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负载支架,诸如自行车支架制造技术_技高网

负载支架,诸如自行车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482906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6 19:16
本公开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负载支架(1),诸如自行车支架(1),该负载支架适于安装到用于运输负载的车辆,该负载支架(1)包括:‑基部框架(500),该基部框架具有长度延伸(L)、宽度延伸(w)和高度延伸(h),该基部框架(500)包括用于承载负载的第一细长构件和第二细长构件(510,520),其中该第一细长构件和该第二细长构件(510,520)彼此分隔开并且沿着长度延伸(L)相对于彼此基本上平行地设置,其中该基部框架(500)还包括:‑第一桥接部分和第二桥接部分(530,540),该第一桥接部分和该第二桥接部分设置在该第一细长构件和该第二细长构件(510,520)之间并且将该第一细长构件和该第二细长构件(510,520)联接在一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公开涉及一种负载支架,具体地是用于车辆的负载支架,诸如用于车辆的自行车支架。本公开还涉及优选地设置在用于车辆的负载支架上的某些部件/元件,诸如绑带和车牌架。


技术介绍

1、用于承载负载并且适于安装到车辆的负载支架可在车辆的不同侧安装到该车辆。例如,众所周知的是将负载支架以例如负载承载杆的形式设置在车辆的车顶上。这些负载承载杆还可连接到附加的负载支架,诸如适于在车顶上方承载一辆或多辆自行车的能够连接的自行车支架。

2、同样众所周知的是将负载支架安装到车辆的后侧,诸如将负载支架联接到车辆的牵引杆,例如联接到牵引球或任何其他类型的牵引杆联接器。

3、安装在后部的负载支架可承载在车辆行驶时被保持并固定到该负载支架的任何类型的负载。通常,该安装在后部的负载支架可被构造为用于承载一辆或多辆自行车的自行车支架。这些自行车可例如能够堆叠在车辆的后部,使得每辆自行车的长度延伸都沿着该车辆的横向延伸进行延伸。

4、如上文所提及的负载支架还可包括用于将负载固定到负载支架的一个或多个绑带和棘轮扣。例如,可通过拉紧穿过车轮和/或围绕自行车框架的绑带来固定自行车。

5、尽管存在许多类型的不同负载支架,诸如自行车支架,但是仍要努力开发改进的负载支架,诸如更加用户友好的、更稳固的、成本效益更高的和/或具有更长使用寿命的负载支架。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上述情况,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改进的负载支架,诸如自行车支架,并且/或者至少提供一种合适的另选方案,该改进的负载支架缓解了现有技术的缺点中的至少一个缺点。本公开的其他目的是提供用于棘轮扣的改进的绑带和用于负载支架的改进的车牌架。

2、根据第一方面,该目的至少部分地由适于安装到车辆的自行车支架来实现,其中该自行车支架沿着长度延伸、宽度延伸和高度延伸进行延伸。该自行车支架包括:

3、—平台支撑布置,该平台支撑布置用于支撑至少一辆自行车,该平台支撑布置包括用于容纳该至少一辆自行车的一个或多个车轮的至少一个车轮容纳构件,从而支撑诸如横向支撑该自行车;

4、—至少一个自行车支撑臂构件,该至少一个自行车支撑臂构件被构造成当该至少一辆自行车正被容纳到该至少一个车轮容纳构件中时保持并固定该至少一辆自行车,其中该至少一个自行车支撑臂构件能够在自行车支撑状态和自行车装载状态之间重新构造。

5、通过提供如本文所公开的自行车支架,实现了更加用户友好的改进的自行车支架。具体地,通过提供如本文所公开的能够重新构造、调整和/或定位的自行车支撑臂构件,将实现一辆或多辆自行车的更加用户友好的装载和/或卸载程序。改进包括例如加快装载/卸载程序、降低损坏自行车的风险、实现更稳固且更耐用的构型等。在下文中,将公开与自行车支架相关的有利实施方案以及其他优点和技术效果。

