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料供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514919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01 13:31
本技术涉及燃料供给装置,其中,将在由泵叶轮吸入燃料时产生的燃料的气体成分也有效地用作供给目的地的燃料。将贮存源(12)的液体燃料分成液体成分和气体成分并向第1供给目的地(14A)和第2供给目的地(14B)供给的燃料供给装置(10)具备泵部(26)和驱动部(28)。在泵部形成有泵叶轮室(32),具备将液体成分向第1供给目的地供给的液体供给孔(38)。并且,在将来自于贮存源的液体燃料吸入的吸入孔(36)的附近位置形成有将在吸入液体燃料时产生的燃料的气体成分取出的气体取出孔(40),在该气体取出孔和第2供给目的地之间形成有将气体成分向第2供给目的地供给的气体供给通路(4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说明书公开的技术涉及燃料供给装置。详细地说,涉及将贮存源的液体燃料分成液体成分和气体成分并向供给目的地供给的燃料供给装置。


技术介绍

1、汽车等车辆具备利用泵将在燃料箱、燃料储存瓶等贮存源贮存的低温、高压的液体燃料向发动机等供给目的地供给的燃料供给装置。作为液体燃料,具有氨燃料、lpg(液化石油气体)燃料等。

2、作为这样的燃料供给装置,例如,具有下述专利文献1所示的燃料供给装置。该燃料供给装置通过马达驱动将燃料从贮存源向供给目的地供给。因此,该燃料供给装置具备壳体,该壳体具备吸入燃料的吸入口、旋转轴、与该旋转轴一体旋转并使燃料升压的泵叶轮以及将由该泵叶轮升压了的液体燃料向供给目的地供给的喷出口。

3、另外,该燃料供给装置通常在利用泵叶轮向吸入口吸入液体燃料时产生气泡(燃料的气体成分)。因此,泵叶轮的吸入口附近具备用于排出该气泡的排气孔。并且,将在泵叶轮的泵作用时产生的气泡经由排气孔向装置外排出。例如,返回至贮存源。

4、现有技术文献

5、专利文献

6、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4-31660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1、技术要解决的问题

2、在上述的燃料供给装置中,由泵叶轮吸入燃料时产生的燃料的气泡(燃料的气体成分)利用排气孔向装置外排出,没有被有效地用作燃料。即,没有被有效地用作汽车等车辆中的动力源的燃料。

3、因此,本专利技术人等着眼于将在由泵叶轮吸入燃料时产生的燃料的气泡(燃料的气体成分)也有效地用作动力源(供给目的地)的燃料。

4、而且,本说明书公开的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是鉴于上述的点而完成的,在燃料供给装置中,将在由泵叶轮吸入燃料时产生的燃料的气体成分也有效地用作供给目的地的燃料。

5、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6、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说明书公开的燃料供给装置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

7、第1技术方案是将贮存源的液体燃料分成液体成分和气体成分并向供给目的地供给的燃料供给装置,其中,该燃料供给装置具备泵部和驱动部,在所述泵部形成有用于将液体燃料升压并供给的泵叶轮室,在该泵叶轮室配设有泵叶轮,并且形成有将从所述贮存源供给的液体燃料吸入的吸入孔和将由所述泵叶轮升压了的液体成分向供给目的地供给的液体供给孔,而且,在所述吸入孔的附近位置形成有将在吸入所述液体燃料时产生的燃料的气体成分取出的气体取出孔,在所述驱动部设有驱动在所述泵部配置的所述泵叶轮而使其旋转的旋转马达,在形成于所述泵部的所述泵叶轮室的气体取出孔和所述供给目的地之间形成有气体供给通路。

8、根据上述第1技术方案,在形成于泵部的泵叶轮室的气体取出孔和供给目的地之间形成气体供给通路,在向泵叶轮室吸入时产生的燃料的气体成分经由该气体供给通路可靠地向供给目的地供给。由此,也能够将燃料的气体成分可靠地向供给目的地供给,能够有效地用作供给目的地的燃料。

9、第2技术方案是上述的第1技术方案的燃料供给装置,其中,所述气体供给通路的至少局部以受到所述驱动部的旋转马达的热的影响的方式经过所述旋转马达的附近位置地配设。

10、根据上述第2技术方案,气体供给通路的至少局部以受到驱动部的旋转马达的热的影响的方式经过旋转马达的附近位置地配设。由此,利用驱动部的旋转马达的热,能够将通过气体供给通路的燃料的气体成分可靠地维持为气体状态,能够可靠地以气体成分状态向供给目的地供给。

