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节式一体化俯卧位通气床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491596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6 19:21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调节式一体化俯卧位通气床具,铺设在病床上,用于患者俯卧;髋枕和胸枕的底部均连接在布单上,且髋枕和胸枕之间设置有用于通过折叠该间隔区域内的布单以调整髋枕与胸枕之间距离的间隔;髋枕朝向病床床尾的侧面中部纵向设置有上下连通的第一通槽,且髋枕朝向病床两侧的两个侧面横向设置有与第一通槽相连通的第二通槽,第二通槽的底部与髋枕的底面相齐平,用于放取便器或引流袋;利用布单的柔软可折叠性,实现了胸枕和髋枕间距的可调节,可满足不同身高患者的俯卧需要,且由于髋枕和胸枕的底部都连着布单,防止了髋枕和胸枕会随着患者体位的改变而发生位移,同时髋枕上连通第一通槽的第二通槽也解决了患者的小便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疗设施领域,尤其涉及的是一种能容纳便器的可调节式一体化俯卧位通气床具


技术介绍

1、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简称ards)是一种以进行性呼吸窘迫和难治性低氧血症为特征的疾病;氧合障碍、肺充血和肺顺应性下降是ards患者主要的病理变化表征。

2、俯卧位通气技术是治疗ards的其中一种重要辅助手段,可促进患者背部肺泡复张,调节前胸壁灌注,改善通气血流比例,从而提高其氧合指数和改善治疗效果;然而,俯卧位通气技术的操作标准要求ards患者俯卧位通气时间至少需要12小时以上。

3、目前,俯卧位通气技术临床常用的支撑部件就是将四个医用枕头分别放置于头部、胸部、髋部和小腿部;但是,这种用医用枕头组装的支撑部件存在有以下缺陷:

4、①因俯卧位通气的时间较长,往往需要12个小时以上,患者的髋部垫着枕头,排便时难以放置便器;

5、②采用各自独立的医用枕头所组装的支撑部件较为零散,调节不方便,且患者在翻身时容易发生移位,不够省力;而对于能够活动的患者,医用枕头也容易随着患者体位的改变而发生移位,并使支撑部位失去缓解压力损伤的作用,时间长了还容易引发患者尤其是女性患者出现胸部压迫感、体位不舒适等不适感,难以配合俯卧位通气操作。

6、可能也有个别医院会通过厂家制造并使用一体化的俯卧位通气床具,但是其床架采用的都是不锈钢或铝合金等硬性材料,整体结构笨重,不易移动和收纳,且不便于患者翻身和解决小便等问题,大大增加了医护人员对于长期卧床的重症患者的护理难度。

7、因此,现有技术中的俯卧位通气床具还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调节式一体化俯卧位通气床具,调节方便,且不易随患者体位的改变而发生位移,同时也方便患者小便。

2、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可调节式一体化俯卧位通气床具,铺设在病床上,用于患者俯卧,该俯卧位通气床具由一布单、一胸枕和一髋枕组成;髋枕和胸枕的底部均连接在布单上,且髋枕和胸枕之间设置有间隔,用于通过折叠该间隔区域内的布单,调整髋枕与胸枕之间的距离,以适配不同身高的患者俯卧;髋枕朝向病床床尾的侧面中部,沿其宽度方向纵向设置有上下连通的第一通槽,且髋枕朝向病床两侧的两个侧面中的至少一个侧面,沿其长度方向横向设置有与第一通槽相连通的第二通槽,第二通槽的底部与髋枕的底面相齐平,用于取放便器或引流袋。

3、所述的可调节式一体化俯卧位通气床具,其中:所述第一通槽朝向胸枕一侧的侧面呈轴心线垂直布单的柱状圆弧面。

4、所述的可调节式一体化俯卧位通气床具,其中:所述第二通槽左右连通至髋枕朝向病床两侧的两侧面。

5、所述的可调节式一体化俯卧位通气床具,其中:所述髋枕的外侧与布单朝向病床床尾的边沿相齐平;所述胸枕的外侧与布单朝向病床床头的边沿相齐平。

6、所述的可调节式一体化俯卧位通气床具,其中:所述胸枕的胸枕上表面为凸曲面,且胸枕朝向髋枕一侧的胸枕上表面低于胸枕外侧的胸枕上表面;在胸枕中部的胸枕上表面还设置有适配人体季肋部形状的凹曲面,且凹曲面朝向髋枕的边沿,延伸至胸枕朝向髋枕一侧的边沿。