6、如本文所使用的自行车支撑臂构件的“自行车支撑状态”是指该自行车支撑臂构件被定位和/或被构造成可保持并固定自行车的状态。例如,这种状态可以是当该自行车支撑臂构件在如本文所公开的基本上直立的位置中时的状态,以及/或者当该自行车支撑臂构件相对于竖直延伸成诸如45度或更小角度时的状态,当自行车支架安装到车辆时,该竖直延伸对应于高度延伸。

7、如本文所使用的自行车支撑臂构件的“自行车装载状态”是指该自行车支撑臂构件被定位和/或被构造成使得能够将自行车装载到自行车支架并且/或者从该自行车支架卸载该自行车而不会干扰该自行车支撑臂构件的状态,诸如当该自行车支撑臂构件在由自行车支架的长度和宽度延伸限定的平面中延伸时的状态。优选地,该“自行车装载状态”是自行车支撑臂构件的状态,在该状态下,能够将自行车装载到平台支撑布置上的自行车支撑位置,其中该自行车将会至少主要由另一个自行车支撑臂构件保持并固定,而不会干扰处于该自行车装载状态的自行车支撑臂构件。

8、任选地,该至少一个能够重新构造的自行车支撑臂构件可能够通过以下中的至少一种方式来重新构造:重新定位;枢转,诸如围绕基本上平行于自行车支架的长度延伸的枢转轴线枢转;伸缩,从而允许该能够重新构造的自行车支撑臂构件的长度被调整;平移;从该平台支撑布置拆卸和/或附接到该平台支撑布置;弯曲;和滑动。因此,能够重新构造的自行车支撑臂构件可允许用户调整和/或实现更有利于装载和/或卸载程序的自行车支撑臂构件的位置。

9、任选地,平台支撑布置可被布置成通过沿着自行车支架的长度延伸一辆接一辆地堆叠自行车来支撑多辆自行车,并且其中平台支撑布置可被布置成使得当自行车由平台支撑布置支撑时,每辆自行车的长度延伸被设置成基本上垂直于自行车支架的长度延伸,诸如沿着宽度延伸。当自行车支架例如通过牵引杆联接器安装在车辆的后部时,该构型可能是特别有利的。

10、任选地,自行车支架可包括多个自行车支撑臂构件,其中该自行车支架被构造成使得至少一个单个自行车支撑臂构件用于保持并固定多辆自行车中的单辆自行车,并且/或者其中至少一个自行车支撑臂构件被构造成保持并固定多于一辆自行车,诸如该至少一个自行车支撑臂构件的每一侧上一辆自行车,如沿着该自行车支架的长度延伸所见。例如,该多个自行车支撑臂构件中的每个自行车支撑臂构件可包括用于将自行车固定到相应自行车支撑臂构件的头部,诸如能够枢转的头部。该头部可包括用于将自行车固定到自行车支撑臂构件的爪状构件和/或绑带。每个头部可被布置成当用户将自行车装载到自行车支架时面向该用户。例如,自行车支架可被布置成使得当自行车支架安装到车辆时(即,当自行车支架安装在车辆的后部时),每个头部在向后方向上背向车辆。这意味着便于将自行车装载到自行车支架。

11、任选地,平台支撑布置可包括用于容纳至少一辆自行车的车轮的至少一对车轮容纳构件,其中该至少一对车轮容纳构件中的车轮容纳构件中的至少一者能够围绕基本上平行于自行车支架的长度延伸的枢转轴线枢转,并且其中至少一个能够重新构造的自行车支撑臂构件能够围绕相同的枢转轴线枢转,诸如能够相对于彼此同轴枢转。除此之外或另选地,至少一个能够重新构造的自行车支撑臂构件能够围绕枢转轴线枢转,该枢转轴线与至少一个车轮容纳构件的枢转轴线平行或基本平行。因此,鉴于上述构造,将实现更通用的自行车支架,其中例如可将自行车支架折叠成收起/收缩/非使用状态。再任选地,自行车支架可进一步被构造成使得通过将该至少一个能够重新构造的自行车支撑臂构件和该至少一对车轮容纳构件折叠(即,枢转)到相应的直立位置来实现该收起/收缩/非使用状态,如沿着高度方向或高度延伸所见。例如,该至少一个自行车支撑臂构件可在收起/收缩/非使用状态下被设置成如本文所公开的自行车支撑状态。这意味着紧凑的收起/收缩/非使用状态。这还意味着便于用户携带和处理的自行车支架。例如,因此当自行车支架被设置成收起/收缩/非使用状态时,可更容易地将该自行车支架附接到车辆并且/或者从车辆移除该自行车支架。