11、相反地,根据第2技术方案,利用通过气体供给通路的燃料的气体成分,能够进行驱动部的旋转马达的冷却,能够实现防止或抑制旋转马达的过热。

12、第3技术方案的燃料供给装置是上述的第1技术方案或第2技术方案的燃料供给装置,其中,在所述驱动部设置有由所述旋转马达驱动而旋转并用于使该旋转马达冷却的冷却风扇,在所述冷却风扇的附近位置和所述气体供给通路之间形成有引入该冷却风扇的风量并将该风量向所述气体供给通路供给的风量供给通路,构成为利用向该风量供给通路供给的风量促进所述气体供给通路中的燃料的气体成分的供给。

13、根据上述第3技术方案,在驱动部设置有冷却风扇。利用该冷却风扇使驱动部的旋转马达适当地冷却。其结果,能够防止或抑制旋转马达的过热。

14、此外,根据第3技术方案,在冷却风扇和气体供给通路之间形成有风量供给通路,使冷却风扇的风量向气体供给通路供给。并且,利用该风量促进气体供给通路中的气体成分的供给,能够将气体成分快速地向供给目的地供给。

15、第4技术方案的燃料供给装置是上述的第1技术方案或第2技术方案的燃料供给装置,其中,在所述驱动部形成有抽吸风扇室,该抽吸风扇室设置有由所述旋转马达驱动而旋转的抽吸风扇,经由该抽吸风扇室配置有所述气体供给通路,通过所述抽吸风扇的旋转,抽吸所述抽吸风扇室的上游的气体供给通路的燃料的气体成分并向所述抽吸风扇室的下游的气体供给通路供给。

16、根据上述第4技术方案,在驱动部形成有抽吸风扇室,该抽吸风扇室设置有抽吸风扇,经由该抽吸风扇室配置气体供给通路。因而,利用在抽吸风扇室中由抽吸风扇的旋转而产生的负压,在泵叶轮室中吸入液体燃料时产生的燃料的气体成分被从气体取出孔可靠地吸出,能够实现燃料的气体成分向供给目的地的供给量的增加。

17、第5技术方案的燃料供给装置是上述的第1技术方案的燃料供给装置,其中,所述贮存源的液体燃料是氨,在所述气体供给通路设定有具备改性器的分支路径,利用该改性器将氢经由该分支路径向供给目的地供给。

18、根据上述第5技术方案,在从气体供给通路分支的分支路径具备改性器。由此,在供给目的地需要氢的情况下,能够通过对贮存源的液体燃料的氨进行改性而向供给目的地供给氢。

19、第6技术方案的燃料供给装置是上述的第5技术方案的燃料供给装置,其中,在所述分支路径设定的改性器与所述驱动部的旋转马达相邻地配设,且配设在受到该旋转马达的热的影响的位置。

20、根据上述的第6技术方案,改性器配设在受到驱动部的旋转马达的热的影响的位置。由此,能够利用旋转马达的热高效地进行改性器的改性作用。

21、第7技术方案的燃料供给装置是上述的第1技术方案的燃料供给装置,其中,从形成于所述泵叶轮室的气体取出孔向所述气体供给通路的连接部通路结构形成为从所述泵叶轮室朝向所述气体供给通路扩径的通路。

22、根据上述的第7技术方案,从气体取出孔向气体供给通路的连接部的气体通路形成为从泵叶轮室朝向气体供给通路扩径的通路。由此,在燃料的气体成分从气体取出孔向气体供给通路方向排出时,产生压力降低而使气体成分的流通流动顺畅地进行。

23、技术的效果

24、根据本说明书公开的燃料供给装置,通过在形成于泵部的泵叶轮室的气体取出孔和供给目的地之间配设气体供给通路,能够将在由泵叶轮吸入燃料时产生的燃料的气体成分也有效地用作供给目的地的燃料。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燃料供给装置,其将贮存源的液体燃料分成液体成分和气体成分并向供给目的地供给,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燃料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燃料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燃料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燃料供给装置,其将贮存源的液体燃料分成液体成分和气体成分并向供给目的地供给,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燃料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

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武关尚人铃木启太
申请(专利权)人:爱三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