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用于收放装置的自补油缓冲止荡液压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一种用于收放装置的自补油缓冲止荡液压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418956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0 22: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液压油缸缓冲系统,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收放装置的自补油缓冲止荡液压系统,包括液压控制阀块、缓冲控制阀组、皮囊式蓄能器及液压油缸,液压控制阀块与液压油缸之间设有缓冲控制阀组,缓冲控制阀组与皮囊式蓄能器相连;缓冲控制阀组集成有二位二通电磁换向阀A、节流阀、减压阀及单向阀,缓冲控制阀组与液压油缸的无杆腔之间设有二位二通电磁换向阀B,缓冲控制阀组与皮囊式蓄能器之间设有减压阀及单向阀,减压阀与单向阀并联设置。本发明专利技术提高了整机稳定性以及安全性,减小活塞对液压油缸的物理冲击,延长油缸的使用寿命,并且克服液压油缸在缓冲状态下所需油量不等的问题,实用性更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液压油缸缓冲系统,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收放装置的自补油缓冲止荡液压系统


技术介绍

1、水下作业设备的收放装置是整个水下作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收放装置的功能是在规定的海况和水深条件下,完成水下作业设备的吊放入水和回收作业。

2、液压油缸在快速运动过程中,会在行程终端产生强烈的冲击、噪声甚至机械碰撞,高压系统其影响尤为明显,严重影响液压油缸的使用寿命;因此,必须进行适当的制动和缓冲,以保证液压系统和液压油缸的使用寿命。目前,水下作业设备收放装置的缓冲装置只在液压油缸和控制阀块之间装有一个二位二通电磁阀和一个节流阀;该液压系统设计由于通过设置二位二通电磁阀和节流阀来控制液压油缸液压油的通过量,进而达到缓冲的目的。但随着长时间使用和海况恶劣,液压油缸会逐渐通过叠加式溢流阀流回油箱,液压油缸中的液压油液会变少,缓冲效果会大幅削弱,而且无法解决液压油缸缓冲过程中无杆腔和有杆腔所需油量不等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收放装置的自补油缓冲止荡液压系统,旨在解决现有水下作业设备收放装置的液压油缸缓冲液压系统中,由于物理冲击的反作用,液压油缸会承受一个反作用力,影响了液压油缸的使用寿命;解决了在收放作业过程下,液压油缸缓冲系统无法做到能量回收;并且解决了缓冲模式下,液压油缸无杆腔和有杆腔所需油量不等的问题。

2、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3、本专利技术包括液压控制阀块、缓冲控制阀组、皮囊式蓄能器及液压油缸,所述液压控制阀块与液压油缸之间设有缓冲控制阀组,所述缓冲控制阀组与皮囊式蓄能器相连;所述缓冲控制阀组集成有二位二通电磁换向阀a、节流阀、减压阀及单向阀,所述缓冲控制阀组与液压油缸的无杆腔之间设有二位二通电磁换向阀b,所述缓冲控制阀组与皮囊式蓄能器之间设有减压阀及单向阀,所述减压阀与单向阀并联设置。

4、其中:所述缓冲控制阀组与皮囊式蓄能器之间设有安全与截止阀块。

5、所述缓冲控制阀组的py口与油箱相连,所述缓冲控制阀组的pw口经二位二通电磁换向阀b后再分别与液压油缸的无杆腔及液压控制阀块相连通,所述缓冲控制阀组的l口与油箱相连。

6、所述缓冲控制阀组的py口流经二位二通电磁换向阀a、节流阀、减压阀与缓冲控制阀组的px口相连通,所述缓冲控制阀组的px口与皮囊式蓄能器相连,所述单向阀的进油口与减压阀的出油口相连通,所述单向阀的出油口与减压阀的进油口相连通,所述减压阀的进油口同时与缓冲控制阀组的pw口相连通,所述减压阀的溢流口与缓冲控制阀组的l口相连通。

7、所述液压控制阀块依次叠加有叠加式溢流阀、叠加式液控单向阀及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所述液压控制阀块的p1口与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的p口、叠加式液控单向阀的p口、叠加式溢流阀的p口相连通,所述液压控制阀块的t1口与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的t口、叠加式液控单向阀的t口、叠加式溢流阀的t口相连通,所述液压控制阀块的a1口与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的a口、叠加式液控单向阀的a口、叠加式溢流阀的a口相连通,所述液压控制阀块的b1口与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的b口、叠加式液控单向阀的b口、叠加式溢流阀的b口相连通;所述液压控制阀块的p1口与油泵相连,所述液压控制阀块的t1口与油箱相连,所述液压控制阀块的a1口分别与缓冲控制阀组及液压油缸的有杆腔相连,所述液压控制阀块的b1口分别与二位二通电磁换向阀b的出油口及液压油缸的无杆腔相连。

