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备超薄碱金属带材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473020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6 19:10
本技术涉及一种制备超薄碱金属带材的装置,包括第一碱金属放卷辊轮、辊压机构、集流体放卷辊轮和超薄固态极片收卷辊轮,所述辊压机构包括第一压辊,所述第一压辊的左端设置有第二压辊,右端设置有第三压辊,所述第一压辊、第二压辊和第三压辊并排设置,所述第一碱金属放卷辊轮和超薄固态极片收卷辊轮均设置在辊压机构的上方,所述集流体放卷辊轮设置在辊压机构的下方。通过两次轧制压延,使得碱金属压延复合到集流体上能够实现压力和辊缝的在线实时调节,极片负载受力均匀,具有直线特性,很好控制极片厚度的一致性,压延超薄极片时,极片也能得到比较好的压延效果碱金属一次轧制压延,使得压延极片的质量大大提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新能源,尤其是一种制备超薄碱金属带材的装置


技术介绍

1、随着新能源的快速发展,对锂电池的各项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但从目前行业情况来看锂锂离子电池已经到达一定的瓶颈。然而固态电池刚好能弥补锂离子电池的缺陷,且固态池技术也日趋成熟,已经从实验室转向市场,因此,对固态电池的容量,安全性和制造成本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在固态电池制作过程中,碱金属如果能超薄(5-10μ)且均匀的附着在集流体极片上,能有助于固态电池能量密度和安全性的提升,从而提高企业效益,增强企业竞争力。

3、现有市场的锂金属负极生产主要以挤出辊压成型为主,既可以生产纯锂金属箔,也可以生产锂金属箔与其他金属或是非金属基材相复合的复合锂金属负极,已经实现了卷对卷的工业级量产。

4、专利号为cn115591938a,申请日为2022-10-31,公开了一种锂金属电池极片及压制其的辊压设备、生产系统和方法,所述辊压设备包括用于辊压带材的辊压机构,辊压机构包括设于带材一侧的第一压辊、设于带材对侧的第二压辊以及与第二压辊相接触的承压辊;第一压辊、第二压辊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制备超薄碱金属带材的装置,包括第一碱金属放卷辊轮(1)、辊压机构、集流体放卷辊轮(2)和超薄固态极片收卷辊轮(3),其特征在于:所述辊压机构包括第一压辊(4),所述第一压辊(4)的左端设置有第二压辊(5),右端设置有第三压辊(6),所述第一压辊(4)、第二压辊(5)和第三压辊(6)并排设置,所述第一碱金属放卷辊轮(1)和超薄固态极片收卷辊轮(3)均设置在辊压机构的上方,所述集流体放卷辊轮(2)设置在辊压机构的下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备超薄碱金属带材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碱金属放卷辊轮(1)和第一压辊(4)之间的第一碱金属带材(7)厚度为A1,所述第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制备超薄碱金属带材的装置,包括第一碱金属放卷辊轮(1)、辊压机构、集流体放卷辊轮(2)和超薄固态极片收卷辊轮(3),其特征在于:所述辊压机构包括第一压辊(4),所述第一压辊(4)的左端设置有第二压辊(5),右端设置有第三压辊(6),所述第一压辊(4)、第二压辊(5)和第三压辊(6)并排设置,所述第一碱金属放卷辊轮(1)和超薄固态极片收卷辊轮(3)均设置在辊压机构的上方,所述集流体放卷辊轮(2)设置在辊压机构的下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备超薄碱金属带材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碱金属放卷辊轮(1)和第一压辊(4)之间的第一碱金属带材(7)厚度为a1,所述第一压辊(4)上绕过的第一碱金属带材(7)厚度为a2,所述极片集流体(8)贴合在第一碱金属放卷辊轮(1)上形成超薄碱金属带材,所述超薄碱金属带材的厚度为a3。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制备超薄碱金属带材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碱金属放卷辊轮(9)和第四压辊(10),所述第二碱金属放卷辊轮(9)上缠绕有第二碱金属带材(11)的一端,所述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斌邹崴杨粟平向江雄
申请(专利权)人:天齐卫蓝固锂新材料湖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