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接母排及电池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149542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3 14: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连接母排及电池包,涉及连接母排技术领域。该连接母排包括导电基材、第一防火带和第二防火带,导电基材包括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的两端分别连接有连接端;所述第一防火带缠绕设置于所述连接部的外壁形成多匝第一防火圈,沿所述连接部的长度方向,多匝所述第一防火圈依次叠设;所述第二防火带缠绕设置于所述第一防火带的外部形成多匝第二防火圈,沿所述连接部的长度方向,多匝所述第二防火圈依次叠设,且所述第二防火圈覆盖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防火圈的连接缝。该连接母排的缠绕方向不需要改变,提高了缠绕效率,简化了工序,降低了成本。降低了成本。降低了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连接母排及电池包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连接母排
,尤其涉及一种连接母排及电池包。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对汽车内电连接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满足过流能力外,还需向着结构简单化、低成本化发展。现阶段动力电池包内使用的高压连接件多为冲压母排、折弯母排等,在某些场景需要较长的母排连接时,通常需要使用折弯母排作为电连接方案。
[0003]一般情况下,为满足连接母排的绝缘防火要求,需要在导电基材的表面进行挤塑后再缠绕防火层。而为了防止防火层破裂,通常需要先对导电基材进行折弯,而后进行挤塑和缠绕,这就导致需要特定的挤塑模具,且防火层的缠绕方向随着折弯方向而改变,降低了防火层的缠绕效率,工序复杂,成本高。
[0004]针对上述问题,需要开发一种连接母排及电池包,以解决连接母排的制造工序复杂、成本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连接母排及电池包,缠绕方向不需要改变,提高了缠绕效率,简化了工序,降低了成本。
[0006]为达此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连接母排,包括:
[0008]导电基材,包括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的两端分别连接有连接端;
[0009]第一防火带,所述第一防火带缠绕设置于所述连接部的外壁形成多匝第一防火圈,沿所述连接部的长度方向,多匝所述第一防火圈依次叠设;
[0010]第二防火带,所述第二防火带缠绕设置于所述第一防火带的外部形成多匝第二防火圈,沿所述连接部的长度方向,多匝所述第二防火圈依次叠设,且所述第二防火圈覆盖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防火圈的连接缝。
[0011]作为上述连接母排的一种可选方案,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防火圈沿所述连接部的长度方向的重叠尺寸为所述第一防火圈沿所述连接部的长度方向的尺寸的0~30%。
[0012]作为上述连接母排的一种可选方案,所述第一防火带包括第一基底和第一润滑层,所述第一润滑层位于所述第一基底朝向所述第二防火带的一侧,所述第一防火带能够通过所述第一润滑层与所述第二防火带相对滑动。
[0013]作为上述连接母排的一种可选方案,所述第一防火带还包括第一支撑层,所述第一支撑层位于所述第一基底朝向所述连接部的一侧。
[0014]作为上述连接母排的一种可选方案,所述第二防火带包括第二基底和第二润滑层,所述第二润滑层位于所述第二基底朝向所述第一防火带的一侧,所述第二防火带能够通过所述第二润滑层与所述第一防火带相对滑动。
[0015]作为上述连接母排的一种可选方案,所述第二防火带还包括绝缘层,所述绝缘层设置于所述第二基底的外侧。
[0016]作为上述连接母排的一种可选方案,所述第二防火带还包括第二支撑层,所述第二支撑层位于所述第二基底和所述第二润滑层之间。
[0017]作为上述连接母排的一种可选方案,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防火圈沿所述连接部的长度方向的重叠尺寸为所述第二防火圈沿所述连接部的长度方向的尺寸的20~50%。
[0018]作为上述连接母排的一种可选方案,所述第一防火带沿所述连接部长度方向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二防火带沿所述连接部长度方向的尺寸。
[0019]一种电池包,包括多个电池模组以及所述的连接母排,多个所述电池模组之间通过所述连接母排电连接。
[0020]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2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连接母排及电池包。该连接母排中,导电基材的连接部缠绕有第一防火带和第二防火带,两端的连接端用于与电池模组的正极或负极电连接。其中,第一防火带缠绕于导电基材,第二防火带缠绕于第一防火带,当折弯该连接母排时,第一防火带在折弯位置的外侧受拉力,内侧受压力,而第二防火带能够将第一防火带的受力均匀分散至更大的范围,防止第一防火带局部受力,从而避免第一防火带破裂的情况发生。
[0022]该连接母排能够在缠绕第一防火带和第二防火带后再进行折弯,故缠绕方向不需要改变,提高了缠绕效率,且第一防火带代替了挤塑工艺,简化了工序,降低了成本。
附图说明
[0023]图1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连接母排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2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连接母排与第一防火带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3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第一防火带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4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第二防火带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中:
[0028]1、导电基材;2、第一防火带;3、第二防火带;
[0029]11、连接端;12、连接孔;21、第一防火圈;22、连接缝;23、第一基底;24、第一润滑层;25、第一支撑层;31、第二基底;32、第二润滑层;33、绝缘层;34、第二支撑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31]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其中,术语“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为两个不同的位置。
[0032]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33]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特征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特征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0034]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
[0035]随着新能源汽车的电压平台越来越高,对汽车内电连接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满足过流能力外,还需向着结构简单化、低成本化发展。连接母排作为高压线路中常见的电连接件,正在被大量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系统内。
[0036]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包,该电池包包括多个电池模组和连接母排,多个电池模组之间通过连接母排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接母排,其特征在于,包括:导电基材(1),包括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的两端分别连接有连接端(11);第一防火带(2),所述第一防火带(2)缠绕设置于所述连接部的外壁形成多匝第一防火圈(21),沿所述连接部的长度方向,多匝所述第一防火圈(21)依次叠设;第二防火带(3),所述第二防火带(3)缠绕设置于所述第一防火带(2)的外部形成多匝第二防火圈,沿所述连接部的长度方向,多匝所述第二防火圈依次叠设,且所述第二防火圈覆盖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防火圈(21)的连接缝(2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母排,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防火圈(21)沿所述连接部的长度方向的重叠尺寸为所述第一防火圈(21)沿所述连接部的长度方向的尺寸的0~3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母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火带(2)包括第一基底(23)和第一润滑层(24),所述第一润滑层(24)位于所述第一基底(23)朝向所述第二防火带(3)的一侧,所述第一防火带(2)能够通过所述第一润滑层(24)与所述第二防火带(3)相对滑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母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火带(2)还包括第一支撑层(25),所述第一支撑层(25)位于所述第一基底(2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请求不公布姓名崔建生王书庆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聚天合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