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储液器、压缩机组件和空调器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储液器、压缩机组件和空调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443030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2 23: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储液器、压缩机组件和空调器,储液器包括:壳体、进管、出管和隔板,隔板将壳体内部的腔体分为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出管上设置有第一回油孔和第二回油孔,第一回油孔位于第一腔体中,第二回油孔位于第二腔体中,第一腔体中的位于所述第一回油孔下方的体积为S1,第二腔体中的位于第二回油孔下方的体积为S2,有S1<S2;第一工况的第一吸气温度小于第二工况的第二吸气温度,第一工况下液态冷媒能从第一回油孔中被排出,第二工况下液态冷媒能从第二回油孔中被排出。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同时保证低温制热工况及最大制冷工况时分液器底部储存冷媒量少、额定制冷及低温中间制冷工况时分液器底部储存冷媒量多,提高空调系统的能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压缩机,具体涉及一种储液器、压缩机组件和空调器


技术介绍

1、随着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空调系统两器越做越小,系统匹配越来越精细化;其中压缩机的分液器的回油孔高度显得越来越重要。

2、这是因为,低温制热及最大制冷工况,要求分液器底部储存冷冻油或冷媒量要少,以发挥系统能力,满足最大制冷及低温制热能力要求;但是如果回油孔开设过低,导致额定制冷及低温中间制冷工况,系统液态冷媒循环量太大,严重影响压缩机性能。

3、也就是说,低温制热工况及最大制冷工况,要求分液器第一回油孔开设低一些,而额定制冷及低温中间制冷等工况,要求第一回油孔开设高一些。

4、由于现有技术中的分液器存在无法同时保证低温制热工况及最大制冷工况时分液器底部储存冷媒量少、额定制冷及低温中间制冷工况时分液器底部储存冷媒量多等技术问题,因此本专利技术研究设计出一种储液器、压缩机组件和空调器。


技术实现思路

1、因此,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分液器存在无法同时保证低温制热工况及最大制冷工况时分液器底部储存冷媒量少、额定制冷及低温中间制冷工况时分液器底部储存冷媒量多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储液器、压缩机组件和空调器。

2、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储液器,其包括:

3、壳体、进管、出管和隔板,所述进管与所述壳体的内部连通,所述出管从所述壳体的一端穿设进入所述壳体的内部,

4、所述隔板将所述壳体内部的腔体分为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出管上设置有第一回油孔和第二回油孔,所述第一回油孔位于所述第一腔体中,所述第一回油孔能将所述第一腔体的内部与所述出管的内部连通,所述第二回油孔位于所述第二腔体中,所述第二回油孔能将所述第二腔体的内部与所述出管的内部连通,所述第一腔体中的位于所述第一回油孔下方的体积为s1,所述第二腔体中的位于所述第二回油孔下方的体积为s2,并有s1<s2;

5、第一工况下从所述出管排出的气体温度为第一吸气温度,第二工况下从所述出管排出的气体温度为第二吸气温度,所述第一吸气温度小于所述第二吸气温度,且所述第一工况下液态冷媒能够从所述第一回油孔中被排出,且所述第二工况下液态冷媒能够从所述第二回油孔中被排出。

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

7、所述壳体的轴线方向沿竖直方向,所述第一腔体为位于所述隔板的上方的上腔体,所述第二腔体为位于所述隔板下方的下腔体,

8、且所述第一回油孔距离所述隔板上端的距离为h1,所述第二回油孔距离所述壳体内底部的距离为h2,并有h1<h2。

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

10、所述隔板上开设有流通孔,所述流通孔能够允许所述第一腔体中的流体流入所述第二腔体中,所述隔板上且位于所述流通孔处还设置有阀结构,所述阀结构能够在所述第一工况下将所述流通孔关闭,以保证液态冷媒存储于所述第一腔体中并从所述第一回油孔中排出至所述出管;所述阀结构还能在所述第二工况下将所述流通孔打开,以使得液态冷媒通过所述流通孔从所述第一腔体流至所述第二腔体中,使得液态冷媒能从所述第二回油孔中排出至所述出管。

