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界尺及包括其的轨道作业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443401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2 23:05
本技术涉及建筑限界检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限界尺及包括其的轨道作业平台,该限界尺的内侧具有安装端,安装端位于限界尺的内侧并且下表面形成与水平面平行的安装面,安装端形成有上下贯穿的固定孔,固定孔的轴线垂直于安装面;限界尺的外侧、底部和顶部中的至少一者与标准轨距铁路限界中的建筑限界相适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检测速度快,检测结果准确、可靠;限界尺安装后稳定,不会由于自身的伸出端的重力作用而下摆,进一步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轨道建筑限界检测,尤其是一种限界尺及包括其的轨道作业平台


技术介绍

1、铁路两侧、底部和顶部的建筑物或其他异物(如生长的杂草、灌木等)需与钢轨保持一定间距,以保证列车的正常行驶。gb146.2-2020对此进行了具体的尺寸限定。因此,为了保证列车的正常行驶,需要对钢轨左右两侧、底部和顶部进行检查,当发现侵入了限界区域内时,需进行上报处理。

2、目前,对限界区域的检查,基本都是采用测距进行,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9230493u”的技术专利,其通过卷尺测量某一位置的尺寸,然后再对比上述国标对该位置的要求。该方法至少技术问题:每次测量时卷尺相对于钢轨的均有偏差,因此测量误差大;需要对各位置均测量一遍、测量工作量大。

3、因此,为了解决上述的测量误差大、测量工作量大的问题,需要一种轨道作业平台。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测量误差大、测量工作量大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限界尺,所述限界尺的内侧具有安装端,所述安装端位于所述限界尺的内侧并且下表面形成与水平面平行的安装面,所述安装端形成有上下贯穿的固定孔,所述固定孔的轴线垂直于所述安装面;

2、所述限界尺的外侧、底部和顶部中的至少一者与标准轨距铁路限界中的建筑限界相适应。

3、进一步地,还包括:安装载体,上表面形成与水平面平行的定位面,所述安装载体形成有上下贯通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垂直于所述定位面,所述安装载体沿钢轨的延伸方向可运动地安装;安装锁紧件,依次穿过形成于所述安装端的固定孔、形成于所述安装载体的定位孔后使得安装面紧密贴合于所述定位面,所述安装面由所述安装端的下表面形成,所述安装面与水平面平行,所述固定孔的数量为至少两个并且自内而外依次布置;所述安装孔与所述固定孔一一对应布置。

4、进一步地,所述限界尺包括:固定件,所述安装端为所述固定件的内端;摆动件,受到轨道附近的物体的阻挡作用>复位力而作用,可自初始位置摆动向指示位置;轨道附近的物体的阻挡作用消失后,所述摆动件在复位力的作用下可自所述指示位置摆动至所述初始位置。

5、进一步地,所述初始位置下所述摆动件竖直,或者,所述摆动件的下端向后摆动一预设角度,所述预设角度为锐角。

6、进一步地,所述限界尺还包括复位件,以提供所述复位力。

7、进一步地,所述复位件为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安装于所述固定件与所述摆动件之间。

8、进一步地,所述复位件为配重,所述配重安装于所述摆动件并且位于所述摆动件的摆动轴线的下方。

9、进一步地,在自重作用下所述摆动件的下端位于所述摆动轴线的下方。

10、进一步地,所述摆动件的上端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固定件的上端,所述摆动件位于所述固定件的后方。

11、本技术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轨道作业平台,其包括:

12、支撑架,包括:左支撑架,内侧向右延伸,以形成搭接凸台;右支撑架,其内侧形成能够卡入所述搭接凸台内的搭接凹槽,所述左支撑架的内侧与所述右支撑架的内侧在非搭接位置通过可拆卸件连接,所述支撑架的上方留有观察空间,以利于用户自所述支撑架外观察所述非搭接位置;

13、前轮组件,包括:前轮支架,左端可拆卸安装于所述左支撑架、右端可拆卸安装于所述右支撑架;前轮,沿轨道可滚动地安装于所述前轮支架;

14、后轮组件,包括:后轮支架,左端可拆卸安装于所述左支撑架、右端可拆卸安装于所述右支撑架;后轮,沿轨道可滚动地安装于所述后轮支架;

