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动力轮模块化组件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动力轮模块化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421407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0 22: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动力轮模块化组件,所述动力轮模块化组件设置有底板,所述底板下部通过螺栓安装有车轮固定座,底板上部通过螺栓安装有后轮支架,所述车轮固定座后侧通过轮叉安装动力轮,所述动力轮上设置有避震器与后轮支架相连接,所述车轮固定座内的轮叉通过卡簧圆柱销固定,所述卡簧圆柱销穿过车轮固定座后两端设置有卡簧,所述避震器顶部通过塞打螺栓安装固定在后轮支架上;所述动力轮模块化组件安装在智能GTLDLL02小车上使用,通过模块化设计制造,为半封闭式结构,具有安装拆卸方便,驱动效果好、运行流畅、伸缩范围大、占用空间少、承载力强、减震性能良好、成本低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智能小车驱动轮,具体为一种动力轮模块化组件


技术介绍

1、在智能小车现行的设计方案中,通常底盘设计一到四个万向轮,加上两个对称位的动力轮来驱动,随着智能小车适用范围越来越广,智能小车已不局限于室内平整地面,常会应用于环境稍差的凹凸地形或应用到室外复杂地形场景;在平整度不高的地面或不平路面行走时,如果没有减震实施,运行过程中很可能会导致小车摇晃及设备机械部件损坏,导致设备故障率高,使用寿命变短等问题,而目前常规的给动力轮增加上下活动的量减震设计又存在几个弊,如结构设计过于复杂、零件过多、增加成本、增加制作工时,安装不便等使得生产效率低下;结构设计不合理,无法很好的为智能小车进行减震,多组减震弹簧协调减震时,如压缩量不一致时容易卡死,导致驱动轮无法正常伸缩,触地不稳定等情况出现;为此申请人根据智能小车的发展需求,设计一种动力轮模块化组件,通过模块化设计制造,为半封闭式结构,具有安装拆卸方便,驱动效果好、运行流畅、伸缩范围大、占用空间少、承载力强、减震性能良好、成本低的特点。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动力轮模块化组件,通过设置模块化的底板,在底板下部通过螺栓安装有车轮固定座,底板上部通过螺栓安装有后轮支架,在车轮固定座后侧通过轮叉安装动力轮,在动力轮上设置有避震器与后轮支架相连接,车轮固定座内的轮叉通过卡簧圆柱销固定,卡簧圆柱销穿过车轮固定座后两端设置有卡簧,避震器顶部通过塞打螺栓安装固定在后轮支架上;动力轮模块化组件安装在智能gtldll02小车上使用,通过模块化设计制造,为半封闭式结构,具有安装拆卸方便,驱动效果好、运行流畅、伸缩范围大、占用空间少、承载力强、减震性能良好、成本低的特点。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动力轮模块化组件,包括有底板、车轮固定座、后轮支架、动力轮、轮叉、避震器、塞打螺栓、螺栓、卡簧、卡簧圆柱销和快接线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轮模块化组件设置有底板,所述底板下部通过螺栓安装车轮固定座,所述底板上部通过螺栓安装后轮支架,所述车轮固定座后侧通过轮叉安装动力轮,所述动力轮上设置有避震器与后轮支架连接,所述避震器顶部通过塞打螺栓安装固定在后轮支架上,所述动力轮上设置有快接线缆;所述车轮固定座内的轮叉通过卡簧圆柱销固定,所述卡簧圆柱销穿过车轮固定座的两侧后设置有卡簧。

4、进一步的,所述动力轮模块化组件设置有底板,所述底板采用模块化设计,为半封闭式结构,上面预设多种安装螺孔。

5、进一步的,所述动力轮模块化组件设置有后轮支架,所述后轮支架上设置有六组动力轮高度调节孔。

6、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动力轮模块化组件,通过设置模块化的底板,在底板下部通过螺栓安装有车轮固定座,底板上部通过螺栓安装有后轮支架,在车轮固定座后侧通过轮叉安装动力轮,在动力轮上设置有避震器与后轮支架相连接,车轮固定座内的轮叉通过卡簧圆柱销固定,卡簧圆柱销穿过车轮固定座后两端设置有卡簧,避震器顶部通过塞打螺栓安装固定在后轮支架上;动力轮模块化组件安装在智能gtldll02小车上使用;带来的好处是:

7、1、动力轮模块化组件模块化设计制造,为半封闭式结构,具有安装拆卸方便,适用多种智能小车改造安装使用,可批量生产,生产效率高;

8、2、动力轮模块化组件动力轮驱动效果好、运行流畅、伸缩范围大、占用空间少、承载力强、减震性能良好;

9、3、动力轮模块化组件结构设计巧妙,外观简洁大方,具有极强的适用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动力轮模块化组件,包括有底板(1)、车轮固定座(2)、后轮支架(3)、动力轮(4)、轮叉(5)、避震器(6)、塞打螺栓(7)、螺栓(8)、卡簧(9)、卡簧圆柱销(10)和快接线缆(11),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轮模块化组件设置有底板(1),所述底板(1)下部通过螺栓(8)安装车轮固定座(2),所述底板(1)上部通过螺栓(8)安装后轮支架(3),所述车轮固定座(2)后侧通过轮叉(5)安装动力轮(4),所述动力轮(4)上设置有避震器(6)与后轮支架(3)连接,所述避震器(6)顶部通过塞打螺栓(7)安装固定在后轮支架(3)上,所述动力轮(4)上设置有快接线缆(11);所述车轮固定座(2)内的轮叉(5)通过卡簧圆柱销(10)固定,所述卡簧圆柱销(10)穿过车轮固定座(2)的两侧后设置有卡簧(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力轮模块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为半封闭式结构,上面预设多种安装螺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力轮模块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轮支架(3)上设置有六组动力轮高度调节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动力轮模块化组件,包括有底板(1)、车轮固定座(2)、后轮支架(3)、动力轮(4)、轮叉(5)、避震器(6)、塞打螺栓(7)、螺栓(8)、卡簧(9)、卡簧圆柱销(10)和快接线缆(11),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轮模块化组件设置有底板(1),所述底板(1)下部通过螺栓(8)安装车轮固定座(2),所述底板(1)上部通过螺栓(8)安装后轮支架(3),所述车轮固定座(2)后侧通过轮叉(5)安装动力轮(4),所述动力轮(4)上设置有避震器(6)与后轮支架(3)连接,所述避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海龙李明民陈传飞薛巨峰范东睿
申请(专利权)人:盐城中科高通量计算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