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热装置和制冷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42406 阅读:1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换热装置,包括:换热器,所述换热器具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和制冷剂流向改变单元,所述制冷剂流向改变单元与换热器相连用于改变制冷剂在换热器内的流动方向。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换热装置,例如当在制冷系统中用作蒸发器时,通过改变制冷剂的流动方向可以进行除霜,可以减少制冷系统逆循环除霜次数,甚至可以不用逆循环除霜,使被冷却环境温度稳定。因此使制冷系统运行更加稳定,制冷系统效率得以提升。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换热装置的制冷系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换热装置和具有该换热装置的制冷系统。
技术介绍
换热器是热泵系统中必备的装置,在热泵系统中可以 用作室外机和室内机。冬季 在室外机,换热器是蒸发器,当蒸发温度低于零度时,会导致蒸发器表面周围空气中的水分 逐渐结霜,当蒸发器表面的霜层达到一定厚度后会影响制冷效果,所以需要对蒸发器及时 进行除霜。在制冷或冷冻应用中,例如在冷库中,室内侧换热器用作蒸发器,运行在极低的 环境温度中,蒸发器表面会积累大量的霜,对换热器换热效率和制冷系统运行效率产生显 著影响,因此也需要除霜。传统上采用的是逆循环除霜,即当需要除霜时,制冷剂在整个制冷系统内反向流 动,蒸发器用作冷凝器,冷凝器用作蒸发器,因此除霜操作会间断制冷系统的正常运行,从 而降低工作效率。而且由于制冷剂流通回路上的温度分布的不均性,以及入风风向的影响, 霜层在蒸发器各部分上的积累速率并不相等,蒸发器上任何部分的霜层需要除去时,都需 要对蒸发器进行除霜操作,频繁的除霜增加了制冷系统的波动,对制冷或制热控制环境产 生不利影响而且会降低整机运行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 在于提出一种换热装置,通过该换热装置能够进行减少除霜操作对制冷系统的波动,提升 整机效率。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具有上述换热装置的制冷系统。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换热装置包括换热器,所述换热器具有第一开口 和第二开口 ;和制冷剂流向改变单元,所述制冷剂流向改变单元与换热器相连用于改变制 冷剂在换热器内的流动方向。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换热装置,例如在制冷系统中用作蒸发器时,仅通过改变制 冷剂在蒸发器内的流动方向就可以对蒸发器进行除霜,因此可以减少逆循环除霜次数甚至 可以避免逆循环除霜。因此,使制冷系统运行更加稳定,系统效率得以提升。另外,根据本专利技术上述实施例的换热装置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制冷剂流向改变单元包括第一至第四控制阀,其 中第一控制阀的入口与第一开口相连且第一控制阀的出口与第二开口相连;第二控制阀连 接在第一控制阀的入口与第一开口之间,其中第二控制阀的入口与第一控制阀的入口相连 且第二控制阀的出口与第一开口相连;第三控制阀的入口连接在第二控制阀的出口与第一 开口之间且第三控制阀的出口与第二开口相连;和第四控制阀连接在第三控制阀的出口与 第一控制阀的出口和第二开口之间,其中第四控制阀的入口与第一控制阀的出口和第二开 口相连且第四控制阀的出口与第三控制阀的出口相连。具体地,例如,第一至第四控制阀中的至少一个为电磁阀。进而,所述换热器包括第一集流管,所述第一开口设置在第一集流管上;第二集流管,所述第二集流管与第一集流管间隔开预定距离且第二开口设置在第二集流管上;换 热管,每个换热管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和第二集流管相连以通过其内的制冷剂通道连通第一 和第二集流管;和翅片,所述翅片分别设置在相邻的换热管之间。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换热器包括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其中第一 换热器的第二开口与第二换热器的第一开口相连通以便第一换热器与第二换热器串联。可选地,第一换热器的第二开口与第二换热器的第一开口通过中间连接管相连ο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实施例的制冷系统包括依次相连的压缩机、蒸发器、节流结 构、和冷凝器,其中所述蒸发器可以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所述的换热装置。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制冷系统进一步包括四通阀,所述四通阀具有四个孔口,其中两个 孔口分别与压缩机的入口和出口相连,另两个孔口分别与冷凝器和蒸发器相连。本专利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 得明显,或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 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换热装置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换热装置的换热器的示意图;图3是图1所示换热器的侧视图;图4示出了图1所示换热装置中的制冷剂在第一方向流动的示意图;图5示出了图1所示换热装置中的制冷剂在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流动的示 意图;图6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换热装置的换热器的示意图;图7是图6所示换热器的侧视图;图8示出了图6所示换热装置中的制冷剂在第一方向流动的示意图;图9示出了图6所示换热装置中的制冷剂在第二方向流动的示意图;图10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的制冷系统的示意图;图1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制冷系统的示意图;图1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再一实施例的制冷系统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 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 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 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而不是要求本专利技术必须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下面参考附图详细描述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换热装置,其中在下面的描述中,换 热装置例如用作制冷系统中的蒸发器。如图1所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换热装置包括换热器100和与换热器100 相连的制冷剂流向改变单元,制冷剂流向改变单元用于改变制冷剂在换热器100内的流动 方向。换热器100具有第一开口 101和第二开口 201。例如,第一开口 101可以用作换热 器100的入口,而第二开口 201可以用作换热器100的出口,如图1所示,制冷剂沿实线箭 头A所示第一方向流动,即制冷剂从第一开口 101进入换热器100,然后从第二开口 201排 出换热器100,当需要除霜时,通过制冷剂流向改变单元改变制冷剂在换热器100内的流动 方向,制冷剂沿虚线箭头B所示第二方向流动,即制冷剂从第二开口 201进入换热器100,然 后从第一开口 101排出换热器100。因此,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换热装置,仅通过改变制冷剂在换热器100内的流动 方向就 可以除霜,无需使制冷剂在整个制冷系统内逆循环,可以减少系统逆循环除霜次数 甚至可以避免系统逆循环除霜。因此,使制冷系统运行更加稳定,系统效率得以提升。如图1所示,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具体示例中,制冷剂流向改变单元包括第一控制阀 VI,第二控制阀V2,第三控制阀V3和第四控制阀V4。第一控制阀Vl的入口与第一开口 101相连且第一控制阀Vl的出口与第二开口 201相连。第二控制阀V2连接在第一控制阀Vl的入口与第一开口 101之间,具体地,第二控 制阀V2的入口与第一控制阀Vl的入口相连且第二控制阀V2的出口与第一开口 101相连。第三控制阀V3的入口连接在第二控制阀V2的出口与第一开口 101之间,第三控 制阀V3的出口与第二开口 201相连。第四控制阀V4连接在第一控制阀Vl的出口与第三控制阀V3的出口之间,更具体 而言,第四控制阀V4的入口与第一控制阀V的出口和第二开口 201相连且第四控制阀V4 的出口与第三控制阀V3的出口相连。第一控制阀VI,第二控制阀V2,第三控制阀V3和第四控制阀V4例如可以为电磁 阀,但本专利技术并不限于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换热器,所述换热器具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和  制冷剂流向改变单元,所述制冷剂流向改变单元与换热器相连用于改变制冷剂在换热器内的流动方向。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强李艳星黄宁杰
申请(专利权)人:三花丹佛斯杭州微通道换热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6[中国|杭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