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确定山前改造型含火山物质混积岩中游离油含量的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确定山前改造型含火山物质混积岩中游离油含量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405037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0 22: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油气地质勘探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的是一种确定山前改造型含火山物质混积岩中游离油含量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选取目标区块含火山物质泥页岩样品,厘定样品中火山岩物质含量,根据火山岩物质含量将泥页岩样品进行不同类型的划分;恢复含火山物质泥页岩样品中游离油含量;绘制不同火山岩物质含量的泥页岩样品中的可动油恢复系数与火山物质含量散点图,建立火山岩与可动油恢复系数的数值模型,根据模型计算样品游离油含量。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为特殊岩性泥页岩开展含油性评价提供了依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油气地质勘探,具体涉及的是一种确定山前改造型含火山物质混积岩中游离油含量的方法


技术介绍

1、随着对于非常规油气资源潜力的认识以及水平井和压裂等工程技术的进步,油气勘探正从传统的常规油藏勘探向非常规油藏勘探阶段转变。即由寻找构造、岩性圈闭中的常规油向寻找储存在烃源岩内部微、纳米孔隙中尚未发生明显二次运移的烃类,这类非常规油多赋存于以富含长英质和碳酸盐岩的泥页岩。

2、目前,对于页岩油资源评价以及可动油含量计算的方法多是针对构造稳定区,即盆地内部未遭受明显剥蚀作用的地区。这类地区往往构造稳定,泥页岩分布面积广。最近的研究认为,对于盆山结合部位即紧邻造山带区域,往往也发育泥页岩系统,这类地区往往构造复杂,岩石类型复杂,火山岩发育,为改造型页岩油,由于受到过抬升作用,因此埋藏交浅(埋深小于4000m),并且有机质热演化程度较高(普遍大于0.9%)。对于这类含有火山物质的泥页岩中可动油含量的计算目前鲜见报道,同时针对其中火山物质含量对于可动油含量的影响关系也不明确,因此对于该类泥页岩的岩相划分以及含油性评价和甜点预测难度较大。

3、宋国奇等发表在《地学前缘》2013年第20卷第4期的文章《页岩油资源评价技术方法及其应用》,重点探讨了岩石中有机质热演化程度对于泥页岩中氯仿沥青“a”和热解s1的恢复系数的影响,研究对象为构造稳定区济阳坳陷博南洼陷古近系富碳酸盐岩类泥页岩,并未建立含火山物质泥页岩中可动油含量计算模型。薛海涛等发表在《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16年第37卷第1期的文章《页岩油资源评价关键参数——含油率的校正》,利用岩石热解实验和生烃动力学实验开展了泥页岩中游离烃的轻烃补偿和重烃校正,研究对象为构造非常稳定的松辽盆地青山口组富长英质泥页岩,并未针对山前带改造型泥页岩开展研究,同时,未建立起针对火山岩含量与可动油含量之间的关系。

4、专利申请cn 106153490 a公开了利用氯仿沥青a评价页岩中滞留烃含量的方法,该方法重点是恢复了氯仿沥青a中的轻烃散失系数,并未开展重烃补偿,未针对泥页岩中如何确定火山物质以及建立火山物质含量与泥页岩可动油含量的关系开展研究。

5、专利技术专利cn 106769618 b公开了一种泥页岩中游离烃的分离提取方法,该方法通过改进泥页岩的萃取方法,利用二氯甲烷在常温下通过两次萃取及离心分离提取泥页岩中的游离烃,相对于氯仿沥青a,能够更好的获得泥页岩可动油中的轻质组分。该方法并未针对泥页岩中如何确定火山物质以及建立火山物质含量与泥页岩可动油含量的关系。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以上所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确定山前改造型含火山物质混积岩中游离油含量的方法。本专利技术方法建立了火山岩含量与游离油的关系模型,为特殊岩性泥页岩开展含油性评价提供依据。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确定山前改造型含火山物质混积岩中游离油含量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选取目标区块含火山物质泥页岩样品,厘定样品中火山岩物质含量,根据火山岩物质含量将泥页岩样品进行不同类型的划分;恢复含火山物质泥页岩样品中游离油含量;绘制不同火山岩物质含量的泥页岩样品中的可动油恢复系数与火山物质含量散点图,建立火山岩与可动油恢复系数的数值模型,根据模型计算样品游离油含量。

4、进一步地,厘定样品中火山岩物质含量的方法包括:

