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车辆的换电电池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445305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2 23:06
本技术属于新能源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车辆的换电电池装置。包括电池包主体,电池包主体内设置有安装槽,安装槽底部设置有插接口,电池包主体上设置有导电装置,安装槽内插接有动力电池,动力电池底部设置有插接头,插接头插接在插接口内,电池包主体上设置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电机上设置有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第一接头插接在第一接口内,第二接头插接在第二接口内,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通过导电装置与动力电池电连接,电机通过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形成通电回路后转动,电池包主体安装在汽车内;解决现有技术下充电时间过长,对电网冲击的过大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新能源,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换电电池装置


技术介绍

1、新能源汽车在现今汽车中的占比越来越高,但是新能源汽车有些缺点,其中最为显著的就是充电时间过长,充电桩的损坏率也过高,难以满足车辆紧急运行和长时间续航里程的需求;充电电流较大,对充电的技术要求高,充电电流越大对电池的寿命就会有越来越大的负面影响,另外易造成电池过热,存在安全隐患,同时大电流充电会对公用电网产生冲击,会影响电网的供电质量和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车辆的换电电池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下充电时间过长,对电网冲击的过大问题。

2、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车辆的换电电池装置,包括电池包主体,所述电池包主体内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底部设置有插接口,所述电池包主体上设置有导电装置,所述安装槽内插接有动力电池,所述动力电池底部设置有插接头,所述插接头插接在所述插接口内,所述电池包主体上设置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电机上设置有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所述第一接头插接在所述第一接口内,所述第二接头插接在所述第二接口内,所述第一接口和所述第二接口通过所述导电装置与所述动力电池电连接,所述电机通过所述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形成通电回路后转动,所述电池包主体安装在汽车内。

3、作为优选地,所述动力电池形成为矩形柱体,所述安装槽为矩形槽。

4、作为优选地,所述动力电池的一端连接有把手,所述把手上形成有握持部。

5、作为优选地,所述电池包主体内设置有四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开口设置在所述电池包主体的同侧,所述动力电池与所述安装槽一一对应。

6、作为优选地,所述导电装置为铜排,所述动力电池通过所述铜排与所述电机电连接,所述铜排上开设有通孔,螺钉穿过通孔旋接在所述电池包主体上的螺孔内。

7、作为优选地,所述铜排包括第一导体、第二导体、第三导体和第四导体,所述第一导体一端与所述第一接口电连接,所述第一导体上分别连接有第二导体和第三导体,所述第二导体和第三导体上分别串联有两件所述动力电池,所述第二导体和第三导体还与第四导体连接,所述第四导体与所述第二接口电连接。

8、作为优选地,所述动力电池上设置有充电口,充电桩的充电插头能插接在所述充电口内。

9、作为优选地,所述汽车电池还包括连接线,所述连接线一端能与插座电连接,另一端形成有所述充电桩的所述充电插头。

10、作为优选地,所述插接口一侧设置有线束护套,线束护套与动力电池之间通过导线连接,所述线束护套上还形成有对接口,所述对接口内插接有对接头,所述电池包主体上安装有低压通讯接口,所述导线将所述低压通讯接口与所述对接头电连接,所述低压通讯接口与汽车中控屏电连接,并将所述动力电池的电量信息反映在所述汽车中控屏上。

11、有益效果:车辆上安装有电池包主体,通过电池包主体内的动力电池为电机进行供电驱动电机进行旋转,这样可以提前储备所需要行驶公里数的电池,在动力电池内的电量被耗光的时候,可以将新的充满电的动力电池重新插接在安装槽内,继续为电机进行供电,通过上述插接替换的方式可以延长新能源汽车的形式行驶距离,在闲时进行充电,避免在行驶过程中出现电量不足使用充电桩进行充电,减小长距离行驶所消耗的时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车辆的换电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包主体(1),所述电池包主体(1)内设置有安装槽(11),所述安装槽(11)底部设置有插接口(12),所述电池包主体(1)上设置有导电装置,所述安装槽(11)内插接有动力电池(2),所述动力电池(2)底部设置有插接头,所述插接头插接在所述插接口(12)内,所述电池包主体(1)上设置第一接口(13)和第二接口(14),电机上设置有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所述第一接头插接在所述第一接口(13)内,所述第二接头插接在所述第二接口(14)内,所述第一接口(13)和所述第二接口(14)通过所述导电装置与所述动力电池(2)电连接,所述电机通过所述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形成通电回路后转动,所述电池包主体(1)安装在汽车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车辆的换电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电池(2)形成为矩形柱体,所述安装槽(11)为矩形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用于车辆的换电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电池(2)的一端连接有把手(21),所述把手(21)上形成有握持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车辆的换电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包主体(1)内设置有四组安装槽(11),所述安装槽(11)开口设置在所述电池包主体(1)的同侧,所述动力电池(2)与所述安装槽(11)一一对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车辆的换电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装置为铜排(3),所述动力电池(2)通过所述铜排(3)与所述电机电连接,所述铜排(3)上开设有通孔,螺钉(4)穿过通孔旋接在所述电池包主体(1)上的螺孔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用于车辆的换电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铜排(3)包括第一导体(31)、第二导体(32)、第三导体(33)和第四导体(34),所述第一导体(31)一端与所述第一接口(13)电连接,所述第一导体(31)上分别连接有第二导体(32)和第三导体(33),所述第二导体(32)和第三导体(33)上分别串联有两件所述动力电池(2),所述第二导体(32)和第三导体(33)还与第四导体(34)连接,所述第四导体(34)与所述第二接口(14)电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车辆的换电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电池(2)上设置有充电口(22),充电桩的充电插头能插接在所述充电口(22)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用于车辆的换电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车辆的换电电池装置还包括连接线,所述连接线一端能与插座电连接,另一端形成有所述充电桩的所述充电插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车辆的换电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口(12)一侧设置有线束护套(5),线束护套(5)与动力电池(2)之间通过导线连接,所述线束护套(5)上还形成有对接口,所述对接口内插接有对接头,所述电池包主体(1)上安装有低压通讯接口(15),所述导线将所述低压通讯接口(15)与所述对接头电连接,所述低压通讯接口(15)与汽车中控屏电连接,并将所述动力电池(2)的电量信息反映在所述汽车中控屏上。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车辆的换电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包主体(1),所述电池包主体(1)内设置有安装槽(11),所述安装槽(11)底部设置有插接口(12),所述电池包主体(1)上设置有导电装置,所述安装槽(11)内插接有动力电池(2),所述动力电池(2)底部设置有插接头,所述插接头插接在所述插接口(12)内,所述电池包主体(1)上设置第一接口(13)和第二接口(14),电机上设置有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所述第一接头插接在所述第一接口(13)内,所述第二接头插接在所述第二接口(14)内,所述第一接口(13)和所述第二接口(14)通过所述导电装置与所述动力电池(2)电连接,所述电机通过所述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形成通电回路后转动,所述电池包主体(1)安装在汽车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车辆的换电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电池(2)形成为矩形柱体,所述安装槽(11)为矩形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用于车辆的换电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电池(2)的一端连接有把手(21),所述把手(21)上形成有握持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车辆的换电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包主体(1)内设置有四组安装槽(11),所述安装槽(11)开口设置在所述电池包主体(1)的同侧,所述动力电池(2)与所述安装槽(11)一一对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车辆的换电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装置为铜排(3),所述动力电池(2)通过所述铜排(3)与所述电机电连接,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书锦王书庆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聚天合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