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细胞培养,尤其涉及一种鸡肠类器官与免疫细胞共培养模型的构建方法。
技术介绍
1、肠上皮细胞是一类位于肠隐窝处的肠道干细胞经增殖分化形成的异质细胞群,包括肠分泌细胞,肠吸收细胞、杯状细胞、内分泌细胞、潘氏细胞、m细胞tuft细胞。这些不同功能的亚型细胞彼此紧密配合,共同维持肠道吸收转运和免疫防御等生理过程。传统的单一类型肠上皮细胞层缺乏结构和组成的复杂性,无法模拟体内肠道真实生理情况。
2、肠类器官培养技术是一种基于肠道干细胞的体外培养系统,通过分离肠道组织中隐窝细胞团并将细胞置于立体支架和含特定生长因子的培养基中,模拟隐窝细胞团中肠道干细胞增殖分化所需的微环境,重建出多种肠上皮细胞类型和类似的“隐窝-绒毛”轴生理结构。与传统单细胞层培养相比,肠类器官具有更接近体内生理细胞组成和行为,已成为研究肠道营养吸收、肿瘤发生和病原体感染等领域的新型体外研究模型。
3、目前人和小鼠的小肠类器官培养技术已非常成熟,但关于鸡肠道类器官培养的相关报道还较少。在目前的分离和培养方法下,鸡小肠隐窝细胞团中散落单细胞含量高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鸡肠类器官与免疫细胞共培养模型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鸡肠类器官与免疫细胞共培养模型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鸡肠类器官培养基还含有如下终浓度的组份: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鸡肠类器官与免疫细胞共培养模型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鸡肠类器官培养基还含有如下终浓度的组份: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鸡肠类器官与免疫细胞共培养模型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Advanced DMEM/F12与Wnt3a细胞条件性培养基的体积比为70~80:20~30。
5.如权利要求1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鸡肠类器官与免疫细胞共培养模型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鸡肠类器官与免疫细胞共培养模型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鸡肠类器官培养基还含有如下终浓度的组份: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鸡肠类器官与免疫细胞共培养模型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鸡肠类器官培养基还含有如下终浓度的组份: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鸡肠类器官与免疫细胞共培养模型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advanced dmem/f12与wnt3a细胞条件性培养基的体积比为70~80:20~30。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鸡肠类器官与免疫细胞共培养模型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胚蛋为16-17胚龄的胚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占秀安,徐义斌,丁小青,付爱坤,王园园,李丹蕾,梁霜,谢玲钰,张运锋,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