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基于近远程综合发展指数的城市群区域协调发展评估方法技术_技高网

基于近远程综合发展指数的城市群区域协调发展评估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423101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0 22: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近远程综合发展指数的城市群区域协调发展评估方法。所述方法包括:确定城市群区域对应的预处理城镇化数据集中关联的城镇化综合评价值;以及,确定城市群区域关联的预处理生态系统数据集的活力值、组织力值、恢复力值和生态系统服务值,并根据活力值、组织力值、恢复力值和生态系统服务值,确定城市群区域的生态系统健康值;根据城镇化综合评价值和生态系统健康值,确定城市群区域在近远程耦合协调模型中对应的近远程综合发展指数;根据近远程综合发展指数,确定城市群区域的协调评估结果。旨在解决如何针对城市群区域的城镇化和生态系统之间的协调发展水平进行评估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数据处理,尤其涉及一种基于近远程综合发展指数的城市群区域协调发展评估方法


技术介绍

1、区域的城镇化发展容易改变区域当地的生态环境基底,对生态环境的健康造成不良影响,而当生态环境的健康受损时又不利于该区域的长期可持续化发展。随着相关部门对生态环境健康的重视,目前开展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的交互耦合效应的研究已经成为当前多个领域研究的热点。

2、相关技术方案中,多采用耦合协调模型来测算该区域的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协调程度,进而评估两者之间的动态发展关系。

3、然而,目前针对城市群所提出的耦合协调模型尚不成熟,由于城市群是空间组织紧凑,经济联系紧密,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高度一体的城市集合区域,城市群中的耦合关系复杂,导致传统的耦合协调模型应用在城市群的场景下,容易出现协调评估不准确的问题。

4、上述内容仅用于辅助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并不代表承认上述内容是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近远程综合发展指数的城市群区域协调发展评估方法,旨在解决如何针对城市群区域的城镇化和生态系统之间的协调发展水平进行评估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基于近远程综合发展指数的城市群区域协调发展评估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3、确定城市群区域对应的预处理城镇化数据集中关联的城镇化综合评价值;以及,

4、确定所述城市群区域关联的预处理生态系统数据集的活力值、组织力值、恢复力值和生态系统服务值,并根据所述活力值、所述组织力值、所述恢复力值和所述生态系统服务值,确定所述城市群区域的生态系统健康值;

5、根据所述城镇化综合评价值和所述生态系统健康值,确定所述城市群区域在近远程耦合协调模型中对应的近远程综合发展指数;

6、根据所述近远程综合发展指数,确定所述城市群区域的协调评估结果。

7、可选地,所述确定城市群区域对应的预处理城镇化数据集中关联的城镇化综合评价值的步骤包括:

8、确定所述预处理城镇化数据集的经济城镇化数据集、人口城镇化数据集、空间城镇化数据集和社会城镇化数据集;

9、根据所述经济城镇化数据集、所述人口城镇化数据集、所述空间城镇化数据集和所述社会城镇化数据集,计算城镇化综合评价值。

10、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经济城镇化数据集、所述人口城镇化数据集、所述空间城镇化数据集和所述社会城镇化数据集,计算城镇化综合评价值的步骤包括:

11、获取所述经济城镇化数据集对应的第一权重值,以及所述经济城镇化数据集中各个经济城镇化指标层对应的第一子权重值集,根据所述第一权重值、所述第一子权重值集和所述经济城镇化数据集中各个数据对应的标准化值,确定第一城镇化评价值;以及,

12、获取所述人口城镇化数据集对应的第二权重值,以及所述人口城镇化数据集中各个人口城镇化指标层对应的第二子权重值集,根据所述第二权重值、所述第二子权重值集和所述人口城镇化数据集中各个数据对应的标准化值,确定第二城镇化评价值;以及,

13、获取所述空间城镇化数据集对应的第三权重值,以及所述空间城镇化数据集中各个空间指标层对应的第三子权重值集,根据所述第三权重值、所述第三子权重值集和所述空间城镇化数据集中各个数据对应的标准化值,确定第三城镇化评价值;以及,

14、获取所述社会城镇化数据集对应的第四权重值,以及所述社会城镇化数据集中各个社会城镇化指标层对应的第四子权重值集,根据所述第四权重值、所述第四子权重值集和所述社会城镇化数据集中各个数据对应的标准化值,确定第四城镇化评价值;

15、将所述第一城镇化评价值、所述第二城镇化评价值、所述第三城镇化评价值和所述第四城镇化评价值之和,确定为所述城镇化综合评价值。

16、可选地,所述计算所述城市群区域关联的预处理生态系统数据集的活力值、织力值、恢复力值和生态系统服务值的步骤包括:

17、确定所述预处理生态系统数据集中的净初级生产量,将所述净初级生产量确定为所述活力值;以及,

18、确定所述预处理生态系统数据集中的景观异质性、景观连通性和重要景观连通性,并根据所述景观异质性和预设景观异质权重、所述景观连通性和预设景观连通权重、所述重要景观连通性和预设重要景观连通权重,确定所述组织力值;以及,

