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靶向FLT3-D835突变的抗原肽及其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应用制造技术_技高网

靶向FLT3-D835突变的抗原肽及其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496393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6 19:2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靶向FLT3‑D835突变的抗原肽及其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应用。具体地,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引发靶向FLT3‑D835突变的免疫应答的抗原肽。与野生型多肽与HLA‑A*02:01分子无亲和力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抗原肽与HLA‑A*02:01分子具有高亲和力。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抗原肽的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抗原肽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能够激活特异性免疫反应,对靶向清除白血病细胞以及稳定AML患者缓解状态、延长无病生存时间,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多肽药物和多肽疫苗领域,具体涉及靶向flt3-d835突变的抗原肽及其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1、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是由于造血干/祖细胞不断累积获得性遗传学异常,使髓系分化阻滞在不同阶段而产生的恶性克隆增殖性疾病。aml是成人最常见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占所有白血病的70%以上。目前,临床上aml的治疗以化学药物治疗联合造血干细胞移植为主,治疗效果整体较差,60岁以下患者治愈率仅35%~40%,60岁以上患者更低至5%~15%,并且近50%的患者因疾病复发或耐药丧失治疗机会。基因变异的不断累积,包括体细胞突变、基因插入/缺失、基因融合等,是aml难治/复发的关键原因。因此,以变异基因为切入点,靶向清除异常白血病细胞,对降低aml复发率,提高治愈率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2、fms样酪氨酸激酶3(flt3)基因位于染色体13q12,编码一个含993个氨基酸的蛋白。其中,跨膜区位于第542位至564位氨基酸之间,激酶结构域位于第610位至第944位氨基酸之间,包括约50个氨基酸的激酶插入片段。flt3变异是aml最常见的基因异常之一,发生于大约30%的患者。flt3变异导致flt3激酶活性增强,从而促进白血病细胞增殖与生长,与aml患者预后差密切相关。

3、研究发现,约5~10%的flt3变异涉及flt3酪氨酸激酶结构域(flt3-tkd)的单核苷酸突变,其中最常见的是第835位氨基酸残基——天冬氨酸(d835)的突变,通常位于激活环内。天冬氨酸是酪氨酸激酶受体的关键调节残基,在结构上高度保守。野生型d835残基(d835wt)对维持flt3的非活性构象至关重要,d835点突变导致患者预后不良。寻找针对flt3-d835突变的治疗方式,靶向清除白血病细胞,对稳定aml患者缓解状态、延长无病生存时间,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4、近年来,随着免疫学、基因组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免疫治疗已成为肿瘤治疗的又一革新模式。其中,治疗性肿瘤疫苗是免疫治疗的研究热点。肿瘤疫苗基于肿瘤-免疫循环理论,通过促进免疫细胞对肿瘤抗原的识别,激发或增强机体抗肿瘤免疫应答,协同免疫系统清除肿瘤细胞。然而,传统的肿瘤疫苗包含的靶标多为肿瘤相关抗原,在肿瘤和正常组织均有表达,导致疫苗免疫原性较低,易诱发免疫耐受,在临床试验中屡次受挫,在临床的推广寥寥无几。

5、新抗原(neoantigen)是肿瘤细胞在基因变异的基础上衍生的包含变异氨基酸的蛋白序列。新抗原经抗原呈递细胞呈递后,可被t细胞有效识别,活化t细胞,从而激活特异性免疫反应攻击并清除肿瘤细胞。将基因变异衍生的新抗原肽进行人工合成,构建治疗性肿瘤疫苗,回输至患者体内激活免疫细胞,可靶向杀伤表达相同新抗原的肿瘤细胞。并且,新抗原因其仅在肿瘤细胞表达,不在正常细胞或组织表达,具有高免疫原性而不诱导免疫耐受的特性,是肿瘤疫苗的优势靶标。然而,目前的新抗原疫苗策略需要对个体受试者基因组及hla分型进行测序并计算可能的适用个体户新抗原肽,该过程至少历时2-3个月甚至更久,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治疗策略的推广。并且,根据计算获得的新抗原的准确性不高,基因变异衍生多肽的免疫原性仍需要进一步评估。

6、因此,本领域迫切需要开发出一种安全、高效、经济的抗原肽,扩宽flt3突变型肿瘤患者的治疗范围,为患者的免疫治疗提供新选择。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靶向flt3-d835突变的抗原肽。

