桨叶角自适应调节的飞行动力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417244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0 22:34
本发明专利技术为一种桨叶角自适应调节的飞行动力装置。飞行动力装置安装在无人机涵道本体内,飞行动力装置包括桨叶支撑筒,桨叶,滚子轴承,无刷电机,底座和桨叶角度调节机构;多个桨叶周向上通过滚子轴承均匀的设在桨叶支撑筒的外周,通过固定在底座的无刷电机驱动桨叶支撑筒和桨叶绕整个装置轴线做圆周运动;桨叶后端面的桨叶水平基准面内,且与桨叶后缘为同侧的位置设有桨叶内侧凸台;桨叶角度调节机构通过驱动桨叶内侧凸台上下运动实现桨叶角的调节。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桨叶角度调节机构调节桨叶的角度,从而解决了现有的电力驱动无人机桨叶角不可改变的问题,可使无人机在飞行过程中续航能力和工作噪音以及稳定性受环境影响影响的技术问题得以解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飞行动力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桨叶角自适应调节的飞行动力装置


技术介绍

1、无人机是一种不载人的自主或远程控制的飞行器,它综合运用了航空航天、机电一体化、计算机、通信、导航等多项高新技术,具有体积小、重量轻、使用成本低等优点,在军事航天、商业航拍、电力巡线、精准农业、应急救援等领域拥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无人机的工作原理是通过预编程或人的远程控制,实现各种飞行任务。它由动力系统、控制系统、通信系统、导航系统和有效载荷五大系统组成。动力系统为无人机提供动力与飞行能力;控制系统实现飞行状态的稳定控制和飞行指令的执行;通信系统实现无人机与地面站的链路通信;导航系统给无人机提供自主导航能力;有效载荷是完成特定任务的设备或传感器。无人机根据任务需求,可以配置光学摄像头、多光谱相机、红外热像仪、合成孔径雷达等多种有效载荷。

2、目前,无人机技术正在快速发展,业界普遍认为无人机是继有人飞机、卫星之后航空航天领域的第三次革命。随着关键技术如自动驾驶、障碍规避、精确定位的进步,无人机的智能化、自动化水平大大提高,在更多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但目前市面上包括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桨叶角自适应调节的飞行动力装置,飞行动力装置安装在无人机涵道本体(1)内,其特征在于,飞行动力装置包括桨叶支撑筒(3),桨叶(4),滚子轴承(5),无刷电机(7),底座(8)和桨叶角度调节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行动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桨叶角度调节机构包括底座气缸支撑筒(6)和微型动力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飞行动力装置,其特征在于,微型动力装置为微型气缸(1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飞行动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桨叶(4)的数量为四。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飞行动力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无刷电机固定台(9)...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桨叶角自适应调节的飞行动力装置,飞行动力装置安装在无人机涵道本体(1)内,其特征在于,飞行动力装置包括桨叶支撑筒(3),桨叶(4),滚子轴承(5),无刷电机(7),底座(8)和桨叶角度调节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行动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桨叶角度调节机构包括底座气缸支撑筒(6)和微型动力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飞行动力装置,其特征在于,微型动力装置为微型气缸(1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飞行动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晓鸣杨铮芃彭同兴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