1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

12、所述阀结构设置于所述隔板的下端且至少部分结构与所述流通孔相对,所述阀结构能够在所述第一工况下通过朝向所述隔板的方向运动或变形以与所述隔板贴合,将所述流通孔关闭;所述阀结构能够在所述第二工况下通过朝远离所述隔板的方向运动或变形以与所述隔板产生间隔,将所述流通孔打开。

1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

14、所述阀结构包括金属片,所述金属片能够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发生变形,在所述第一工况下所述金属片向上收紧变形以与所述隔板贴合而关闭所述流通孔,在所述第二工况下所述金属片朝向下方膨胀变形以与所述隔板形成间隔而打开所述流通孔。

1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

16、所述金属片包括上金属片和下金属片,所述上金属片与所述下金属片贴合并一体设置于所述隔板的下表面上,所述上金属片的膨胀系数大于所述下金属片的膨胀系数,即在所述第一工况下所述上金属片率先向上收紧变形以与所述隔板贴合,而后所述下金属片向上收紧变形至与所述上金属片贴合,在所述第二工况下所述上金属片率先朝向下方膨胀变形并推动所述下金属片向下一体发生变形,以与所述隔板形成间隔。

1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

18、所述阀结构还包括紧固件,所述紧固件将所述上金属片和所述下金属片一体固定到所述隔板上,所述隔板上沿竖直方向贯穿设置有紧固孔,所述紧固件通过穿设于所述紧固孔中以将所述上金属片和所述下金属片一体固定到所述隔板上。

1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

20、所述第一腔体的体积小于等于所述第二腔体的体积,所述隔板将所述第一腔体和所述第二腔体完全分隔开,所述第一腔体内的流体只能通过所述流通孔进入所述第二腔体中;所述进管与所述第一腔体连通,所述出管的上端与所述第一腔体连通。

21、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压缩机组件,其包括前述的储液器,还包括压缩机,所述储液器连通设置于所述压缩机的吸气端。

22、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空调器,其包括前述的压缩机组件。

23、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储液器、压缩机组件和空调器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24、本专利技术通过在储液器的壳体内部设置隔板的结构,将壳体内部分成第一和第二腔体,并且出管上设置有第一和第二回油孔,第一回油孔位于第一腔体中个,第二回油孔位于第二腔体中,第一回油孔下方的第一腔体体积小于第二回油孔下方的第二腔体体积,再加上第一工况下打开第一回油孔,第二工况下打开第二回油孔,能够使得不同的工况选择不同的回油孔排出液态冷媒,由于第一回油孔下方的第一腔体体积小于第二回油孔下方的第二腔体体积,使得第一工况下存储于储液器中的液态冷媒的体积小于第二工况下存储于储液器中的液态冷媒的体积,从而使得第一工况(处于第一工况时由于其吸气温度较低,属于尤其是低温制热、最大制冷工况,液体冷媒密度大)下进入系统中循环的冷媒循环量大于第二工况(在第二工况时由于其吸气温度较高,属于尤其是低温中间制冷、额定制冷工况等)下进入系统中循环的冷媒循环量;从而完成低温制热工况及最大制冷工况时分液器底部储存冷媒量少(进入系统中的循环冷媒量多),额定制冷及低温中间制冷工况时分液器底部储存冷媒量多(进入系统中的循环冷媒量少);有效地根据不同的工况适配不同的系统冷媒循环量,能效匹配效果好,解决空调不同工况对分液器回油孔高度要求不同的矛盾问题,能够同时保证低温制热工况及最大制冷工况时分液器底部储存冷媒量少、额定制冷及低温中间制冷工况时分液器底部储存冷媒量多,提高空调系统的能效。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储液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液器,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储液器,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储液器,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储液器,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储液器,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储液器,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3-7中任一项所述的储液器,其特征在于:

9.一种压缩机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储液器,还包括压缩机,所述储液器连通设置于所述压缩机的吸气端。

10.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9所述的压缩机组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储液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液器,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储液器,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储液器,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储液器,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储液器,其特征在于: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达炜杨永慧杜津广孙辉张洪玮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凌达压缩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