19、选取所述预处理生态系统数据集中任意一个土地类型作为目标土地类型,确定所述目标土地类型对应的目标归一化植被指数、目标预设权重、目标预设自我恢复系数、目标预设抵抗力系数,根据所述目标归一化植被指数、所述目标预设权重、所述目标预设自我恢复系数、所述目标预设抵抗力系数的乘积,确定所述目标土地类型对应的子恢复力值,将各个土地类型对应的所述子恢复力值之和,确定为所述恢复力值;以及,

20、选取所述预处理生态系统数据集中任意一个土地类型作为目标土地类型,基于预设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空间分布数据集,确定所述目标土地类型关联的目标生态系统服务系数和目标多邻域空间邻域效应系数之和,然后基于所述目标生态系统服务系数和所述多邻域空间邻域效应系数之和,确定所述目标土地类型对应的子生态系统服务值,最后将各个土地类型对应的所述子生态系统服务值之和,确定为所述生态系统服务值。

21、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活力值、所述组织力值、所述恢复力值和所述生态系统服务值,确定所述城市群区域的生态系统健康值的步骤包括如下:

22、计算所述活力值、所述组织力值、所述恢复力值和所述生态系统服务值的乘积值,对所述乘积值开四次方根,得到所述生态系统健康值;或者,

23、计算所述活力值、所述组织力值、所述恢复力值和所述生态系统服务值的标准差,将所述标准差作为所述生态系统健康值。

24、可选地,所述近远程耦合协调模型包括近程耦合协调模块、远程耦合协调模块和近远程耦合协调模块,所述根据所述城镇化综合评价值和所述生态系统健康值,确定所述城市群区域在近远程耦合协调模型中对应的近远程综合发展指数的步骤包括:

25、基于所述城镇化综合评价值和所述生态系统健康值,确定所述城市群区域中各个子区域在所述近程耦合协调模块中对应的近程综合发展指数;

26、基于各个所述子区域的所述近程综合发展指数和预设远程耦合参数,确定所述城市群区域中各个子区域之间在所述远程耦合协调模块中对应的远程综合发展指数;

27、基于所述近程综合发展指数、所述远程综合发展指数和预设近远程耦合参数,确定所述城市群区域在近远程耦合协调模型中对应的近远程综合发展指数。

28、可选地,所述基于各个所述子区域的所述近程综合发展指数,以及预设远程耦合参数,确定所述城市群区域中各个子区域之间在所述远程耦合协调模块中对应的远程综合发展指数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29、根据所述近程综合发展指数所处区间,确定所述城市群区域对应的近程耦合协调水平,以及根据所述远程综合发展指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近远程综合发展指数的城市群区域协调发展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近远程综合发展指数的城市群区域协调发展评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城市群区域对应的预处理城镇化数据集中关联的城镇化综合评价值的步骤包括: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经济城镇化数据集、所述人口城镇化数据集、所述空间城镇化数据集和所述社会城镇化数据集,计算城镇化综合评价值的步骤包括: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城市群区域关联的预处理生态系统数据集的活力值、织力值、恢复力值和生态系统服务值的步骤包括:

5.如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活力值、所述组织力值、所述恢复力值和所述生态系统服务值,确定所述城市群区域的生态系统健康值的步骤包括如下: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城镇化综合评价值和所述生态系统健康值,确定所述城市群区域在近远程耦合协调模型中对应的近远程综合发展指数的步骤包括: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各个所述子区域的所述近程综合发展指数,以及预设远程耦合参数,确定所述城市群区域中各个子区域之间在所述远程耦合协调模块中对应的远程综合发展指数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近远程综合发展指数,确定所述城市群区域的协调评估结果的步骤包括:

9.一种基于近远程综合发展指数的城市群区域协调发展评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近远程综合发展指数的城市群区域协调发展评估系统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基于近远程综合发展指数的城市群区域协调发展评估程序,所述基于近远程综合发展指数的城市群区域协调发展评估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基于近远程综合发展指数的城市群区域协调发展评估方法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基于近远程综合发展指数的城市群区域协调发展评估程序,所述基于近远程综合发展指数的城市群区域协调发展评估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基于近远程综合发展指数的城市群区域协调发展评估方法的步骤。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近远程综合发展指数的城市群区域协调发展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近远程综合发展指数的城市群区域协调发展评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城市群区域对应的预处理城镇化数据集中关联的城镇化综合评价值的步骤包括: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经济城镇化数据集、所述人口城镇化数据集、所述空间城镇化数据集和所述社会城镇化数据集,计算城镇化综合评价值的步骤包括: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城市群区域关联的预处理生态系统数据集的活力值、织力值、恢复力值和生态系统服务值的步骤包括:

5.如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活力值、所述组织力值、所述恢复力值和所述生态系统服务值,确定所述城市群区域的生态系统健康值的步骤包括如下: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城镇化综合评价值和所述生态系统健康值,确定所述城市群区域在近远程耦合协调模型中对应的近远程综合发展指数的步骤包括: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映梅李琛高彬嫔武燕王梦娇郑可君张超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