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电动车辆再生制动能量回收设备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电动车辆再生制动能量回收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435486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2 23: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动车能量回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电动车辆再生制动能量回收设备,包括:定套座、制动控制组件、液压驱动组件和换能组件,换能组件固定安装于定套座的内侧,制动控制组件包括定环套、从动轮盘、弹性压盘和固定安装于弹性压盘一侧的抵滑环,抵滑环的另一侧与弹性压盘的表面滑动抵接,换能组件包括定子环、线圈转子、主轴干和摩擦传动盘,定子环的内侧设有若干永磁体。本发明专利技术中,通过车机电脑控制的方式将电动车辆刹车制动能量传导至换能组件控制更加灵活,且使用液压驱动组件可以提供更大的系统灵活性和精确的控制,通过调整从动轮盘与摩擦传动盘表面的抵接状态,可以实现对能量转换的更细致调节,以适应不同驾驶条件和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动车能量回收,具体为一种电动车辆再生制动能量回收设备


技术介绍

1、再生制动是电动车辆(包括纯电动车辆和混合动力车辆)降低能耗的关键技术之一,再生制动是指在制动时,将电动车辆电机制动的动能转化并存储起来,而不是变成无用的热能。在再生制动系统中,用于使车轮旋转的电动机还被用作发电机。当期望制动时,车轮旋转由电动机/发电机转换成电力并且车辆减慢。转换后的电力由逆变器转换成可被接受用于对车辆电池再充电的形式,即将能量返回给电池系统,从而提高了效率。

2、在现有的电动车辆再生制动中主要通过算法形式进行电动机的逆变转换,将电动机作为发电机进行使用,电动机和发电机在设计上有一些差异,包括电路和控制系统,和不同的工作点和功率需求。直接转换可能导致功率不匹配,需要进行调整以适应发电的需求,电动机和发电机之间的转换通常涉及能量转化的损失,导致效率下降。因此,直接转换可能引入稳定性问题,尤其是在变化的负载条件下。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问题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电动车辆再生制动能量回收设备,来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旨在通过该技术,达到解决问题与提高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旨在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2、为此,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电动车辆再生制动能量回收设备,包括:定套座、制动控制组件、液压驱动组件和换能组件,所述换能组件固定安装于定套座的内侧,所述制动控制组件包括定环套、从动轮盘、弹性压盘和固定安装于弹性压盘一侧的抵滑环,所述抵滑环的另一侧与弹性压盘的表面滑动抵接,所述换能组件包括定子环、线圈转子、主轴干和摩擦传动盘,所述定子环的内侧设有若干永磁体,所述线圈转子转动安装于定子环的内侧,且线圈转子转动套接于主轴干的表面,所述摩擦传动盘转动套接与主轴干的表面,所述摩擦传动盘的一侧设有与线圈转子表面相适配的插销,所述从动轮盘和摩擦传动盘的相对面均设有防滑凸纹;

3、所述液压驱动组件包括轴套座、驱动杆和顶压轮,所述轴套座的内侧设有轴承环且转动套接于顶压轮的表面,所述顶压轮的表面设有与弹性压盘表面相抵接的压块,所述驱动杆的输出端与轴套座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顶压轮滑动套接于主轴干的表面。

4、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主轴干贯穿定套座、定子环、摩擦传动盘和从动轮盘的表面,所述主轴干的两端用于电动车辆变速箱输出端和轮毂传动连接。

5、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驱动杆的输入端与电动车辆制动液压系统相连接,所述驱动杆为液压驱动杆结构。

6、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弹性压盘包括杠片环、压弹片和动压环,所述弹性压盘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弹性压盘为低碳钢材质构件,所述压弹片的数量为若干且呈圆周方向均匀分布于杠片环的内侧,所述动压环位于杠片环的外周且与抵滑环的表面固定连接。

7、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杠片环的表面与定环套的内侧活动连接。

8、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从动轮盘和摩擦传动盘的防滑凸纹呈斜向布置,且从动轮盘和摩擦传动盘表面防滑凸纹方向相反。

9、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线圈转子的表面设有励磁线圈,所述主轴干的表面转动套接有滑环,所述滑环的端部与线圈转子表面电连接,所述滑环的外周与定套座的内侧固定连接。

10、本专利技术所取得的有益效果为:

11、1.本专利技术中通过车机电脑控制的方式将电动车辆刹车制动能量传导至换能组件控制更加灵活,且使用液压驱动组件可以提供更大的系统灵活性和精确的控制,通过调整从动轮盘与摩擦传动盘表面的抵接状态,可以实现对能量转换的更细致调节,以适应不同驾驶条件和需求。

