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监控管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2175330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7-27 00:22
本技术涉及监控管理技术领域,提出了智能监控管理系统,包括缺相检测电路,缺相检测电路包括电阻R11、电阻R12、电容C5、晶体管Q2、电阻R14和光耦U10,电阻R11的第一端连接U相电,电阻R11的第二端通过电阻R12连接电容C5的第一端,电容C5的第二的接地,电容C5的第一端连接晶体管Q2的控制端,电阻R11的第二端连接晶体管Q2的第一端,晶体管Q2的第二端通过电阻R14接地,光耦U10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晶体管Q2的第二端,光耦U10的第二输入端接地,光耦U10的第一输出端连接3.3V电源,光耦U10的第一输出端连接主控单元,光耦U10的第二输出端接地。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断相检测电路的结构复杂,故障信号传输的准确性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监控管理,具体的,涉及智能监控管理系统


技术介绍

1、铁路智能监控管理系统是结合铁路实际的需求制作的一套监控系统,重点实现全程视频监控,同时为车、机、工、电、公安一体化的视频监控结构提供系统平台。其中,铁路电力供电系统是铁路正常运行的重要保障,其运行电力运行状态直接关系铁路运行的可靠性、安全性,为此,系统在箱式变电站、电力贯通线、区间杆架式变台等重要电力设施处设置故障在线测量终端,在线采集各类电气运行参数并发送至互联网云服务平台,利用移动通信技术将故障信息和分析信息实时推送给运维人员,以便出现故障时及时解决。供电系统缺相是常见的电气故障之一,但现有断相检测电路的结构复杂,故障信号传输的准确性较差,从而导致无法高效实时处理故障并及时恢复电力供电。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提出智能监控管理系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断相检测电路的结构复杂,故障信号传输的准确性差的问题。

2、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3、智能监控管理系统,包括主控单元、缺相检测电路和无线通信单元,所述缺相检测电路连接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智能监控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控单元、缺相检测电路和无线通信单元,所述缺相检测电路连接所述主控单元,所述主控单元借助所述无线通信单元与服务平台通讯连接,所述缺相检测电路包括电阻R9、电阻R10、电阻R11、电容C3、电阻R12、电容C5、晶体管Q2、电阻R14和光耦U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监控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压超限检测电路,所述电压超限检测电路包括电阻R1、电阻R2、运放U1、二极管D1、电容C1、变阻器RP1、电阻R3、电阻R4、和运放U3,所述电阻R1的第一端连接U相电,所述电阻R1的第二端通过所述电阻R2接地,所述电阻R1的第二端连...

【技术特征摘要】

1.智能监控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控单元、缺相检测电路和无线通信单元,所述缺相检测电路连接所述主控单元,所述主控单元借助所述无线通信单元与服务平台通讯连接,所述缺相检测电路包括电阻r9、电阻r10、电阻r11、电容c3、电阻r12、电容c5、晶体管q2、电阻r14和光耦u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监控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压超限检测电路,所述电压超限检测电路包括电阻r1、电阻r2、运放u1、二极管d1、电容c1、变阻器rp1、电阻r3、电阻r4、和运放u3,所述电阻r1的第一端连接u相电,所述电阻r1的第二端通过所述电阻r2接地,所述电阻r1的第二端连接所述运放u1的同相输入端,所述运放u1的输出端连接所述运放u1的反相输入端,所述运放u1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二极管d1的阳极,所述二极管d1的阴极通过所述电容c1接地,所述二极管d1的阴极连接所述变阻器rp1的第一端,所述变阻器rp1的第二端接地,所述变阻器rp1的滑动端连接所述运放u3的同相输入端,所述运放u3的反相输入端通过所述电阻r3连接5v电源,所述运放u3的反相输入端通过所述电阻r4接地,所述运放u3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主控单元的第二输入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监控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昊刘瑞智宋铁鑫
申请(专利权)人:唐山中弘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