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齿轮副偏载接触的检测及修正方法技术_技高网

齿轮副偏载接触的检测及修正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463443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2 23: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齿轮副偏载接触的检测及修正方法,包括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且分别围绕各自的固定轴线旋转形成齿轮副传动,在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的齿和齿槽啮合处,并在齿向方向B分别选择离两端等距的L作为检测点,并在L处分别放入碾压介质,旋转其中的一个齿轮,使齿碾压两根碾压介质,取出两根碾压介质分别测量碾压后的厚度a1和厚度a2;按公式tanQ=(a1‑a2)/(B‑2L)求出啮合夹角Q,对其中的一个齿轮螺旋角修形量Q,使齿轮副的啮合齿面平行。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快速方便的检测并计算出齿轮副螺旋角的偏差量,精准指导齿轮副螺旋角的加工修正,保证齿轮副的啮合齿面平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齿轮副偏载接触的检测及修正方法


技术介绍

1、在传统的齿轮传动中,理论上齿轮副的啮合齿面是保存平行的。但是由于安装和加工的误差或者长期使用造成的磨损,如果两个相互啮合的齿轮的螺旋角会不一致,会在啮合方向形成一定的啮合夹角q,加剧齿轮的磨损,也会降低齿轮的传动精度,导致齿轮的寿命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快速方便的检测并计算出齿轮副螺旋角的偏差量,精准指导齿轮副螺旋角的加工修正,保证齿轮副的啮合齿面平行的齿轮副偏载接触的检测及修正方法。

2、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齿轮副偏载接触的检测及修正方法,包括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且分别围绕各自的固定轴线旋转形成齿轮副传动,在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的齿和齿槽啮合处,并在齿向方向b分别选择离两端等距的l作为检测点,并在l处分别放入碾压介质,旋转其中的一个齿轮,使齿碾压两根碾压介质,取出两根碾压介质分别测量碾压后的厚度a1和厚度a2;按公式tanq=(a1-a2)/(b-2l)求出啮合夹角q,对其中的一个齿轮螺旋角修形量q,使齿轮副的啮合齿面平行。

3、优选的,所述碾压介质为碾压后可定型的条状金属,更加便于测量。

4、优选的,所述碾压介质为铅丝。硬度相对较低,而且方便获取。

5、优选的,所述l小于四分之一的b。计算更加直观。

6、本专利技术可以利用有限的条件,快速方便的检测并计算出齿轮副螺旋角的偏差量,精准指导齿轮副螺旋角的加工修正,保证齿轮副的啮合齿面平行。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齿轮副偏载接触的检测及修正方法,包括第一齿轮(1)和第二齿轮(2),且分别围绕各自的固定轴线旋转形成齿轮副传动,其特征在于:在第一齿轮(1)和第二齿轮(2)的齿和齿槽啮合处,并在齿向方向B分别选择离两端等距的L作为检测点,并在L处分别放入碾压介质(3),旋转其中的一个齿轮,使齿碾压两根碾压介质(3),取出两根碾压介质(3)分别测量碾压后的厚度a1和厚度a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齿轮副偏载接触的检测及修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碾压介质(3)为碾压后可定型的条状金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齿轮副偏载接触的检测及修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碾压介质(3)为铅丝。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齿轮副偏载接触的检测及修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L小于四分之一的B。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齿轮副偏载接触的检测及修正方法,包括第一齿轮(1)和第二齿轮(2),且分别围绕各自的固定轴线旋转形成齿轮副传动,其特征在于:在第一齿轮(1)和第二齿轮(2)的齿和齿槽啮合处,并在齿向方向b分别选择离两端等距的l作为检测点,并在l处分别放入碾压介质(3),旋转其中的一个齿轮,使齿碾压两根碾压介质(3),取出两根碾压介质(3)分别测量碾压后的厚度a1和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艳生龚亮亮史卫春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越新传动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