7、所述的可调节式一体化俯卧位通气床具,其中:所述胸枕的底部边沿和髋枕的底部边沿,与布单的上表面对应的位置,均缝制有相应的拉链条,用于通过拉链的方式,将胸枕和髋枕可拆卸连接在布单上。

8、所述的可调节式一体化俯卧位通气床具,其中:所述胸枕的底面和髋枕的底面,与布单的上表面对应的位置,均缝制有相应的魔术贴,用于将胸枕和髋枕可拆卸连接在布单上。

9、所述的可调节式一体化俯卧位通气床具,其中:所述布单长1500mm、宽900~1100mm;胸枕长700mm、宽360mm、最高处120mm;髋枕长700mm、宽400mm、高120mm;胸枕和髋枕均固定在布单长度方向的中间位置,髋枕上的第一通槽长300mm、宽120mm,髋枕上的第二通槽宽150mm,高80mm;胸枕与髋枕之间间隔150~350mm。

10、所述的可调节式一体化俯卧位通气床具,其中:该俯卧位通气床具还包括一个铺设在病床床头处的头枕,用于配合胸枕和髋枕,支撑俯卧状态下患者的头部;头枕的头枕上表面为凸曲面,且头枕朝向胸枕一侧的表面低于朝向病床床头一侧的头枕上表面;在头枕中部的头枕上表面沿其宽度方向纵向设置有上下连通的第三通槽,第三通槽朝向病床床头一侧的侧面呈轴心线垂直布单的柱状圆弧面,用于俯卧状态下的患者可将额头支撑在第三通槽顶部周边的头枕上表面。

