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通道直接进胶模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518737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01 13:36
本技术公开了双通道直接进胶模具装置,包括主体机构、进料机构和调节机构,所述主体机构的一侧连接有进料机构,且主体机构的内部设置有调节机构。该主体机构可与进料机构之间相互配合,可对注入的塑胶材料进行成型和连接,能够使塑胶在加工生产中更加稳定有效提升塑胶加工的合格率,通过进料机构采用双重通道结构,来解决传统注塑设备的单通道结构对多种材料颜色的产品进行加工时存在的问题,能够做到多材料的独立传输和独立加工,避免了使用者对其更换材料的繁琐性,同时能过提高此类进胶模具装置的使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通过调节机构可与主体机构之间配合,来对进入的注塑胶体进行加工调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注塑,具体为双通道直接进胶模具装置


技术介绍

1、注射成型过程是热塑性塑料或热固性塑料在加热机筒中经过加热、剪切、压缩、混合及输送作用,使之均匀塑化,塑化好的熔融物料在喷嘴的阻挡作用下,积聚在机筒的前端,然后借助于螺杆或柱塞施加的推力,经喷嘴与模具的浇注系统进入闭合的低温模腔中。注塑机的注射系统是使塑料塑化和熔融,并在高压和高速下降熔体注入模腔。注射系统主要由塑化装置(螺杆或柱塞、机筒、喷嘴、加热器)、料斗、计量装置、螺杆传动装置、注射油缸、注射座整体移动油缸等组成。

2、市场上的进胶模具在使用中,大多采用单通道结构,一次性只能注塑一种颜色或者单种材料的产品,要想注塑出多种材料颜色的产品一般需要进行多次注塑,多次注塑需要多次换模或者更换不同的进胶口,这样会导致加工效率低,生产成本高为此,我们提出双通道直接进胶模具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双通道直接进胶模具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双通道直接进胶模具装置,包括主体机构、进料机构和调节机构,所述主体机构的一侧连接有进料机构,且主体机构的内部设置有调节机构,所述进料机构包括输料管道、推送组件、进料口、固定板架、连接侧板、控制块和导出管道,且输料管道的外部设置有推送组件,所述输料管道的一端设置有进料口,且输料管道的另一端设置有固定板架,所述固定板架的两侧连接有连接侧板,且固定板架的一侧设置有控制块,所述固定板架的一侧中部连接有导出管道。

3、进一步的,所述进料机构共设置有两组,且进料机构呈水平对称分布。

4、进一步的,所述推送组件与输料管道之间为活动卡合连接,且推送组件与固定板架之间为卡合连接。

5、进一步的,所述导出管道与输料管道的一端相接通,且导出管道与控制块之间为活动套接。

6、进一步的,所述主体机构包括底模板、内模组件、定位孔、定位导杆、顶模板和连接孔组,且底模板的顶端设置有内模组件,所述内模组件的顶端设置有定位孔,且定位孔的内部连接有定位导杆,所述定位导杆的顶端设置顶模板,所述内模组件的一侧设置有连接孔组。

7、进一步的,所述定位导杆与定位孔之间为活动卡合连接,且定位导杆共设置有垂直对称分布的四组。

8、进一步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连接基座、顶杆和缓冲复位组件,且连接基座的顶端设置有顶杆,所述连接基座的两端设置有缓冲复位组件。

9、进一步的,所述顶杆为可伸缩调节杆体,且顶杆的底端与连接基座之间为螺栓固定连接。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双通道直接进胶模具装置设置有主体机构、进料机构和调节机构,此主体机构可与进料机构之间相互配合,可对注入的塑胶材料进行成型和连接,能够使塑胶在加工生产中更加稳定和完全,有效提升塑胶加工的合格率。

11、此进料机构采用双重通道结构,来解决传统注塑设备的单通道结构对多种材料颜色的产品进行加工时存在的问题,能够做到多材料的独立传输和独立加工,避免了使用者对其更换材料的繁琐性,同时能过提高此类进胶模具装置的使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12、此调节机构可与主体机构之间配合,来对进入的注塑胶体进行加工调节,能够使使用者对塑胶成品的成型和拿取提供便捷,加强此类直接进胶模具装置的使用灵活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双通道直接进胶模具装置,包括主体机构(1)、进料机构(2)和调节机构(3),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机构(1)的一侧连接有进料机构(2),且主体机构(1)的内部设置有调节机构(3),所述进料机构(2)包括输料管道(201)、推送组件(202)、进料口(203)、固定板架(204)、连接侧板(205)、控制块(206)和导出管道(207),且输料管道(201)的外部设置有推送组件(202),所述输料管道(201)的一端设置有进料口(203),且输料管道(201)的另一端设置有固定板架(204),所述固定板架(204)的两侧连接有连接侧板(205),且固定板架(204)的一侧设置有控制块(206),所述固定板架(204)的一侧中部连接有导出管道(20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通道直接进胶模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机构(2)共设置有两组,且进料机构(2)呈水平对称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通道直接进胶模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送组件(202)与输料管道(201)之间为活动卡合连接,且推送组件(202)与固定板架(204)之间为卡合连接。p>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通道直接进胶模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出管道(207)与输料管道(201)的一端相接通,且导出管道(207)与控制块(206)之间为活动套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通道直接进胶模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机构(1)包括底模板(101)、内模组件(102)、定位孔(103)、定位导杆(104)、顶模板(105)和连接孔组(106),且底模板(101)的顶端设置有内模组件(102),所述内模组件(102)的顶端设置有定位孔(103),且定位孔(103)的内部连接有定位导杆(104),所述定位导杆(104)的顶端设置顶模板(105),所述内模组件(102)的一侧设置有连接孔组(10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通道直接进胶模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导杆(104)与定位孔(103)之间为活动卡合连接,且定位导杆(104)共设置有垂直对称分布的四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通道直接进胶模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3)包括连接基座(301)、顶杆(302)和缓冲复位组件(303),且连接基座(301)的顶端设置有顶杆(302),所述连接基座(301)的两端设置有缓冲复位组件(303)。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双通道直接进胶模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杆(302)为可伸缩调节杆体,且顶杆(302)的底端与连接基座(301)之间为螺栓固定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双通道直接进胶模具装置,包括主体机构(1)、进料机构(2)和调节机构(3),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机构(1)的一侧连接有进料机构(2),且主体机构(1)的内部设置有调节机构(3),所述进料机构(2)包括输料管道(201)、推送组件(202)、进料口(203)、固定板架(204)、连接侧板(205)、控制块(206)和导出管道(207),且输料管道(201)的外部设置有推送组件(202),所述输料管道(201)的一端设置有进料口(203),且输料管道(201)的另一端设置有固定板架(204),所述固定板架(204)的两侧连接有连接侧板(205),且固定板架(204)的一侧设置有控制块(206),所述固定板架(204)的一侧中部连接有导出管道(20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通道直接进胶模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机构(2)共设置有两组,且进料机构(2)呈水平对称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通道直接进胶模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送组件(202)与输料管道(201)之间为活动卡合连接,且推送组件(202)与固定板架(204)之间为卡合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通道直接进胶模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出管道(207)与输料管道(201)的一端相接通,且导出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孝存倪小刚张思华
申请(专利权)人:江阴捷圣智造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