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接触应用自动切换方法及切换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52459 阅读:2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非接触应用自动切换方法及切换装置。非接触应用自动切换方法包括:接收外部读写器发送的当前非接触应用信号,建立外部读写器与非接触前端芯片的数据通讯;所述非接触前端芯片基于当前非接触应用信号,获取当前非接触应用信号的当前应用标识;所述非接触前端芯片从安全芯片中获取本地非接触应用的本地应用标识;从所述本地应用标识中搜索与当前应用标识相匹配的匹配标识,确定所述匹配标识对应的本地非接触应用的应用位置;非接触前端芯片基于所述匹配标识对应的应用位置,建立外部读写器与本地非接触应用的数据通讯。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非接触应用的自动切换方法及切换装置避免了复杂的手动选择操作,提高了非接触通信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移动通信
,更具体地,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非接触通信应用的自 动切换方法及切换装置。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射频识别(RFID)技术的迅速发展,电子支付已深入日常生活的方方 面面。电子支付通常采用诸如信用卡、公交卡等智能卡的形式,实现支付功能。电子支付给 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特别是在固定营业场所,所述基于智能卡的电子支付 业务已经形成了成熟的技术与稳定的市场。随着电子支付应用的进一步发展,将智能卡应用与移动通讯设备结合的需求开始 显现人们希望智能卡可以具有显示功能,以便随时查询卡片中存储的数据信息;同时,人 们还希望智能卡具有通讯功能,可以与智能卡系统的后台服务器进行即时通讯,实现例如 电子钱包的远程充值等功能。换言之,人们希望能够将智能卡集成到手机中,利用手机强大 的通信及数据处理能力,完成诸如电子支付、电子标签识别等业务。对于所述集成在手机中的智能卡应用,其本质上仍是一个非接触智能卡,只是智 能卡的载体发生了变化,由先前的智能卡变为了手机终端。从结构化的角度出发,非接触通 信的实现方案采用双芯片架构,即非接触前端芯片(ContactLess Front, CLF)与安全芯片 (Security Element, SE)。其中,非接触前端芯片用于处理非接触射频接口与通信协议,安 全芯片用于处理智能卡应用与数据管理。围绕着卡片模拟功能的实现,国内外出现了多种 非接触通信的解决方案。恩智浦(NXP)公司提供了一种典型的非接触通信终端的实现方案,该方案也是 非接触通信终端最早的实现方案之一。如图1所示,所述非接触通信终端包括安全芯片 101、非接触前端芯片103、天线105、上位机芯片107以及用户识别(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 SIM)卡 109 ;所述安全芯片 101 通过 S2C(SigIn-SigOut-Connection)接口(例如 ECMA-373NFC接口)与非接触前端芯片103进行连接并实现数据的双向传输。其中,所述 安全芯片101处理智能卡应用的数据存储与安全管理任务,所述非接触前端芯片103处理 S2C信号与外部非接触信号的转换工作,并与上位机芯片107进行应用数据及指令的交换。 所述安全芯片101与非接触前端芯片103还可以采用接触式IC卡接口(例如IS07816接 口)连接,这种接口主要应用于非接触通信的读写器状态,此时,安全芯片101为读写器的 安全模组卡(Secure Access Module) 0在实际应用中,所述安全芯片101采用恩智浦公司 制造的安全芯片SmartMX,所述非接触前端芯片103采用恩智浦公司制造的非接触前端芯 片PN511,所述上位机芯片107为基带芯片。非接触通信终端实现的支付、公交、门禁、防伪等一系列新兴应用给电信运营商带 来了无限商机,是未来手机和智能卡产业的重要发展趋势。相关组织还提供了一种单线协 议技术(Single Wire Protocol, SffP)的非接触通信实现方案。这种实现方案将SIM卡与 安全芯片合二为一,利用重新定义的SIM卡的引脚与非接触前端芯片进行通信,以实现非接触通信功能。图2是现有技术基于单线协议技术的非接触通信装置实现方案的示意图。如图2 所示,所述非接触通信装置实现方案包括SWP SIM卡201、非接触前端芯片203、天线205以 及上位机芯片207,其中,所述SWP SIM卡201既存储有普通手机SIM卡的信息,还存储有安 全芯片中的数据信息。