12、任选地,自行车支架可包括多个自行车支撑臂构件,该多个自行车支撑臂构件在相应的固定点处能够附接和/或附接到平台支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车辆的负载支架(1),诸如自行车支架(1),该负载支架适于安装到用于运输负载的车辆,该负载支架(1)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载支架(1),其中该第一桥接部分和该第二桥接部分(530,540)彼此分隔开诸如彼此分隔开且彼此偏移,从而在其间形成联接区域(C1),如沿着基部框架(500)的长度延伸(L)所见,其中任选地该负载支架的负载容纳区段在该联接区域中联接到该基部框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负载支架(1),其中该负载容纳区段联接到分隔开的第一桥接部分和第二桥接部分中的每一者并且/或者位于分隔开的第一桥接部分和第二桥接部分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2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负载支架(1),其中该负载容纳区段联接到该基部框架(500),并且还能够相对于基本上沿着该长度延伸(L)进行延伸的该基部框架(500)围绕枢转轴线(P1,P2)枢转,任选地其中该枢转轴线由轴限定,该轴优选地是延伸穿过该第一桥接部分和该第二桥接部分(530,540)的一体式圆柱形杆,例如分隔开的第一桥接部分和第二桥接部分中的至少一者包括圆柱形部分,诸如圆柱形孔口和/或圆柱形突出部,从而与所联接的且能够枢转的负载容纳区段形成能够枢转的联接。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负载支架(1),其中该负载容纳区段被构造成容纳并保持自行车的车轮,例如该负载容纳区段是车轮托盘,并且/或者其中该负载容纳区段是用于将自行车保持并固定到负载支架的自行车支撑臂构件。

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负载支架(1),其中该第一桥接部分和该第二桥接部分(530,540)的至少横剖轮廓具有相同的形状,其中该横剖面由垂直于长度延伸(L)的平面限定,其中任选地该第一桥接部分和该第二桥接部分具有相同或不同的长度,如沿着负载支架()的长度延伸(L)所见。

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负载支架(1),其中该第一桥接部分和该第二桥接部分(530,540)中的每一者是挤压元件,诸如由轻质材料例如铝制成,任选地其中该挤压的第一桥接部分和第二桥接部分(530,540)具有基本上沿着基部框架(500)的长度延伸(L)进行延伸的挤压延伸部。

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负载支架(1),其中该第一桥接部分和该第二桥接部分(530,540)中的每一者包括框架结构,诸如由轻质材料例如铝制成的框架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负载支架(1),其中该第一桥接部分和该第二桥接部分(530,540)中的每一者至少部分地由面向上的壁和面向下的壁形成,该面向上的壁沿着基部框架(500)的高度延伸(h)面向上,该面向下的壁面向下,其中该面向上的壁和该面向下的壁在其间限定空隙,并且任选地其中至少一个支撑壁设置在该面向上的壁和该面向下的壁之间并连接该面向上的壁和该面向下的壁,使得在其间形成至少第一子空隙和第二子空隙,其中任选地至少一个支撑壁是成对角线地延伸的壁,并且/或者其中至少一个支撑壁是基本上竖直延伸的壁,如在由基部框架(500)的宽度延伸(w)和高度延伸(h)限定的平面中所见。

10.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负载支架(1),其中该第一桥接部分和该第二桥接部分(530,540)中的至少一者通过以下中的至少一种方式来联接到该第一细长构件和该第二细长构件(510,520)中的至少一者:卡扣式连接;焊接;螺钉和/或螺栓连接;铆钉连接;压铆/压制,诸如用该细长构件的凸缘或壁压铆/压制该桥接部分的凸缘或壁;钩/接合边缘,诸如在上部连接区域中通过钩/接合边缘并且在该相应桥接部分和细长构件的下部区域中通过焊接来联接;轨道型连接,诸如通过该桥接部分和/或该细长构件的轨道形挤压部分来联接,其中该轨道形挤压部分沿着长度延伸(L)进行延伸。

