍流抑制板的阶梯状侧壁后,其动能将逐渐衰减,从而降低钢液向上的速度和冲击力, 防止中间包液面“眼圈”的形成,减少钢液二次氧化和卷渣。本技术的优点在于其仅采用一侧阶梯结构的湍流抑制板与连铸中间包长水 口处的纵向侧壁相配合形成注流缓冲区,不仅结构简单、加工方便、成本低廉,而且防湍流 效果好、浇铸结束后翻钢方便,非常适合于在单流中间包中应用。附图说明附图为一种连铸中间包长水口区湍流抑制装置的主剖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图中所示的连铸中间包长水口区湍流抑制装置,包括设置在连铸中间包3底部钢 流冲击区的抗冲击板4、以及设置在连铸中间包3底部沿纵向位于抗冲击板4内侧的湍流抑 制板5。湍流抑制板5为耐火材料板,可抵抗高温钢液的冲刷。湍流抑制板5面向位于抗冲 击板4外侧的连铸中间包3的纵向侧壁的一边呈阶梯结构,一般采用3 4级阶梯即可有 效衰减钢液动能。湍流抑制板5的横向两端与连铸中间包3的横向侧壁吻合,由此构成一 个逐渐衰减钢流动能的单侧梯形盒状结构,连铸中间包3的长水口 1正好位于该单侧梯形 盒状结构的上方。上述湍流抑制板5可以直接砌筑在抗冲击板4上,也可以与抗冲击板4 一体化浇 筑成型后,再安装在中间包的注流冲击区。连铸中间包3的内表面附着有工作层2,工作层 2由耐火材料制成。本技术安装布置好后,与工作层2—起烘烤干燥备用,其操作与现有技术中 的操作方式相同。相对于金鱼缸式防湍流器和八边形敞口带波浪的盆状防湍流器而言,本 技术不仅构造简单、易于加工,而且具有极佳的防湍流效果,浇铸结束后翻钢方便,特 别适于在单流中间包中应用。权利要求一种连铸中间包长水口区湍流抑制装置,包括设置在连铸中间包(3)底部钢流冲击区的抗冲击板(4),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铸中间包(3)底部沿纵向位于抗冲击板(4)的内侧设置有一块湍流抑制板(5),所述湍流抑制板(5)面向位于抗冲击板(4)外侧的连铸中间包(3)的纵向侧壁的一边呈阶梯结构,所述湍流抑制板(5)的横向两端与连铸中间包(3)的横向侧壁吻合,由此构成一个逐渐衰减钢流动能的单侧梯形盒状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铸中间包长水口区湍流抑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湍流 抑制板(5)面向位于抗冲击板(4)外侧的连铸中间包(3)的纵向侧壁的一边呈3 4级阶 梯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连铸中间包长水口区湍流抑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湍流抑制板(5)是直接砌筑在所述抗冲击板(4)上的。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连铸中间包长水口区湍流抑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湍流抑制板(5)与所述抗冲击板(4)为一体化成型结构。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连铸中间包长水口区湍流抑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湍流抑制板(5)为耐火材料板。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铸中间包长水口区湍流抑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湍流 抑制板(5)为耐火材料板。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铸中间包长水口区湍流抑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湍流 抑制板(5)为耐火材料板。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连铸中间包长水口区湍流抑制装置,它包括设置在连铸中间包底部钢流冲击区的抗冲击板,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连铸中间包底部沿纵向位于抗冲击板的内侧设置有一块湍流抑制板,所述湍流抑制板面向位于抗冲击板外侧的连铸中间包的纵向侧壁的一边呈阶梯结构,所述湍流抑制板的横向两端与连铸中间包的横向侧壁吻合,由此构成一个逐渐衰减钢流动能的单侧梯形盒状结构。其结构简单、加工容易、成本低廉、防湍流效果好,浇铸结束后翻钢方便,特别适于在单流中间包中应用。文档编号B22D41/50GK201693170SQ20102023488公开日2011年1月5日 申请日期2010年6月18日 优先权日2010年6月18日专利技术者万恩同, 何金平, 刘成信, 吴杰, 张剑君, 彭著刚, 曹同友, 李伟, 王金平, 高文芳 申请人:武汉钢铁(集团)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连铸中间包长水口区湍流抑制装置,包括设置在连铸中间包(3)底部钢流冲击区的抗冲击板(4),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铸中间包(3)底部沿纵向位于抗冲击板(4)的内侧设置有一块湍流抑制板(5),所述湍流抑制板(5)面向位于抗冲击板(4)外侧的连铸中间包(3)的纵向侧壁的一边呈阶梯结构,所述湍流抑制板(5)的横向两端与连铸中间包(3)的横向侧壁吻合,由此构成一个逐渐衰减钢流动能的单侧梯形盒状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文芳张剑君李伟彭著刚万恩同王金平何金平刘成信曹同友吴杰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3[中国|武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