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位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428484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0 22: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定位装置,包括:检测组件,检测组件包括:壳体,设置有容纳腔以及与容纳腔连通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相对设置,第一通孔用于与芯片对应,第二通孔用于与基板对应;第一光源,设置于容纳腔中,第一光源的光线用于照射芯片,并在容纳腔中形成第一光路;第二光源,设置于容纳腔中,第二光源的光线用于照射基板,并在容纳腔中形成第二光路;第一相机,设置于容纳腔中,第一相机用于接收第一光路的光线,以生成芯片的图像;第二相机,设置于容纳腔中,第二相机用于接收第二光路的光线,以生成基板的图像。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定位装置,能够具有较快的定位效率及较高的定位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芯片贴合设备,尤其是涉及一种定位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1、相关技术中,芯片需要贴合在基板上。通常将芯片贴合在基板之前,需要将芯片的位置和基板的焊点位置进行精准定位。在对准前会先检测芯片和基板的位置,具体地,检测的方式为:焊头吸取芯片,焊头吸取芯片后,将焊头移动到上视相机上方进行芯片视觉成像,获得芯片视觉成像后,进行位置对比;之后,再将下视相机移动到焊点上方进行焊点视觉成像,获得焊点视觉成像后,进行位置比对。进一步地,当芯片视觉成像和焊点视觉成像分别完成位置比对后,根据检测结果,可以移动芯片或者焊点的位置,从而使芯片和焊点对准。最后驱动部件使焊头移动到焊点上进行贴合即可。

2、在上述定位检测方式中,由于需要两个相机(即上视相机和下视相机)分别对焊头和焊点完成先后识别,因此,两个相机会导致检测的步骤较多,从而导致检测效率较慢,同时也会导致多次移动造成机械误差,影响定位精度。进一步地,由于检测效率较慢,因此会导致定位装置定位效率过低。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组件还包括双面棱镜、第一单面棱镜和第二单面棱镜,所述双面棱镜位于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之间,所述双面棱镜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面和第二面,所述第一光源的光线依次经过所述芯片、所述第一面和所述第一单面棱镜以形成所述第一光路,所述第二光源的光线依次经过所述基板、所述第二面和所述第二单面棱镜以形成所述第二光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源包括第一底座和多个第一发光件,所述第一发光件能够发光,所述第一底座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通孔连通的第三通孔,多个所述第一发...

【技术特征摘要】

1.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组件还包括双面棱镜、第一单面棱镜和第二单面棱镜,所述双面棱镜位于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之间,所述双面棱镜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面和第二面,所述第一光源的光线依次经过所述芯片、所述第一面和所述第一单面棱镜以形成所述第一光路,所述第二光源的光线依次经过所述基板、所述第二面和所述第二单面棱镜以形成所述第二光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源包括第一底座和多个第一发光件,所述第一发光件能够发光,所述第一底座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通孔连通的第三通孔,多个所述第一发光件围绕于所述第三通孔的中心周向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光源包括第二底座和多个第二发光件,所述第二发光件能够发光,所述第二底座设置有与所述第二通孔连通的第四通孔,多个所述第二发光件围绕于所述第四通孔的中心周向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位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战锋肖泽鹏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联微半导体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