11、所述的可调节式一体化俯卧位通气床具,其中:所述头枕长350mm、宽200mm、最高处100mm;头枕上的第三通槽长136mm、宽210mm。

12、与现有技术中的俯卧位通气床具相比,本技术可调节式一体化俯卧位通气床具的有益效果是:利用布单的柔软可折叠性,实现了胸枕和髋枕间距的可调节,可满足不同身高患者的俯卧需要,且由于髋枕和胸枕的底部都连着布单,防止了髋枕和胸枕会随着患者体位的改变而发生位移,同时髋枕上连通第一通槽的第二通槽也解决了患者的小便问题;护理人员能够在不用移动患者的情况下可轻松放入或取出便器或引流袋,大大地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和劳力;同时这款一体化俯卧位通气床具完全可以只用布料和海绵做成,整体重量较为轻便,更便于护理人员折叠和收纳,适合反复使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调节式一体化俯卧位通气床具,铺设在病床上,用于患者俯卧,其特征在于:该俯卧位通气床具由一布单(110)、一胸枕(120)和一髋枕(130)组成;髋枕(130)和胸枕(120)的底部均连接在布单(110)上,且髋枕(130)和胸枕(120)之间设置有间隔,用于通过折叠该间隔区域内的布单(110),调整髋枕(130)与胸枕(120)之间的距离,以适配不同身高的患者俯卧;髋枕(130)朝向病床床尾的侧面中部,沿其宽度方向纵向设置有上下连通的第一通槽(131),且髋枕(130)朝向病床两侧的两个侧面中的至少一个侧面,沿其长度方向横向设置有与第一通槽(131)相连通的第二通槽(132),第二通槽(132)的底部与髋枕(130)的底面相齐平,用于取放便器或引流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式一体化俯卧位通气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槽(131)朝向胸枕(120)一侧的侧面呈轴心线垂直布单(110)的柱状圆弧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式一体化俯卧位通气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槽(132)左右连通至髋枕(130)朝向病床两侧的两侧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式一体化俯卧位通气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髋枕(130)的外侧与布单(110)朝向病床床尾的边沿相齐平;所述胸枕(120)的外侧与布单(110)朝向病床床头的边沿相齐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式一体化俯卧位通气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胸枕(120)的胸枕上表面(121)为凸曲面,且胸枕(120)朝向髋枕(130)一侧的胸枕上表面(121)低于胸枕(120)外侧的胸枕上表面(121);在胸枕(120)中部的胸枕上表面(121)还设置有适配人体季肋部形状的凹曲面(122),且凹曲面(122)朝向髋枕(130)的边沿,延伸至胸枕(120)朝向髋枕(130)一侧的边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式一体化俯卧位通气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胸枕(120)的底部边沿和髋枕(130)的底部边沿,与布单(110)的上表面对应的位置,均缝制有相应的拉链条,用于通过拉链的方式,将胸枕(120)和髋枕(130)可拆卸连接在布单(110)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式一体化俯卧位通气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胸枕(120)的底面和髋枕(130)的底面,与布单(110)的上表面对应的位置,均缝制有相应的魔术贴,用于将胸枕(120)和髋枕(130)可拆卸连接在布单(110)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式一体化俯卧位通气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布单(110)长1500mm、宽900~1100mm;胸枕(120)长700mm、宽360mm、最高处120mm;髋枕(130)长700mm、宽400mm、高120mm;胸枕(120)和髋枕(130)均固定在布单(110)长度方向的中间位置,髋枕(130)上的第一通槽(131)长300mm、宽120mm,髋枕(130)上的第二通槽(132)宽150mm,高80mm;胸枕(120)与髋枕(130)之间间隔150~350mm。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可调节式一体化俯卧位通气床具,其特征在于:该俯卧位通气床具还包括一个铺设在病床床头处的头枕(140),用于配合胸枕(120)和髋枕(130),支撑俯卧状态下患者的头部;头枕(140)的头枕上表面(141)为凸曲面,且头枕(140)朝向胸枕(120)一侧的表面低于朝向病床床头一侧的头枕上表面(141);在头枕(140)中部的头枕上表面(141)沿其宽度方向纵向设置有上下连通的第三通槽(142),第三通槽(142)朝向病床床头一侧的侧面呈轴心线垂直布单(110)的柱状圆弧面,用于俯卧状态下的患者可将额头支撑在第三通槽(142)顶部周边的头枕上表面(141)。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可调节式一体化俯卧位通气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头枕(140)长350mm、宽200mm、最高处100mm;头枕(140)上的第三通槽(142)长136mm、宽210mm。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节式一体化俯卧位通气床具,铺设在病床上,用于患者俯卧,其特征在于:该俯卧位通气床具由一布单(110)、一胸枕(120)和一髋枕(130)组成;髋枕(130)和胸枕(120)的底部均连接在布单(110)上,且髋枕(130)和胸枕(120)之间设置有间隔,用于通过折叠该间隔区域内的布单(110),调整髋枕(130)与胸枕(120)之间的距离,以适配不同身高的患者俯卧;髋枕(130)朝向病床床尾的侧面中部,沿其宽度方向纵向设置有上下连通的第一通槽(131),且髋枕(130)朝向病床两侧的两个侧面中的至少一个侧面,沿其长度方向横向设置有与第一通槽(131)相连通的第二通槽(132),第二通槽(132)的底部与髋枕(130)的底面相齐平,用于取放便器或引流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式一体化俯卧位通气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槽(131)朝向胸枕(120)一侧的侧面呈轴心线垂直布单(110)的柱状圆弧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式一体化俯卧位通气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槽(132)左右连通至髋枕(130)朝向病床两侧的两侧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式一体化俯卧位通气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髋枕(130)的外侧与布单(110)朝向病床床尾的边沿相齐平;所述胸枕(120)的外侧与布单(110)朝向病床床头的边沿相齐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式一体化俯卧位通气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胸枕(120)的胸枕上表面(121)为凸曲面,且胸枕(120)朝向髋枕(130)一侧的胸枕上表面(121)低于胸枕(120)外侧的胸枕上表面(121);在胸枕(120)中部的胸枕上表面(121)还设置有适配人体季肋部形状的凹曲面(122),且凹曲面(122)朝向髋枕(130)的边沿,延伸至胸枕(120)朝向髋枕(130)一侧的边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式一体化俯卧位通气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胸枕(120)的底部边沿和髋枕(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远莫选菊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省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