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泵补油、卸油系统、方法和混凝土泵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051627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01 13: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混凝土泵补油、卸油系统、方法和混凝土泵,系统包括:第一主油缸,一端用于与洗涤室连接,第一缸体内分为第一有杆腔和第一无杆腔;第二主油缸,一端用于与洗涤室连接,第二缸体内分为第二有杆腔和第二无杆腔,第二有杆腔与第一有杆腔在连通时形成第一连通腔,第二无杆腔与第一无杆腔在连通时形成第二连通腔;第一接近开关,设于第一有杆腔,第一接近开关用于确定第一活塞组件的位置;第二接近开关,设于第一无杆腔或洗涤室,第二接近开关用于确定第一活塞组件的位置;第三接近开关,设于第二有杆腔,第三接近开关用于确定第二活塞组件的位置;第四接近开关,设于第二无杆腔或洗涤室,第四接近开关用于确定第二活塞组件的位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混凝土泵,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混凝土泵补油、卸油系统、一种混凝土泵和一种混凝土泵补油、卸油方法。


技术介绍

1、混凝土泵的主油缸的数量为两个,每个主油缸的无杆腔与有杆腔均与主阀连接,靠主阀的阀芯切换实现两个主油缸的换向。当主动缸前进时,被动缸通过连通腔的油压回退。当一个主油缸行程走完时,主阀的阀芯切换,使原来的被动缸成为主动缸而前进,原来的主动缸成为被动缸而回退。如此循环实现连续泵送。实际运行过程中,由于主阀组泄露、主油缸活塞密封泄露以及主油缸行程末端阻尼孔自动补泄油失衡等因素会导致连通腔油量的变化,两个主油缸很难保持完全同步,容易出现主油缸顶缸憋压或行程变短的现象。

2、相关技术中,在主油缸的有杆腔处设置接近开关,仅通过有杆腔接近开关向主阀发送换向信号。这种设计方式,无法避免撞缸或行程变短故障。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或改善上述技术问题至少之一,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凝土泵补油、卸油系统。

2、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上述混凝土泵补油、卸油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混凝土泵补油、卸油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泵补油、卸油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凝土泵补油、卸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泵体(220)与所述油箱(230)连接,所述泵体(220)与所述第二有杆腔(1211)连通的情况下,所述第一补油泄油阀(161)根据所述第一接近开关(141)与所述第四接近开关(144)触发时间的先后顺序以及时间间隔确定处于所述第一电位或所述第二电位;和/或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混凝土泵补油、卸油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凝土泵补油、卸油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泵补油、卸油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凝土泵补油、卸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泵体(220)与所述油箱(230)连接,所述泵体(220)与所述第二有杆腔(1211)连通的情况下,所述第一补油泄油阀(161)根据所述第一接近开关(141)与所述第四接近开关(144)触发时间的先后顺序以及时间间隔确定处于所述第一电位或所述第二电位;和/或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混凝土泵补油、卸油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混凝土泵补油、卸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补油泄油阀(162)用于与泵体(220)连接,所述泵体(220)与所述油箱(230)连接,所述泵体(220)与所述第一无杆腔(1113)连通的情况下,所述第二补油泄油阀(162)根据所述第一接近开关(141)与所述第四接近开关(144)触发时间的先后顺序以及时间间隔确定处于所述第三电位或所述第四电位;和/或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混凝土泵补油、卸油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混凝土泵补油、卸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有杆腔(1111)靠近所述洗涤室(210)的一端为第一行程终端(1112),所述第一无杆腔(1113)远离所述洗涤室(210)的一端为第二行程终端(1114),所述第一活塞组件(112)远离所述第一无杆腔(1113)的一端用于与第一连接盘(151)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盘(151)在所述第一活塞组件(112)的轴向上的长度为第一长度,所述第一接近开关(141)与所述第一行程终端(11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术冬贺电
申请(专利权)人:三一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