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头孢脱色系统及工艺技术方案_技高网

一种头孢脱色系统及工艺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0533713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01 13: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头孢脱色系统及工艺,若干个阴离子树脂柱组成的系统包含以下工艺位:碳酸氢钠顶料区、循环进料区、脱色区、二次淋洗区、转型区、一次淋洗区、再生区、反洗区,在每个树脂柱上设置多个自控阀门,通过不同自控阀门的开闭,实现阴离子树脂柱的切换,进而通过控制上述工艺位的切换,实现系统的连续运行;在每个周期内,将脱色区的阴离子树脂柱切出进入循环进料区,用于料液的预处理,再通过碳酸氢钠顶料区、反洗区、再生区、一次淋洗区、转型区、二次淋洗区对阴离子树脂柱进行交换能力的恢复、转型。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串并联方式连接,可以降低化学品—酸和碱的消耗,同时减少水的用量,降低生产成本和环保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头孢菌素的制备,具体涉及一种头孢脱色系统及工艺


技术介绍

1、作为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重要原料之一的头孢菌素c(cpc),是头孢霉菌经发酵培养代谢产物。为两性化合物,水溶性极好,极性强于去乙酰头孢菌素c(dcpc),cpc在中性和偏酸性的环境中以游离的形式存在,在水溶液中有游离的氢离子存在,可与碱金属形成相应的盐类,在强碱环境下迅速失活,在弱碱条件下胺解,水解。

2、头孢菌素c是以玉米淀粉为原料,经头孢霉菌发酵形成代谢产物,经吸附提纯,脱色,干燥后可用作7-aca与7-adca两大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生产原料。

3、目前头孢菌素c的脱色工艺所采用的阴离子树脂为凝胶型丙烯酸系弱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采用方式为固定床脱色,但由于原料色值高,出料色值要求高,在脱色树脂柱对物料的脱色出料色值达不到要求时,需要切换并对树脂柱的交换能力进行恢复,但是此时树脂柱还未达到饱和状态,而在这种情况下对树脂柱的交换能力进行恢复,此时脱色树脂柱的利用率没有达到最大,导致树脂柱的利用率较低,增大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头孢脱色系统,引入循环进料区,一方面充分利用树脂柱,另一方面对原料进行预处理,降低原料的色值,增大脱色树脂柱的处理量;

2、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头孢脱色工艺,包含碳酸氢钠顶料工序、循环进料工序、脱色工序、二次淋洗工序、转型工序、一次淋洗工序、再生工序、反洗工序。其中脱色工序、碳酸氢钠顶料工序、再生工序、转型工序、淋洗工序至少包含两根阴离子树脂柱,循环进料工序、反洗工序至少包含一根阴离子树脂柱。碳酸氢钠顶料工序、二次淋洗工序、转型工序、一次淋洗工序、再生工序均通过串联方式连接,可以降低化学品的消耗,减少水的用量。脱色工序采用串、并联结合的方式进行连接,提高脱色效果。

3、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一种头孢脱色系统,若干个阴离子树脂柱从左至右依次排列,组成的系统包含以下工艺位:碳酸氢钠顶料区、循环进料区、脱色区、二次淋洗区、转型区、一次淋洗区、再生区、反洗区,在每个树脂柱上设置多个自控阀门,通过不同自控阀门的开闭,实现阴离子树脂柱的切换,进而通过控制上述工艺位的切换,实现系统的连续运行;在每个周期内,将脱色区的阴离子树脂柱切出进入循环进料区,用于料液的预处理,再通过碳酸氢钠顶料区、反洗区、再生区、一次淋洗区、转型区、二次淋洗区对阴离子树脂柱进行交换能力的恢复、转型。

4、优选的,阴离子树脂柱装填有转型后的醋酸根型阴离子树脂。

5、优选的,脱色区、碳酸氢钠顶料区、再生区、转型区、淋洗区中的阴离子树脂柱至少为两根,且均为串联;循环进料区、反洗区的阴离子树脂柱至少为一根,提高脱色效果。

6、优选的,脱色区为两级脱色。

7、优选的,第一级脱色为并联的两根阴离子树脂柱,第二级脱色为并联的两根阴离子树脂柱,第一级脱色的出料口与第二级脱色的进料口连接,增大脱色处理量。

8、一种头孢脱色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9、(1)循环进料工序:将需要脱色的料液进入到循环进料区内进行原料的预处理,出料打回进料前罐;

