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助电感线圈脱漆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491137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6 19:21
本技术涉及线圈脱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辅助电感线圈脱漆机构,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端一角设置有控制组件,所述底板的顶端一角设置有电机座,所述电机座的顶端设置有主轴电机,所述底板的顶端设置有第一固定座以及第二固定座,所述第一固定座上设置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二固定座上设置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一固定座上设置有第一传动组件,所述第二固定座上设置有第二传动组件,所述第一传动组件上设置有第一材料座、第二材料座以及第三材料座。该辅助电感线圈脱漆机构解决了人工加工效率低,粉尘大,人为因素品质得不到控制,而现有的激光脱漆激光聚点小,需要对脱皮面移动,而且需要在激光头下面进行移动导致操作不便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线圈脱漆设备,具体为辅助电感线圈脱漆机构


技术介绍

1、电感变压器线圈在许多重要的设备和系统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比如在电力、光伏以及其他能源产业等领域中,通常需要用到大电流和高温下能够稳定工作的线圈。然而,这些线圈通常由漆包线来制造,因此,脱漆过程在其制造过程中是一个不可或缺的步骤。

2、在过去,这个脱漆过程常常使用的是人工打磨的方式来进行。然而,人工打磨的方式在各方面都存在许多问题。首先,它的效率相当低下,对机器和人员的要求都很高。如果工人不足够熟练,很容易破坏线圈的表面,甚至可能改变线圈的形状,影响其性能。其次,人工打磨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有害的粉尘,这不仅对工人的身体健康造成影响,也对产生的线圈质量有很大影响,因为这些尘埃很可能附着在线圈表面,对其性能造成干扰。最后,由于人工操作的不稳定性,使得线圈的品质得不到有效的保证和控制。

3、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业内开始尝试使用更先进的技术,如激光脱漆技术。激光脱漆技术的优势在于其高精度和高速度,由于激光有很高的精度,能够将漆层准确地烧蚀掉,同时不会对线圈造成任何损伤。然而,激光脱漆技术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由于激光的聚点小,需要对脱漆面进行移动,这就需要更高的操作技巧和更精细的控制设备。另外,由于需要在激光头下面进行移动,对设备的布局以及操作空间要求更高,这也给实际的生产操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4、因此,针对现有的脱漆工艺的不足,急需发展新的脱漆技术。新的电感线圈脱漆机构应该具有更高的脱漆效率,能够准确且一致地去除线圈的漆层;同时,还需要减小对工人的健康威胁,减少粉尘的生成。此外,新的电感线圈脱漆机构也应该可以减少对设备和空间的需求,使得其更为便于操作和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辅助电感线圈脱漆机构,以解决现有的人工脱漆效率低、操作不便、品质得不到控制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辅助电感线圈脱漆机构,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端一角设置有控制组件,所述底板的顶端一角设置有电机座,所述电机座的顶端设置有主轴电机,所述底板的顶端设置有第一固定座以及第二固定座,所述第一固定座上设置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二固定座上设置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一固定座上设置有第一传动组件,所述第二固定座上设置有第二传动组件,所述第一传动组件上设置有第一材料座、第二材料座以及第三材料座,所述第二传动组件上设置有第四材料座、第五材料座以及第六材料座。

4、优选的,所述控制组件包括有电箱以及触摸屏,所述电箱设置在底板的顶端一角,所述触摸屏设置在电箱的前端。

5、优选的,所述第一传动组件包括有第一传动轴、第一皮带轮,三个所述第一传动轴的一端均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第一固定座的内腔后侧,三个所述第一传动轴的另一端均延伸至第一固定座的前端并分别连接有第一材料座、第二材料座以及第三材料座,多个所述第一皮带轮分别固定套接在第一电机的输出端以及三个第一传动轴的外壁并通过皮带转动连接。

6、优选的,所述第二传动组件包括有第二传动轴、第二皮带轮,三个所述第二传动轴的一端均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第二固定座的内腔前侧,三个所述第二传动轴的另一端均延伸至第二固定座的后端并分别连接有第四材料座、第五材料座以及第六材料座,多个所述第二皮带轮分别固定套接在第二电机的输出端以及三个第二传动轴的外壁并通过皮带转动连接。