所述SWPSIM卡201的引脚C6与引脚Cl被重新定义并与非接触前端芯片203进行连接。所 述引脚Cl为电源引脚,原先由上位机芯片207提供标准电源(VDD),而在该方案中,所述标 准电源通过非接触前端芯片203之后再提供给SWP SIM卡201 ;进行这种处理的主要原因 是为了在手机不带电的状态下,非接触前端芯片203仍可以从外部读写器的非接触场(即 外部读写器产生的电磁场)中感应电荷并向SWP SIM卡201提供工作电源。而引脚C6则 作为基于单线协议技术的数据输入输出(SWIO)的数据引脚,与非接触前端芯片203进行数 据交换。这种基于SWP SIM卡的非接触通信实现方案很好的利用了 SIM卡的相关技术,技 术实现难度较低。然而,上述实现方案中的SWP SIM卡主要对应于电信运营商提供的非接 触通信应用,受限于不同行业管理要求的不同,很难实现跨运营商、跨行业的多种非接触通 信应用。针对所述非接触通信多种应用的需求,SffP SIM卡需要对现有SIM卡规格进行升 级,要求SWP SIM卡符合一"^多用技术规范(Global Platform Card),即一张SWP SIM可 以存储多种非接触应用所需的数据信息,以应对不同的应用需求。然而,对于所述集成有多 种非接触应用的技术方案,用户在进行具体的非接触通信时,需要从终端中集成的非接触 应用中选择出对应的应用,再由外部读写器通过非接触通信终端读写所述被选择非接触应 用的数据。这种处理方式较为复杂,不利于用户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非接触通信用的自动切换方法及切换装置,利用与 各种非接触应用对应的应用标识来匹配外部读写器与非接触通信终端中的非接触应用,从 而避免了复杂的手动选择操作,提高了非接触通信的效率。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非接触应用自动切换方法,包括接收外部读写器发送的当前非接触应用信号,建立外部读写器与非接触前端芯片 的数据通讯;所述非接触前端芯片基于当前非接触应用信号,获取当前非接触应用信号的当前 应用标识;所述非接触前端芯片从安全芯片中获取本地非接触应用的本地应用标识;从所述本地应用标识中搜索与当前应用标识相匹配的匹配标识,确定所述匹配标 识对应的本地非接触应用的应用位置;非接触前端芯片基于所述匹配标识对应的应用位置,建立外部读写器与本地非接 触应用的数据通讯。相应的,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非接触应用自动切换装置,包括标识提取单元、存储 单元、标识比较单元以及安全芯片集线器,其中,所述标识提取单元,用于获取当前非接触应用信号与本地非接触应用的数据,基 于所述当前非接触应用信号获取当前应用标识,基于所述本地非接触应用的数据获取本地 应用标识及所述本地应用标识对应的应用位置,并将所述当前应用标识、本地应用标识及 应用位置提供给存储单元;所述存储单元,用于存储标识提取单元提供的当前应用标识、本地应用标识及应 用位置;所述标识比较单元,从存储单元中获取本地应用标识及当前应用标识,并从所述 本地应用标识中搜索与当前应用标识匹配的匹配标识,从存储单元中获取与所述匹配标识 对应的应用位置并提供给非接触前端芯片与安全芯片集线器;所述安全芯片集线器,用于连接非接触前端芯片与安全芯片组,基于所述标识比 较单元提供的与匹配标识对应的应用位置选择对应的安全芯片与非接触前端芯片连接。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非接触应用自动切换装置,包括标识提取单元、存储单元以 及标识比较单元,其中,所述标识提取单元,用于获取当前非接触应用信号与本地非接触应用的数据,基 于所述当前非接触应用信号获取当前应用标识,基于所述本地非接触应用的数据获取本地 应用标识及所述本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非接触应用自动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接收外部读写器发送的当前非接触应用信号,建立外部读写器与非接触前端芯片的数据通讯;所述非接触前端芯片基于当前非接触应用信号,获取当前非接触应用信号的当前应用标识;所述非接触前端芯片从安全芯片中获取本地非接触应用的本地应用标识;从所述本地应用标识中搜索与当前应用标识相匹配的匹配标识,确定所述匹配标识对应的本地非接触应用的应用位置;非接触前端芯片基于所述匹配标识对应的应用位置,建立外部读写器与本地非接触应用的数据通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福兴李蔚王元彪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复旦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