2、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靶向flt3-d835突变的抗原肽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应用。

3、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引发靶向flt3-d835突变的免疫应答的抗原肽,所述抗原肽能够与mhc分子形成复合物,并且所述抗原肽选自下组:

4、(i)seq id no:6所示的多肽:

5、x1imsdsnyv

6、其中,x1为v、h、i或f;

7、(ii)对(i)多肽的氨基酸序列中除x1以外的氨基酸进行1个、2个或3个氨基酸取代,和/或1个、2个或3个氨基酸插入,和/或1个或2个氨基酸缺失所形成的衍生多肽,并且所述衍生多肽保留x1。

8、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抗原肽具有式i所示结构:

9、x0-x1-z1-x10     (i)

10、其中,

11、x0为无或r;

12、x1为v、h、i或f;

13、z1为imsdsnyv;

14、x10为无或v。

15、在另一优选例中,在式ii中,x0为无或r,x10为无或v。

16、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抗原肽具有式ii结构,

17、x1-z1    (ii)

18、其中,

19、x1为v、h、i或f;

20、z1为imsdsnyv。

21、在另一优选例中,x1为v或h。

22、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抗原肽为两种或两种以上抗原肽的组合。

23、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抗原肽为seq id no:1-4中任一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的多肽中1种,或2种、3种或4种多肽构成的组合。

24、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抗原肽的组合还含有针对其他肿瘤抗原或位点的额外的抗原肽。

25、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额外的抗原肽包括seq id no:5所示的多肽。

26、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pmhc复合物,所述复合物包含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所述的抗原肽。

27、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pmhc复合物中的抗原肽具有seq id no:6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的多肽。

28、在另一优选例中,mhc分子的类型是hla-a*02。

29、在另一优选例中,mhc分子的类型是hla-a*02:01。

30、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核酸分子,所述核酸分子包含编码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所述抗原肽的核酸序列或其互补序列。

31、在本专利技术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载体,所述载体含有本专利技术第三方面所述的核酸分子。

32、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宿主细胞,所述细胞中含有本专利技术第四方面所述的载体。

33、在本专利技术的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体外制备特异性t淋巴细胞的方法,包括步骤:

34、a)提供pbmc,

35、b)在抗原肽存在下,将所述pbmc与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所述的抗原肽进行接触并培养,从而获得经抗原肽激活的特异性t淋巴细胞。

36、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抗原肽的浓度为20μg/ml。

37、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pbmc与抗原肽的培养天数为10天。

38、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方法是非诊断和非治疗的。

39、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pbmc是自体细胞或异体细胞。

40、在另一优选例中,在步骤(b)中还包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引发靶向FLT3-D835突变的免疫应答的抗原肽,其特征在于,所述抗原肽能够与MHC分子形成复合物,并且所述抗原肽选自下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原肽,特征在于,所述抗原肽为SEQ ID NO:1-4中任一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的多肽中1种,或2种、3种或4种多肽构成的组合。

3.一种pMHC复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物包含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原肽。

4.一种核酸分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核酸分子包含编码权利要求1所述抗原肽的核酸序列或其互补序列。

5.一种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体含有权利要求4所述的核酸分子。

6.一种宿主细胞,其特征在于,所述细胞中含有权利要求5所述的载体。

7.一种体外制备特异性T淋巴细胞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8.一种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物含有(ii)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以及(ii)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原肽、权利要求3所述的pMHC复合物、权利要求4所述的核酸分子、或经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原肽激活的特异性T淋巴细胞。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组合物为疫苗组合物。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原肽、权利要求3所述的pMHC复合物、权利要求4所述的核酸分子、经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原肽激活的特异性T淋巴细胞或权利要求8所述的药物组合物的用途,其特征在于,用于制备预防或治疗恶性肿瘤的药物。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引发靶向flt3-d835突变的免疫应答的抗原肽,其特征在于,所述抗原肽能够与mhc分子形成复合物,并且所述抗原肽选自下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原肽,特征在于,所述抗原肽为seq id no:1-4中任一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的多肽中1种,或2种、3种或4种多肽构成的组合。

3.一种pmhc复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物包含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原肽。

4.一种核酸分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核酸分子包含编码权利要求1所述抗原肽的核酸序列或其互补序列。

5.一种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体含有权利要求4所述的核酸分子。

6.一种宿主细胞,其特征在于,所述细胞中含有权利要求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炜均王侃侃喻瑾怡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