15、任一上述的限界尺,其中:所述左支撑架、所述右支撑架分别可拆卸安装有一个限界尺;并且/或者,左侧的所述前轮支架的外侧、右侧的所述前轮支架的外侧分别可拆卸安装有一个限界尺;并且/或者,左侧所述后轮支架的外侧、右侧的所述后轮支架的外侧分别可拆卸安装有一个限界尺。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7、限界尺的外侧、底部和顶部中的至少一者与标准轨距铁路限界中的建筑限界相适应,从而使得限界尺沿轨道运动的同时即可通过其外侧、底部和顶部中至少一者的外轮廓实现限界检测的目的,检测速度快,检测结果准确、可靠;

18、限界尺安装于沿轨道运动的任一载体(如列车或其他小型的检修车等)并由该载体的运动来带动时,通过水平的平面结构的安装面压紧在载体的一平面上,然后通过连接件穿过固定孔后固定在载体上,亦即,安装面的平面结构使得与载体的接触面积大,可承受较大的来自连接件的压力,尤其是处于轻量化设计要求,使得限界尺采用低强度材料、空心结构成为可能;同时该较大的接触面积保证了能够稳定地安装于载体;固定孔的轴线与安装面垂直,避免限界尺、载体之间出现过定位而导致的:限界尺的底部与载体脱离、受力部位仅为固定孔处,固定孔处受剪应力极易撕裂进一步导致连接件的连接失效、限界尺变形,无法保证限界检测的准确性;固定孔与限界尺过定位而导致的干涉,限界尺无法安装,及时施加较大外力勉强安装后也会导致限界尺的变形,从而影响限界检测的准确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限界尺,其特征在于,所述限界尺的内侧具有安装端,所述安装端位于所述限界尺的内侧并且下表面形成与水平面平行的安装面,所述安装端形成有上下贯穿的固定孔,所述固定孔的轴线垂直于所述安装面;所述限界尺的外侧、底部和顶部中的至少一者与标准轨距铁路限界中的建筑限界相适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限界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载体,上表面形成与水平面平行的定位面,所述安装载体形成有上下贯通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垂直于所述定位面,所述安装载体沿钢轨的延伸方向可运动地安装;安装锁紧件,依次穿过形成于所述安装端的固定孔、形成于所述安装载体的定位孔后使得安装面紧密贴合于所述定位面,所述安装面由所述安装端的下表面形成,所述安装面与水平面平行,所述固定孔的数量为至少两个并且自内而外依次布置;所述安装孔与所述固定孔一一对应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限界尺,其特征在于,所述限界尺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限界尺,其特征在于,所述初始位置下所述摆动件竖直,或者,所述摆动件的下端向后摆动一预设角度,所述预设角度为锐角。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限界尺,其特征在于,所述限界尺还包括复位件,以提供所述复位力。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限界尺,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件为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安装于所述固定件与所述摆动件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限界尺,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件为配重,所述配重安装于所述摆动件并且位于所述摆动件的摆动轴线的下方。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限界尺,其特征在于,在自重作用下所述摆动件的下端位于所述摆动轴线的下方。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限界尺,其特征在于,所述摆动件的上端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固定件的上端,所述摆动件位于所述固定件的后方。

10.一种轨道作业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限界尺,其特征在于,所述限界尺的内侧具有安装端,所述安装端位于所述限界尺的内侧并且下表面形成与水平面平行的安装面,所述安装端形成有上下贯穿的固定孔,所述固定孔的轴线垂直于所述安装面;所述限界尺的外侧、底部和顶部中的至少一者与标准轨距铁路限界中的建筑限界相适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限界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载体,上表面形成与水平面平行的定位面,所述安装载体形成有上下贯通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垂直于所述定位面,所述安装载体沿钢轨的延伸方向可运动地安装;安装锁紧件,依次穿过形成于所述安装端的固定孔、形成于所述安装载体的定位孔后使得安装面紧密贴合于所述定位面,所述安装面由所述安装端的下表面形成,所述安装面与水平面平行,所述固定孔的数量为至少两个并且自内而外依次布置;所述安装孔与所述固定孔一一对应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限界尺,其特征在于,所述限界尺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新伟全伟黄桂宏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天泽电力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