12、2.本专利技术中由独立的液压驱动组件进行从动轮盘和抵滑环表面接触力调节能够更有效地管理换能组件发电控制时机,最大限度地回收制动能量,直接将制动信号独立传导至制动控制组件的转换动力,使整个系统工作更加灵敏,且相较于传统再生制动方式对车辆电动机损伤较小。

13、3.本专利技术中通过驱动杆的液压驱动控制可与车辆制动系统进行精密配合,在制动力度传导中驱动杆可通过制动驱动进行无极控制,降低和提高从动轮盘与摩擦传动盘之间的接触力,从而进行传动效能的无极调节,在制动力度越大中线圈转子转速越接近轮毂转速,吸收的动能则越多,制动力较小时,则线圈转子与从动轮盘之间传动效能较低,吸收能量越低,从而使车辆制动更加平缓,提高驾乘体验。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动车辆再生制动能量回收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定套座(100)、制动控制组件(200)、液压驱动组件(300)和换能组件(400),所述换能组件(400)固定安装于定套座(100)的内侧,所述制动控制组件(200)包括定环套(210)、从动轮盘(220)、弹性压盘(230)和固定安装于弹性压盘(230)一侧的抵滑环(240),所述抵滑环(240)的另一侧与弹性压盘(230)的表面滑动抵接,所述换能组件(400)包括定子环(410)、线圈转子(420)、主轴干(430)和摩擦传动盘(440),所述定子环(410)的内侧设有若干永磁体(411),所述线圈转子(420)转动安装于定子环(410)的内侧,且线圈转子(420)转动套接于主轴干(430)的表面,所述摩擦传动盘(440)转动套接与主轴干(430)的表面,所述摩擦传动盘(440)的一侧设有与线圈转子(420)表面相适配的插销(441),所述从动轮盘(220)和摩擦传动盘(440)的相对面均设有防滑凸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车辆再生制动能量回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轴干(430)贯穿定套座(100)、定子环(410)、摩擦传动盘(440)和从动轮盘(220)的表面,所述主轴干(430)的两端用于电动车辆变速箱输出端和轮毂传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车辆再生制动能量回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杆(320)的输入端与电动车辆制动液压系统相连接,所述驱动杆(320)为液压驱动杆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车辆再生制动能量回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压盘(230)包括杠片环(231)、压弹片(232)和动压环(233),所述弹性压盘(230)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弹性压盘(230)为低碳钢材质构件,所述压弹片(232)的数量为若干且呈圆周方向均匀分布于杠片环(231)的内侧,所述动压环(233)位于杠片环(231)的外周且与抵滑环(240)的表面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车辆再生制动能量回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杠片环(231)的表面与定环套(210)的内侧活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车辆再生制动能量回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轮盘(220)和摩擦传动盘(440)的防滑凸纹呈斜向布置,且从动轮盘(220)和摩擦传动盘(440)表面防滑凸纹方向相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车辆再生制动能量回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转子(420)的表面设有励磁线圈,所述主轴干(430)的表面转动套接有滑环(421),所述滑环(421)的端部与线圈转子(420)表面电连接,所述滑环(421)的外周与定套座(100)的内侧固定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车辆再生制动能量回收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定套座(100)、制动控制组件(200)、液压驱动组件(300)和换能组件(400),所述换能组件(400)固定安装于定套座(100)的内侧,所述制动控制组件(200)包括定环套(210)、从动轮盘(220)、弹性压盘(230)和固定安装于弹性压盘(230)一侧的抵滑环(240),所述抵滑环(240)的另一侧与弹性压盘(230)的表面滑动抵接,所述换能组件(400)包括定子环(410)、线圈转子(420)、主轴干(430)和摩擦传动盘(440),所述定子环(410)的内侧设有若干永磁体(411),所述线圈转子(420)转动安装于定子环(410)的内侧,且线圈转子(420)转动套接于主轴干(430)的表面,所述摩擦传动盘(440)转动套接与主轴干(430)的表面,所述摩擦传动盘(440)的一侧设有与线圈转子(420)表面相适配的插销(441),所述从动轮盘(220)和摩擦传动盘(440)的相对面均设有防滑凸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车辆再生制动能量回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轴干(430)贯穿定套座(100)、定子环(410)、摩擦传动盘(440)和从动轮盘(220)的表面,所述主轴干(430)的两端用于电动车辆变速箱输出端和轮毂传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车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晶晶刘翼张晓明李莉黄烟平高青松马振良高孟琦闫鹏翔陈畅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智能无人装备产业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