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出光柱的顶出结构及注塑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443079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2 23:05
本申请提供一种红外出光柱的顶出结构及注塑模具。上述红外出光柱的顶出结构包括前模结构及推出结构,前模结构包括固定板以及模框组件,固定板固定于模框组件的一侧,模框组件开设有第一顶出通道及第二顶出通道,推出结构包括第一弹性组件、第二弹性组件、第一顶出件及第二顶出件,第一弹性组件抵接第一顶出件并穿设于第一顶出通道,第二弹性组件抵接第二顶出件并穿设于第二顶出通道;第一顶出件及第二顶出件分别开设有第一凹槽及第二凹槽,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连通形成型腔。在顶出产品时,产品被第一顶出件及第二顶出件在两侧均匀的顶出,同时产品与型腔的两侧分离,从而使得产品被完整的顶出,避免了拖伤产品,进而提高了产品的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小型注塑零件的,特别是涉及一种红外出光柱的顶出结构及注塑模具


技术介绍

1、红外出光柱是一种小型的注塑零件,在模具内的型腔成型后,通过顶出结构顶出。现有的顶出结构通过多部件配合顶起产品两端,使得产品顶出型腔。由于产品在顶出时两侧受力不均,使得产品出模偏位不稳定,容易导致产品拖伤,且产品在顶出时容易粘附型腔,导致产品受力不匀被拖伤,进而使得产品的良品率降低。如申请号cn201720622381.6公开的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两侧平衡顶出避免拖伤产品的红外出光柱的顶出结构。

2、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3、一种红外出光柱的顶出结构包括前模结构及推出结构,所述前模结构包括固定板以及模框组件,所述固定板闭合于所述模框组件的一侧,所述模框组件邻近所述固定板的一侧开设有第一安装槽及第二安装槽,所述模框组件还开设有与第一安装槽连通的第一顶出通道及与第二安装槽连通的第二顶出通道,

4、所述推出结构包括第一弹性组件、第二弹性组件、第一顶出件及第二顶出件,所述第一弹性组件的一端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弹性组件的主体穿设于所述第一顶出通道,所述第一顶出件抵接于所述第一弹性组件的另一端,所述第一顶出件穿设于所述第一顶出通道,所述第二弹性组件的一端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二弹性组件的主体穿设于所述第二顶出通道,所述第二顶出件抵接于所述第二弹性组件的另一端,所述第二顶出件穿设于所述第二顶出通道,所述第一顶出件的一端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二顶出件的一端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第二凹槽连通形成型腔,所述第一弹性组件与所述第二弹性组件沿所述型腔的中心倾斜并对称设置,所述第一顶出件与所述第二顶出件沿所述型腔的中心对称设置。

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模框组件包括模框板及模芯板,所述模框板闭合于所述固定板,所述模框板一侧开设有第一安装槽及第二安装槽,所述模框板还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安装槽连通的第一安装孔,所述模框板开设有与所述第二安装槽连通的第二安装孔,所述模框板的另一侧开设有收容槽,所述模芯板安装于所述收容槽,所述模芯板开设有第一活动孔及第二活动孔,所述第一活动孔连通所述第一安装孔形成所述第一顶出通道,所述第二活动孔连通所述第二安装孔形成所述第二顶出通道。

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弹性组件包括第一弹簧件及第一顶针,所述第一顶针穿设于所述第一安装槽及所述第一顶出通道内,所述第一弹簧件套接于所述第一顶针,所述第一弹簧件的一端抵接于所述模框组件,所述第一弹簧件的另一端抵接于所述第一顶出件;及/或,

7、所述第二弹性组件包括第二弹簧件及第二顶针,所述第二顶针穿设于所述第二安装槽及所述第二顶出通道内,所述第二弹簧件套接于所述第二顶针,所述第二弹簧件的一端抵接于所述模框组件,所述第二弹簧件的另一端抵接于所述第二顶出件。

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顶出件的一端开设有第一容置槽,所述第一容置槽适配容纳所述第一顶针及所述第一弹簧件的一端;及/或,

9、所述第二顶出件的一端开设有第二容置槽,所述第二容置槽适配容纳所述第二顶针及所述第二弹簧件的一端。

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容置槽内还开设有第一顶针槽,所述第一顶针槽容纳所述第一顶针的一端,所述第二容置槽内还开设有第二顶针槽,所述第二顶针槽容纳所述第二顶针的一端。