10、(2)脱色工序:将进料前罐的料液进入脱色区进行两级脱色;

11、(3)碳酸氢钠顶料工序:采用碳酸氢钠溶液对循环进料工序切换出的阴离子树脂柱进行顶料处理;

12、(4)反洗工序:采用再生区出液对碳酸氢钠顶料区切换出的阴离子树脂柱进行反洗,提高工艺循环水的利用率,降低水的消耗;

13、(5)再生工序:采用naoh溶液对反洗区切换出的阴离子树脂柱进行再生;

14、(6)一次淋洗工序:采用纯水对再生区切换出的阴离子树脂柱进行一次淋洗;

15、(7)转型工序:采用冰醋酸溶液对一次淋洗区切换出的阴离子树脂柱进行转型;

16、(8)二次淋洗工序:采用纯水对转型区切换出的阴离子树脂柱进行二次淋洗;

17、通过阴离子树脂柱在不同周期内,工艺位的顺序切换,实现系统的连续运行。

18、优选的,碳酸氢钠顶料区的进液为碳酸氢钠溶液,浓度为0.2%。

19、优选的,再生区的进液为浓度为4%的naoh溶液。

20、优选的,一次淋洗区和二次淋洗区的进液均为纯水。

21、优选的,转型区的进液为浓度为6%的冰醋酸溶液。

22、综上所述,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势:

23、1.本专利技术设置多个经冰醋酸转型后的阴离子树脂柱,分设成不同功能区,并通过阴离子树脂柱上的自动阀门实现不同功能区的切换和系统的连续运行;

24、2.在脱色区内,设置两级脱色,提高每个周期的原料处理量;

25、3.使用多单元连续离交,每个周期从脱色区切出一个树脂柱至循环进料区,对需要脱色处理的原料进行预处理,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树脂柱,提高树脂利用率;另一方面对原料进行预处理,降低原料的色值,降低后续脱色区的压力,增大每个周期脱色区的处理量;

26、4.脱色工序采用串、并联结合的方式进行连接,提高脱色效果;

27、5.碳酸氢钠顶料工序、二次淋洗工序、转型工序、一次淋洗工序、再生工序均通过串联方式连接,可以降低化学品—酸和碱的消耗,同时减少水的用量,降低生产成本和环保成本。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头孢脱色系统,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头孢脱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阴离子树脂柱装填有转型后的醋酸根型阴离子树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头孢脱色系统,其特征在于:脱色区、碳酸氢钠顶料区、再生区、转型区、淋洗区中的阴离子树脂柱至少为两根,且均为串联;循环进料区、反洗区的阴离子树脂柱至少为一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头孢脱色系统,其特征在于:脱色区为两级脱色。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头孢脱色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级脱色为并联的两根阴离子树脂柱,第二级脱色为并联的两根阴离子树脂柱,第一级脱色的出料口与第二级脱色的进料口连接。

6.利用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系统的脱色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脱色工艺,其特征在于:碳酸氢钠顶料区的进液为碳酸氢钠溶液,浓度为0.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脱色工艺,其特征在于:再生区的进液为浓度为4%的NaOH溶液。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脱色工艺,其特征在于:一次淋洗区和二次淋洗区的进液均为纯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脱色工艺,其特征在于:转型区的进液为浓度为6%的冰醋酸溶液。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头孢脱色系统,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头孢脱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阴离子树脂柱装填有转型后的醋酸根型阴离子树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头孢脱色系统,其特征在于:脱色区、碳酸氢钠顶料区、再生区、转型区、淋洗区中的阴离子树脂柱至少为两根,且均为串联;循环进料区、反洗区的阴离子树脂柱至少为一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头孢脱色系统,其特征在于:脱色区为两级脱色。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头孢脱色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级脱色为并联的两根阴离子树脂柱,第二级脱色为并联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天惕唐海静高建国王玉超谭琦
申请(专利权)人:欧尚元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