7、优选的,所述电箱里有plc、槽开关、电磁阀、电机驱动器,所述槽开关、电磁阀、电机驱动器分别与所述plc电性连接。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9、1)提高生产效率:传统的人工打磨方式耗时且效率低下,而本申请所提供的辅助电感线圈脱漆机构利用自动化和机械化的方式,能够实现高效的线圈脱漆过程。通过将线圈放置在机构上,通过主轴电机和底板的旋转,以及激光机的自动启停,可以快速、准确地完成线圈脱漆,提高生产效率。

10、2)控制产品质量:本申请提供的机构通过稳定可靠的工业控制系统和操作方便的设计,能够实现对线圈脱漆过程的精确控制。激光机在指定位置完成线圈脱漆后停止,可以确保脱漆面的平整度和一致性,符合现代化生产要求。相比人工打磨方式,减少了人为因素对产品质量的影响,提高了脱漆过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11、3)减少资源浪费:本申请由于使用机械化的方式进行线圈脱漆,可以减少和降低生产过程中由于人为因素导致的原料消耗。机构的自动化操作和精确控制能够减少不必要的材料浪费,提高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辅助电感线圈脱漆机构,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顶端一角设置有控制组件,所述底板(1)的顶端一角设置有电机座(4),所述电机座(4)的顶端设置有主轴电机(5),所述底板(1)的顶端设置有第一固定座(9)以及第二固定座(10),所述第一固定座(9)上设置有第一电机(11),所述第二固定座(10)上设置有第二电机(12),所述第一固定座(9)上设置有第一传动组件,所述第二固定座(10)上设置有第二传动组件,所述第一传动组件上设置有第一材料座(6)、第二材料座(7)以及第三材料座(8),所述第二传动组件上设置有第四材料座(17)、第五材料座(18)以及第六材料座(1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助电感线圈脱漆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组件包括有电箱(2)以及触摸屏(3),所述电箱(2)设置在底板(1)的顶端一角,所述触摸屏(3)设置在电箱(2)的前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助电感线圈脱漆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组件包括有第一传动轴(13)、第一皮带轮(14),三个所述第一传动轴(13)的一端均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第一固定座(9)的内腔后侧,三个所述第一传动轴(13)的另一端均延伸至第一固定座(9)的前端并分别连接有第一材料座(6)、第二材料座(7)以及第三材料座(8),多个所述第一皮带轮(14)分别固定套接在第一电机(11)的输出端以及三个第一传动轴(13)的外壁并通过皮带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助电感线圈脱漆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传动组件包括有第二传动轴(15)、第二皮带轮(16),三个所述第二传动轴(15)的一端均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第二固定座(10)的内腔前侧,三个所述第二传动轴(15)的另一端均延伸至第二固定座(10)的后端并分别连接有第四材料座(17)、第五材料座(18)以及第六材料座(19),多个所述第二皮带轮(16)分别固定套接在第二电机(12)的输出端以及三个第二传动轴(15)的外壁并通过皮带转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辅助电感线圈脱漆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箱(2)里设置有PLC、槽开关、电磁阀和电机驱动器,所述槽开关、电磁阀、电机驱动器分别与所述PLC电性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辅助电感线圈脱漆机构,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顶端一角设置有控制组件,所述底板(1)的顶端一角设置有电机座(4),所述电机座(4)的顶端设置有主轴电机(5),所述底板(1)的顶端设置有第一固定座(9)以及第二固定座(10),所述第一固定座(9)上设置有第一电机(11),所述第二固定座(10)上设置有第二电机(12),所述第一固定座(9)上设置有第一传动组件,所述第二固定座(10)上设置有第二传动组件,所述第一传动组件上设置有第一材料座(6)、第二材料座(7)以及第三材料座(8),所述第二传动组件上设置有第四材料座(17)、第五材料座(18)以及第六材料座(1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助电感线圈脱漆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组件包括有电箱(2)以及触摸屏(3),所述电箱(2)设置在底板(1)的顶端一角,所述触摸屏(3)设置在电箱(2)的前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助电感线圈脱漆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组件包括有第一传动轴(13)、第一皮带轮(14),三个所述第一传动轴(13)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星何卜良张永涛张念波
申请(专利权)人:超仁自动化科技东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