8、本专利技术的优点与积极效果为:

9、1.本专利技术提高了整机稳定性,减少活塞对液压油缸的物理冲击,延长液压油缸的使用寿命。

10、2.本专利技术在收放作业过程中,通过回路中节流阀的液压阻尼作用对液压油缸产生相应的缓冲效应。

11、3.本专利技术在回路中设置皮囊式蓄能器,在收放作业状态下,可以对液压能进行能量回收。

12、4.本专利技术在缓冲模式下,回路中设置集油补油装置,克服液压油缸无杆腔与有杆腔所需油量不等的问题。

13、5.本专利技术提高了水下作业设备收放装置的整体安全性,实用性更强。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收放装置的自补油缓冲止荡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液压控制阀块(5)、缓冲控制阀组(6)、皮囊式蓄能器(12)及液压油缸,所述液压控制阀块(5)与液压油缸之间设有缓冲控制阀组(6),所述缓冲控制阀组(6)与皮囊式蓄能器(12)相连;所述缓冲控制阀组(6)集成有二位二通电磁换向阀A(7)、节流阀(8)、减压阀(9)及单向阀(10),所述缓冲控制阀组(6)与液压油缸的无杆腔之间设有二位二通电磁换向阀B(14),所述缓冲控制阀组(6)与皮囊式蓄能器(12)之间设有减压阀(9)及单向阀(10),所述减压阀(9)与单向阀(10)并联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收放装置的自补油缓冲止荡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控制阀组(6)与皮囊式蓄能器(12)之间设有安全与截止阀块(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收放装置的自补油缓冲止荡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控制阀组(6)的PY口与油箱(15)相连,所述缓冲控制阀组(6)的PW口经二位二通电磁换向阀B(14)后再分别与液压油缸的无杆腔及液压控制阀块(5)相连通,所述缓冲控制阀组(6)的L口与油箱(15)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收放装置的自补油缓冲止荡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控制阀组(6)的PY口流经二位二通电磁换向阀A(7)、节流阀(8)、减压阀(9)与缓冲控制阀组(6)的PX口相连通,所述缓冲控制阀组(6)的PX口与皮囊式蓄能器(12)相连,所述单向阀(10)的进油口与减压阀(9)的出油口相连通,所述单向阀(10)的出油口与减压阀(9)的进油口相连通,所述减压阀(9)的进油口同时与缓冲控制阀组(6)的PW口相连通,所述减压阀(9)的溢流口与缓冲控制阀组(6)的L口相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收放装置的自补油缓冲止荡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控制阀块(5)依次叠加有叠加式溢流阀(4)、叠加式液控单向阀(3)及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2),所述液压控制阀块(5)的P1口与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2)的P口、叠加式液控单向阀(3)的P口、叠加式溢流阀(4)的P口相连通,所述液压控制阀块(5)的T1口与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2)的T口、叠加式液控单向阀(3)的T口、叠加式溢流阀(4)的T口相连通,所述液压控制阀块(5)的A1口与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2)的A口、叠加式液控单向阀(3)的A口、叠加式溢流阀(4)的A口相连通,所述液压控制阀块(5)的B1口与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2)的B口、叠加式液控单向阀(3)的B口、叠加式溢流阀(4)的B口相连通;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收放装置的自补油缓冲止荡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液压控制阀块(5)、缓冲控制阀组(6)、皮囊式蓄能器(12)及液压油缸,所述液压控制阀块(5)与液压油缸之间设有缓冲控制阀组(6),所述缓冲控制阀组(6)与皮囊式蓄能器(12)相连;所述缓冲控制阀组(6)集成有二位二通电磁换向阀a(7)、节流阀(8)、减压阀(9)及单向阀(10),所述缓冲控制阀组(6)与液压油缸的无杆腔之间设有二位二通电磁换向阀b(14),所述缓冲控制阀组(6)与皮囊式蓄能器(12)之间设有减压阀(9)及单向阀(10),所述减压阀(9)与单向阀(10)并联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收放装置的自补油缓冲止荡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控制阀组(6)与皮囊式蓄能器(12)之间设有安全与截止阀块(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收放装置的自补油缓冲止荡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控制阀组(6)的py口与油箱(15)相连,所述缓冲控制阀组(6)的pw口经二位二通电磁换向阀b(14)后再分别与液压油缸的无杆腔及液压控制阀块(5)相连通,所述缓冲控制阀组(6)的l口与油箱(15)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收放装置的自补油缓冲止荡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天俊张哲华李智刚何震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