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无栅线电池组及其制备方法技术_技高网

无栅线电池组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472817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6 19:09
本申请涉及一种无栅线电池组,所述无栅线电池组包括:若干相互串联的电池片,所述电池片包括N型硅片,所述N型硅片的一面为正面、另一面为背面,所述电池片还包括依序层叠设置在所述正面的本征非晶硅层、N型掺杂非晶硅层和电流输出层,以及依序层叠设置在所述背面的本征非晶硅层、P型掺杂非晶硅层和电流输出层,其中,所述电流输出层包括透明导电氧化物镀膜玻璃层;设置在所述电流输出层上的连接层,所述连接层设置在所述电池片的两端,任一电池片均通过设置在其上的连接层与相邻串联的另一电池片形成机械连接和电连接,所述连接层的材料为导电胶。本申请可不使用银浆,达到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太阳能电池领域,尤其涉及异质结电池。


技术介绍

1、异质结电池是本征薄膜异质结电池的简称。也称为hjt(heterojunction withintrinsic thin layer)或hit(heterojunction with intrinsic thin layer)电池。异质结太阳能电池由于具备转换效率高、生产流程相对简单、硅片薄片化、温度系数低、无光致衰减、可双面发电且双面率高等一系列优势,被誉为最具产业化潜力的下一代超高效太阳能电池技术。目前,异质结电池片形成电池组的互联方式通常是采用焊带连接电池片主栅线的方法。异质结电池的高制造成本是影响该技术产业化的主要因素。其中电池两面用于形成栅线的低温银浆占据了非硅成本很大一部分。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栅线电池组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异质结电池制造成本高的技术问题。

2、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无栅线电池组,所述无栅线电池组包括:

3、若干相互串联的电池片,所述电池片包括n型硅片,所述n型硅片的一面为正面、另一面为背面,所述电池片还包括依序层叠设置在所述正面的本征非晶硅层、n型掺杂非晶硅层和电流输出层,以及依序层叠设置在所述背面的本征非晶硅层、p型掺杂非晶硅层和电流输出层,其中,所述电流输出层包括透明导电氧化物镀膜玻璃层;

4、设置在所述电流输出层上的连接层,所述连接层设置在所述电池片的两端,任一电池片均通过设置在其上的连接层与相邻串联的另一电池片形成机械连接和电连接,所述连接层的材料为导电胶。

5、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流输出层还包括导电碳层,所述导电碳层设置在所述透明导电氧化物镀膜玻璃层上,所述连接层设置在所述导电碳层上。

6、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电碳层的材料为石墨烯。

7、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电碳层的厚度为0.5~10nm。

8、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池片的两端的连接层设置在所述电池片的同一面;或者,所述电池片的两端的连接层分别设置在所述电池片的两面。

9、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无栅线电池组的制备方法,所述无栅线电池组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0、提供若干电池片;

11、在所述电池片的两端设置导电胶;

12、将所述若干电池片通过所述导电胶进行粘接,使所述若干电池片相互串联,得到所述无栅线电池组,所述导电胶在粘接后形成用于连接所述电池片的连接层;

13、其中,所述电池片包括n型硅片,所述n型硅片的一面为正面、另一面为背面,所述电池片还包括依序层叠设置在所述正面的本征非晶硅层、n型掺杂非晶硅层和电流输出层,以及依序层叠设置在所述背面的本征非晶硅层、p型掺杂非晶硅层和电流输出层,所述电流输出层包括透明导电氧化物镀膜玻璃层。

14、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在所述电池片的两端设置导电胶,设置导电胶的方式为印刷或点胶。

15、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提供若干电池片,还包括如下步骤:

16、在所述透明导电氧化物镀膜玻璃层上沉积导电碳层。

17、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电碳层的材料为石墨烯。

18、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在所述透明导电氧化物镀膜玻璃层上沉积导电碳层,沉积导电碳层的方法为pecvd法。

19、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20、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无栅线电池组,通过连接层直接实现电池片之间的电连接和机械连接,连接层由导电胶形成,具有良好的导电作用和粘接作用,避免通过焊带连接,因此可不设置栅线。即,在所述无栅线电池组的生产过程中,可不使用银浆,达到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栅线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栅线电池组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栅线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输出层还包括导电碳层,所述导电碳层设置在所述透明导电氧化物镀膜玻璃层上,所述连接层设置在所述导电碳层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栅线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碳层的材料为石墨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栅线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碳层的厚度为0.5~10n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栅线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片的两端的连接层设置在所述电池片的同一面;或者,所述电池片的两端的连接层分别设置在所述电池片的两面。

6.一种无栅线电池组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栅线电池组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栅线电池组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电池片的两端设置导电胶,设置导电胶的方式为印刷或点胶。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栅线电池组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提供若干电池片,还包括如下步骤: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无栅线电池组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碳层的材料为石墨烯。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无栅线电池组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透明导电氧化物镀膜玻璃层上沉积导电碳层,沉积导电碳层的方法为PECVD法。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栅线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栅线电池组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栅线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输出层还包括导电碳层,所述导电碳层设置在所述透明导电氧化物镀膜玻璃层上,所述连接层设置在所述导电碳层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栅线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碳层的材料为石墨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栅线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碳层的厚度为0.5~10n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栅线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片的两端的连接层设置在所述电池片的同一面;或者,所述电池片的两端的连接层分别设置在所述电池片的两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志锋王佳丽余竹云朱玉娟李钡纪桂平张明涛朱骏
申请(专利权)人:中环新能安徽先进电池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