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探伤自动巡检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0516892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01 13: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钢轨探伤技术领域,提出了轨道探伤自动巡检系统,包括电磁发射电路、电磁接收电路和主控单元,电磁发射电路包括变压器T1、开关管Q1、开关管Q2、电阻R2、二极管D4和电磁发射线圈L1,变压器T1的第一输入端连接VCC电源,变压器T1的第二输入端连接开关管Q1的第一端,开关管Q1的第二端接地,电阻R2的第一端连接VCC电源,电阻R2的第二端连接开关管Q1的控制端,变压器T1的第一输出端连接二极管D4的阳极,变压器T1的第二输出端接地,二极管D4的阴极连接电磁发射线圈L1的第一端,电磁发射线圈L1的第二端接地。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电磁探伤时,激励脉冲不稳定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钢轨探伤,具体的,涉及轨道探伤自动巡检系统


技术介绍

1、近年来我国轨道交通快速发展,铁路在中国社会生活中占据了不可取代的地位,这种发展给人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对铁路运输的安全保障技术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在列车运行过程中,铁轨通常要承受高机械负载和恶劣的环境条件。当载荷较重时,轨道受到的弯曲力和热应力更为严重,此时轨道底部的任何小缺口或其他部位的损坏都会导致疲劳裂纹的萌生和伸长,因此,为了保证列车安全运行,定期对铁路进行探伤巡检尤为重要。传统轨道探伤巡检技术主要使用电磁探伤技术,巡检过程中需要向电磁探头提供激励脉冲,使其产生一个恒定磁场,但现有的激励脉冲不稳定,导致电磁探头所产生的磁场不稳定,导致无法有效识别轨道缺陷的存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提出轨道探伤自动巡检系统,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电磁探伤时,激励脉冲不稳定的问题。

2、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3、轨道探伤自动巡检系统,包括电磁发射电路、电磁接收电路和主控单元,所述电磁发射电路用于发射电磁信号,所述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轨道探伤自动巡检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电磁发射电路、电磁接收电路和主控单元,所述电磁发射电路用于发射电磁信号,所述电磁接收电路用于接收电磁信号,所述电磁接收电路连接所述主控单元,所述电磁发射电路包括变压器T1、开关管Q1、电容C1、开关管Q2、电容C2、开关管Q2、电阻R2、二极管D4和电磁发射线圈L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探伤自动巡检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发射电路还包括稳压管D3、光耦U7和开关管Q3,所述稳压器D3的阴极连接所述变压器T1反馈线圈的第一端,所述稳压管D3的阳极连接所述光耦U7的第一输入端,所述光耦U7的第二输入端接地,所述光耦U7的第一输...

【技术特征摘要】

1.轨道探伤自动巡检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电磁发射电路、电磁接收电路和主控单元,所述电磁发射电路用于发射电磁信号,所述电磁接收电路用于接收电磁信号,所述电磁接收电路连接所述主控单元,所述电磁发射电路包括变压器t1、开关管q1、电容c1、开关管q2、电容c2、开关管q2、电阻r2、二极管d4和电磁发射线圈l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探伤自动巡检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发射电路还包括稳压管d3、光耦u7和开关管q3,所述稳压器d3的阴极连接所述变压器t1反馈线圈的第一端,所述稳压管d3的阳极连接所述光耦u7的第一输入端,所述光耦u7的第二输入端接地,所述光耦u7的第一输出端连接所述开关管q3的控制端,所述开关管q3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2的第一端,所述开关管q3的第二端接地,所述光耦u7的第二输出端接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探伤自动巡检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接收电路包括电磁接收线圈l2、运放u3、运放u1、电阻r7、电阻r8、电阻r9、运放u2和电阻r11、所述运放u3的同相输入端连接所述电磁接收线圈l2的第一端,所述运放u3的反相输入端通过所述电阻r7连接所述运放u1的反相输入端,所述运放u1的同相输入端连接所述电磁接收线圈l2的第二端,所述运放u3的输出端连接所述运放u3的反相输入端,所述运放u3的输出端通过所述电阻r8连接所述运放u2的同相输入端,所述运放u1的输出端连接所述运放u1的反相输入端,所述运放u1的输出端通过所述电阻r9连接所述运放u2的反相输入端,所述运放u2的输出端通过所述电阻r11连接所述运放u...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昊刘瑞智宋铁鑫
申请(专利权)人:唐山中弘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