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收容槽为矩形槽。

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收容槽的内壁还开设有避位槽。

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避位槽的数目为多个。

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模框组件还包括定位件,所述定位件固定于所述收容槽内,所述模芯板的中心开设有定位孔,所述定位件穿设于所述定位孔。

15、一种注塑模具,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所述的红外出光柱的顶出结构。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17、上述的红外出光柱的顶出结构及注塑模具,由于第一弹性组件与第二弹性组件沿型腔的中心倾斜并对称设置,使得第一顶出件与第二顶出件受力均匀,在顶出产品时,产品两侧受到均匀顶出的力,同时第一顶出件与第二顶出件分离,使得型腔的周壁与产品分别从两侧分离,进而使得产品被完整的顶出,避免了顶出结构拖动产品分离型腔时导致拖伤产品,进而提高了产品的质量。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红外出光柱的顶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前模结构及推出结构,所述前模结构包括固定板以及模框组件,所述固定板闭合于所述模框组件的一侧,所述模框组件邻近所述固定板的一侧开设有第一安装槽及第二安装槽,所述模框组件还开设有与第一安装槽连通的第一顶出通道及与第二安装槽连通的第二顶出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出光柱的顶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框组件包括模框板及模芯板,所述模框板闭合于所述固定板,所述模框板一侧开设有第一安装槽及第二安装槽,所述模框板还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安装槽连通的第一安装孔,所述模框板开设有与所述第二安装槽连通的第二安装孔,所述模框板的另一侧开设有收容槽,所述模芯板安装于所述收容槽,所述模芯板开设有第一活动孔及第二活动孔,所述第一活动孔连通所述第一安装孔形成所述第一顶出通道,所述第二活动孔连通所述第二安装孔形成所述第二顶出通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红外出光柱的顶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组件包括第一弹簧件及第一顶针,所述第一顶针穿设于所述第一安装槽及所述第一顶出通道内,所述第一弹簧件套接于所述第一顶针,所述第一弹簧件的一端抵接于所述模框组件,所述第一弹簧件的另一端抵接于所述第一顶出件;及/或,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红外出光柱的顶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顶出件的一端开设有第一容置槽,所述第一容置槽适配容纳所述第一顶针及所述第一弹簧件的一端;及/或,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红外出光柱的顶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容置槽内还开设有第一顶针槽,所述第一顶针槽容纳所述第一顶针的一端,所述第二容置槽内还开设有第二顶针槽,所述第二顶针槽容纳所述第二顶针的一端。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红外出光柱的顶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容槽为矩形槽。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红外出光柱的顶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容槽的内壁还开设有避位槽。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红外出光柱的顶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避位槽的数目为多个。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红外出光柱的顶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框组件还包括定位件,所述定位件固定于所述收容槽内,所述模芯板的中心开设有定位孔,所述定位件穿设于所述定位孔。

10.一种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红外出光柱的顶出结构。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红外出光柱的顶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前模结构及推出结构,所述前模结构包括固定板以及模框组件,所述固定板闭合于所述模框组件的一侧,所述模框组件邻近所述固定板的一侧开设有第一安装槽及第二安装槽,所述模框组件还开设有与第一安装槽连通的第一顶出通道及与第二安装槽连通的第二顶出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出光柱的顶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框组件包括模框板及模芯板,所述模框板闭合于所述固定板,所述模框板一侧开设有第一安装槽及第二安装槽,所述模框板还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安装槽连通的第一安装孔,所述模框板开设有与所述第二安装槽连通的第二安装孔,所述模框板的另一侧开设有收容槽,所述模芯板安装于所述收容槽,所述模芯板开设有第一活动孔及第二活动孔,所述第一活动孔连通所述第一安装孔形成所述第一顶出通道,所述第二活动孔连通所述第二安装孔形成所述第二顶出通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红外出光柱的顶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组件包括第一弹簧件及第一顶针,所述第一顶针穿设于所述第一安装槽及所述第一顶出通道内,所述第一弹簧件套接于所述第一顶针,所述第一弹簧件的一端抵接于所述模框组件,所述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华平贺敬龙骆晓丰胡转兵蔡红伟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度润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