5、(1)根据全岩衍射以及显微镜下薄片观察,测试岩石样品中方沸石含量,长英质矿物含量和碎屑物质来源的长英质矿物含量;

6、(2)泥页岩样品中火山物质含量计算模型为:

7、mv=mc-m+ma

8、式中,mv为泥页岩样品中火山物质含量,mc为长英质矿物含量,ma为岩石样品中方沸石含量,m为碎屑物质来源的长英质矿物含量。

9、进一步地,根据火山岩物质含量将泥页岩进行以下分类:

10、火山物质含量mv≥30%为富火山物质泥页岩;10%<火山物质含量mv<30%,为含火山物质泥页岩,火山物质含量mv≤10%为贫火山物质泥页岩。

11、进一步地,恢复含火山物质泥页岩样品中游离油含量的具体步骤包括:将泥页岩样品分成两份,其中一份直接通过岩石热解仪获得s1以及s2值;另外一份利用二氯甲烷抽提,去除掉岩石中的残留烃,再次进行热解,获得抽提后热解的s11与s21。获得s11与s21热解步骤同s1、s2。

12、泥页岩样品的可动油恢复系数k:

13、k=(s1+s21-s2)/s1

14、式中,s1为泥页岩中碳原子数<13的游离烃含量,s2为干酪根裂解烃、总烃中碳原子数为13-33的烃类含量以及非烃及沥青质含量总和;s21为干酪根裂解烃含量;

15、则恢复后火山物质泥页岩样品中的游离油含量:

16、s=k*s1。

17、进一步地,通过岩石热解仪获得s1以及s2值的具体步骤:将岩石样品粉碎之150-200目,将岩石样品在氦气流中加热,将热解产物通过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检测,加热至200-300℃后,恒温2-5分钟,测得产物质量为s1(mg/g),继续加热至400-600℃后恒温2-5分钟,测得产物质量为s2(mg/g)。

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势:

19、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将岩石学与有机地球化学相结合来确定含有火山物质泥页岩中游离油含量的方法。本专利技术方法利用全岩x衍射(xrd)与显微镜薄片观察和岩石热解等实验有机结合,恢复含火山物质泥页岩中游离油含量,为这类特殊岩性泥页岩开展含油性评价提供依据,对于火山岩系泥页岩甜点预测和勘探目标选择具有指导意义。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确定山前改造型含火山物质混积岩中游离油含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选取目标区块含火山物质泥页岩样品,厘定样品中火山岩物质含量,根据火山岩物质含量将泥页岩样品进行不同类型的划分;恢复含火山物质泥页岩样品中游离油含量;绘制不同火山岩物质含量的泥页岩样品中的可动油恢复系数与火山物质含量散点图,建立火山岩与可动油恢复系数的数值模型,根据模型计算样品游离油含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确定山前改造型含火山物质混积岩中游离油含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厘定样品中火山岩物质含量的方法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确定山前改造型含火山物质混积岩中游离油含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火山岩物质含量将泥页岩进行以下分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确定山前改造型含火山物质混积岩中游离油含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恢复含火山物质泥页岩样品中游离油含量的具体步骤包括:将泥页岩样品分成两份,其中一份直接通过岩石热解仪获得S1以及S2值;另外一份利用二氯甲烷抽提,去除掉岩石中的残留烃,再次进行热解,获得抽提后热解的S11与S2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确定山前改造型含火山物质混积岩中游离油含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岩石热解仪获得S1以及S2值的具体步骤为:将岩石样品粉碎之150-200目,将岩石样品在氦气流中加热,将热解产物通过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检测,加热至200-300℃后,恒温2-5分钟,测得产物质量为S1(mg/g),继续加热至400-600℃后恒温2-5分钟,测得产物质量为S2(mg/g)。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确定山前改造型含火山物质混积岩中游离油含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选取目标区块含火山物质泥页岩样品,厘定样品中火山岩物质含量,根据火山岩物质含量将泥页岩样品进行不同类型的划分;恢复含火山物质泥页岩样品中游离油含量;绘制不同火山岩物质含量的泥页岩样品中的可动油恢复系数与火山物质含量散点图,建立火山岩与可动油恢复系数的数值模型,根据模型计算样品游离油含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确定山前改造型含火山物质混积岩中游离油含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厘定样品中火山岩物质含量的方法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确定山前改造型含火山物质混积岩中游离油含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火山岩物质含量将泥页岩进行以下分类:

4.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关龙于洪洲曲彦胜熊伟张奎华曾治平宋梅远周健吴倩倩李园园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