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交流充电桩继电器粘连检测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474830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6 19:11
本技术涉及一种交流充电桩继电器粘连检测电路,包括继电器控制电路,还包括有L相继电器检测模块和N相继电器检测模块,所述L相继电器检测模块设置在所述继电器控制电路的输出端L线路侧,所述N相继电器检测模块设置在所述继电器控制电路的输出端N线路侧,还包括有配套的使用方法,检测继电器是否存在粘连的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路安全,尤其涉及一种交流充电桩继电器粘连检测电路


技术介绍

1、交流充电桩具有l相继电器和n相继电器,如果有一相继电器发生粘连故障,将会增加用户触电风险,因此及时的检测并上报继电器粘连故障非常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交流充电桩继电器粘连检测电路。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交流充电桩继电器粘连检测电路,包括继电器控制电路,还包括有l相继电器检测模块和n相继电器检测模块,所述l相继电器检测模块设置在所述继电器控制电路的输出端l线路侧,所述n相继电器检测模块设置在所述继电器控制电路的输出端n线路侧。

4、进一步的,所述l相继电器检测模块包括有光耦u23,所述光耦u23的引脚1连接l相,所述光耦u23的引脚1为l相的出线端,并且所述光耦u23的引脚1形成ac l出线端,所述光耦u23的引脚1与l相之间还依次串联有二极管d18和电阻r12,所述二极管d18的正极与l相相连,所述二极管d18的负极与所述光耦u23的引脚1相连;

5、所述光耦u23的引脚2连接n相,所述光耦u23的引脚2为n相的进线端,并且所述光耦u23的引脚2形成ac nin进线端,所述光耦u23的引脚2和n相之间串联有电阻r13,所述光耦u23的引脚1和引脚2之间还并联有二极管d16,所述二极管d16的正极与引脚2相连,所述二极管d16的负极与引脚1相连。

6、进一步的,所述光耦u23的引脚4连接所述继电器控制电路,所述光耦u23的引脚4与所述继电器控制电路之间串联有电阻r32,并且所述光耦u23的引脚4形成信号引脚pe8与所述继电器控制电路相连。

7、进一步的,所述光耦u23的引脚3接地,并且所述光耦u23的引脚4和所述光耦u23的引脚3之间并联有电容c10。

8、进一步的,所述n相继电器检测模块包括有光耦u24,所述光耦u24的引脚1连接l相,所述光耦u23的引脚1为l相的进线端,并且光耦u24的引脚1形成ac lin进线端,所述光耦u24的引脚1与l相之间还依次串联有二极管d15和电阻r16,所述二极管d15的正极与l相相连,所述二极管d15的负极与所述光耦u24的引脚1相连;

9、所述光耦u24的引脚2连接n相,所述光耦u24的引脚2为n相的出线端,并且光耦u24的引脚2形成ac n进线端,所述光耦u24的引脚2和n相之间串联有电阻r31,所述光耦u24的引脚1和引脚2之间还并联有二极管d17,所述二极管d16的正极与引脚2相连,所述二极管d16的负极与引脚1相连。

10、进一步的,所述光耦u24的引脚4连接所述继电器控制电路,所述光耦u23的引脚4与所述继电器控制电路之间串联有电阻r36,并且所述光耦u24的引脚4形成信号引脚pe7与所述继电器控制电路相连。

11、进一步的,所述光耦u24的引脚3接地,并且所述光耦u24的引脚4和所述光耦u24的引脚3之间并联有电容c25。

12、进一步的,还包括一种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3、(1)如果l相继电器发生粘连时,ac l到ac nin就会形成回路,u23光耦就会导通,控制器会检测到pe8引脚电平被拉低并发出报警信息;

14、(2)如果n相继电器发生粘连时,ac lin到ac n就会形成回路,u24光耦就会导通,控制器会检测到pe7引脚电平被拉低并会发出报警信息;

15、(3)如果l相继电器和n相继电器都发生粘连时,u23和u24光耦都会导通,控制器会检测到pe7和pe8引脚电平被拉低并发出报警信息。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交流充电桩继电器粘连故障检测电路,所述电路包括继电器控制电路、l相粘连检测电路及n相粘连检测电路,l相粘连检测电路设置在其通断控制电路的输出侧l线路侧,用于在继电器断开时检测l线是否存在粘连;n相粘连检测电路设置在其通断控制电路的输出侧n线路侧,用于在继电器断开时检测n线是否存在粘连;本技术可以检测充电桩继电器l相和n相粘连故障,检测电路成本低,稳定性高。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交流充电桩继电器粘连检测电路,包括继电器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L相继电器检测模块和N相继电器检测模块,所述L相继电器检测模块设置在所述继电器控制电路的输出端L线路侧,所述N相继电器检测模块设置在所述继电器控制电路的输出端N线路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流充电桩继电器粘连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L相继电器检测模块包括有光耦U23,所述光耦U23的引脚1连接L相,所述光耦U23的引脚1为L相的出线端,并且所述光耦U23的引脚1形成AC L出线端,所述光耦U23的引脚1与L相之间还依次串联有二极管D18和电阻R12,所述二极管D18的正极与L相相连,所述二极管D18的负极与所述光耦U23的引脚1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交流充电桩继电器粘连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光耦U23的引脚4连接所述继电器控制电路,所述光耦U23的引脚4与所述继电器控制电路之间串联有电阻R32,并且所述光耦U23的引脚4形成信号引脚PE8与所述继电器控制电路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交流充电桩继电器粘连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光耦U23的引脚3接地,并且所述光耦U23的引脚4和所述光耦U23的引脚3之间并联有电容C1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流充电桩继电器粘连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N相继电器检测模块包括有光耦U24,所述光耦U24的引脚1连接L相,所述光耦U23的引脚1为L相的进线端,并且光耦U24的引脚1形成AC LIn进线端,所述光耦U24的引脚1与L相之间还依次串联有二极管D15和电阻R16,所述二极管D15的正极与L相相连,所述二极管D15的负极与所述光耦U24的引脚1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交流充电桩继电器粘连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光耦U24的引脚4连接所述继电器控制电路,所述光耦U23的引脚4与所述继电器控制电路之间串联有电阻R36,并且所述光耦U24的引脚4形成信号引脚PE7与所述继电器控制电路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交流充电桩继电器粘连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光耦U24的引脚3接地,并且所述光耦U24的引脚4和所述光耦U24的引脚3之间并联有电容C25。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交流充电桩继电器粘连检测电路,包括继电器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l相继电器检测模块和n相继电器检测模块,所述l相继电器检测模块设置在所述继电器控制电路的输出端l线路侧,所述n相继电器检测模块设置在所述继电器控制电路的输出端n线路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流充电桩继电器粘连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l相继电器检测模块包括有光耦u23,所述光耦u23的引脚1连接l相,所述光耦u23的引脚1为l相的出线端,并且所述光耦u23的引脚1形成ac l出线端,所述光耦u23的引脚1与l相之间还依次串联有二极管d18和电阻r12,所述二极管d18的正极与l相相连,所述二极管d18的负极与所述光耦u23的引脚1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交流充电桩继电器粘连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光耦u23的引脚4连接所述继电器控制电路,所述光耦u23的引脚4与所述继电器控制电路之间串联有电阻r32,并且所述光耦u23的引脚4形成信号引脚pe8与所述继电器控制电路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交流充电桩继电器粘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涛余鸿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尚特杰电力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