11.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负载支架(1),其中该第一桥接部分和该第二桥接部分(530,540)中的至少一者通过以下中的至少一者联接到该第一细长构件和该第二细长构件(510,520)中的至少一者:弧形连接接口、基本上成对角线的连接接口,使得该桥接部分搁置在该细长构件的顶部上,如在基部框架的横剖面中所见,该横剖面由垂直于长度延伸(L)的平面限定。

12.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负载支架(1),其中该第一细长构件和该第二细长构件(510,520)中的至少一者是挤压元件,诸如由轻质材料例如铝制成,并且/或者包括框架结构,诸如由轻质材料例如铝制成的框架结构,其中任选地该框架结构形成优选地具有下水平侧和第一上侧的三角形横剖轮廓,该第一上侧用于与这些桥接部分中的至少一个桥接部分的一侧,优选地与和该水平侧成约45度的一侧联接/对准。...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1.一种用于车辆的负载支架(1),诸如自行车支架(1),该负载支架适于安装到用于运输负载的车辆,该负载支架(1)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载支架(1),其中该第一桥接部分和该第二桥接部分(530,540)彼此分隔开诸如彼此分隔开且彼此偏移,从而在其间形成联接区域(c1),如沿着基部框架(500)的长度延伸(l)所见,其中任选地该负载支架的负载容纳区段在该联接区域中联接到该基部框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负载支架(1),其中该负载容纳区段联接到分隔开的第一桥接部分和第二桥接部分中的每一者并且/或者位于分隔开的第一桥接部分和第二桥接部分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2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负载支架(1),其中该负载容纳区段联接到该基部框架(500),并且还能够相对于基本上沿着该长度延伸(l)进行延伸的该基部框架(500)围绕枢转轴线(p1,p2)枢转,任选地其中该枢转轴线由轴限定,该轴优选地是延伸穿过该第一桥接部分和该第二桥接部分(530,540)的一体式圆柱形杆,例如分隔开的第一桥接部分和第二桥接部分中的至少一者包括圆柱形部分,诸如圆柱形孔口和/或圆柱形突出部,从而与所联接的且能够枢转的负载容纳区段形成能够枢转的联接。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负载支架(1),其中该负载容纳区段被构造成容纳并保持自行车的车轮,例如该负载容纳区段是车轮托盘,并且/或者其中该负载容纳区段是用于将自行车保持并固定到负载支架的自行车支撑臂构件。

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负载支架(1),其中该第一桥接部分和该第二桥接部分(530,540)的至少横剖轮廓具有相同的形状,其中该横剖面由垂直于长度延伸(l)的平面限定,其中任选地该第一桥接部分和该第二桥接部分具有相同或不同的长度,如沿着负载支架()的长度延伸(l)所见。

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负载支架(1),其中该第一桥接部分和该第二桥接部分(530,540)中的每一者是挤压元件,诸如由轻质材料例如铝制成,任选地其中该挤压的第一桥接部分和第二桥接部分(530,540)具有基本上沿着基部框架(500)的长度延伸(l)进行延伸的挤压延伸部。

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负载支架(1),其中该第一桥接部分和该第二桥接部分(530,540)中的每一者包括框架结构,诸如由轻质材料例如铝制成的框架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负载支架(1),其中该第一桥接部分和该第二桥接部分(530,540)中的每一者至少部分地由面向上的壁和面向下的壁形成,该面向上的壁沿着基部框架(500)的高度延伸(h)面向上,该面向下的壁面向下,其中该面向上的壁和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A·尼尔维乌斯M·费尔曼J·林德贝格H·乌尔韦嘉尔德D·克拉松R·马斯卡伦哈斯J·林达尔F·拉尔松T·琼松H·埃里克松K·罗森奎斯特S·诺德斯特伦S·赫尔墨松J·拉尔松A·格兰斯马克H·奥莱松A·诺德贝格U·格杰瓦尔S·詹森F·内德斯特G·贝格斯特罗姆
申请(专利权)人:拓乐瑞典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