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式可拆置物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400536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0 22:26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移动式可拆置物架,属于日用家具领域。一种移动式可拆置物架,包括若干第一固定杆、若干第二固定杆和至少一个置物筐;第一固定杆均位于对应的第二固定杆下侧,以构成置物架的框体;多个置物筐在竖直方向上分布,并均设置于框体内侧;第一固定杆与第二固定杆均为空心杆,第一固定杆上端部的内径大于第二固定杆下端部的外径,以使第二固定杆端部嵌设并抵接于第一固定杆内。它可以实现置物架的随意移动,多结构的拆解,方便运输且结构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日用家具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移动式可拆置物架


技术介绍

1、置物架是采用底板及支柱组合而成放置杂物的一种架子。多由条形支架支撑着,再加以底板作承托,造型独特,设计灵巧,装卸简便,洁净亮丽,开放式的设计,令储物一眼可见,是收纳家居及小物品的好帮手。但现有的产品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例如现有的置物架的结构设计的太过单一,使置物架在长期的使用中无法保持长久的稳定性;现有的置物架大多数都是不可移动的,使置物架移动位置非常不方便;现有的置物架大多数为不可拆结构,在运输过程中比较麻烦或拆解后物件仍然很大造成运输过程中的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移动式可拆置物架,它可以实现置物架的随意移动,多结构的拆解,方便运输且结构稳定。

2、本技术的一种移动式可拆置物架,包括若干第一固定杆、若干第二固定杆和至少一个置物筐;第一固定杆均位于对应的第二固定杆下侧,以构成置物架的框体;多个置物筐在竖直方向上分布,并均设置于框体内侧;第一固定杆与第二固定杆均为空心杆,第一固定杆上端部的内径大于第二固定杆下端部的外径,以使第二固定杆端部嵌设并抵接于第一固定杆内。

3、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第一固定杆的材料均为刚性材料;第一固定杆之间设有第一置物筐,第一置物筐靠近第一固定杆两端的两侧均设有连接孔,第一固定杆的靠近下端处贯穿设有固定孔,第一置物筐的连接孔与第一固定杆的固定孔孔径大小一致并对齐设置,固定销置于固定孔及连接孔内,以实现限位。

<p>4、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第一固定杆的上端部的侧壁与第二固定杆的下端部的侧壁均设有对应匹配的通孔;当第一固定杆与第二固定杆套设在一起时两个通孔的位置匹配;固定销置于所述通孔内,以实现限位。

5、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第一固定杆与第二固定杆的连接处之间设有第二置物筐,第二置物筐靠近第二固定杆两端的两侧均设有第二连接孔,第一固定杆与第二固定杆的通孔和第二连接孔的孔径大小一致位置匹配,通过固定销穿过通孔和第二连接孔可拆连接。

6、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第二固定杆在竖直方向上交错形成有手抓杆和置板杆,手抓杆与置板杆均为l型杆;手抓杆的横杆相对于置板杆竖杆垂直设置,且手抓杆横杆的末端固定连接于置板杆竖杆的中部;手抓杆的竖杆朝向下侧设置;置板杆的横杆朝向手抓杆所在方向水平设置;手抓杆整体位于置板杆的内侧;两个l型杆为一体制成。

7、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置板杆的中部设有孔洞,孔洞处设有挂钩,挂钩通过固定销穿过挂钩及孔洞可拆连接。

8、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置板杆竖直方向上两侧的两端贯穿设有第二通孔;置板杆的上端设有置物板,置物板的四个边角处设有第三连接孔,置物板的第三连接孔与置板杆的第二通孔孔径大小一致且位置对齐,通过固定销穿过第二通孔及第三连接孔可拆连接。

9、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固定杆与第二固定杆的连接处设有第二拆卸部,第二拆卸部的数量为四个,四个第二拆卸部的中部均开设有螺纹孔,第二拆卸部套设于第一固定杆与第一固定杆的连接处,并将螺纹孔与第一固定杆与第二固定杆的通孔对齐,通过螺栓穿过螺纹孔及两个通孔可拆连接。

10、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四个第二拆卸部之间设有第二置物筐,第二置物筐靠近第二拆卸部两端的两侧均设有第二连接孔;第二连接孔与螺纹孔及通孔的孔径大小均一致且位置对齐,通过螺栓穿过螺纹孔、通孔和第二连接孔可拆连接。

11、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置物架底部设有至少四个滑轮,至少四个滑轮与置物架底部可拆连接;滑轮的上端设有第一拆卸部,第一拆卸部一端与滑轮可拆连接,第一拆卸部的另一端与第一固定杆下端可拆连接。

12、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相对传统的置物架该产品更加的灵活在平地上实现可移动的置物架,并且该置物架的杆状及置物筐、置物板、滑轮和支撑杆均是可拆卸的,方便了运输。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移动式可拆置物架,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第一固定杆(2)、若干第二固定杆(3)和至少一个置物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式可拆置物架,其特征在于:第一固定杆(2)的材料均为刚性材料;第一固定杆(2)之间设有第一置物筐(5),第一置物筐(5)靠近第一固定杆(2)两端的两侧均设有连接孔,第一固定杆(2)的靠近下端处贯穿设有固定孔,第一置物筐(5)的连接孔与第一固定杆(2)的固定孔孔径大小一致并对齐设置,固定销置于固定孔及连接孔内,以实现限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移动式可拆置物架,其特征在于:第一固定杆(2)的上端部的侧壁与第二固定杆(3)的下端部的侧壁均设有对应匹配的通孔;当第一固定杆(2)与第二固定杆(3)套设在一起时两个通孔的位置匹配;固定销置于所述通孔内,以实现限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移动式可拆置物架,其特征在于:第一固定杆(2)与第二固定杆(3)的连接处之间设有第二置物筐(6),第二置物筐(6)靠近第二固定杆(3)两端的两侧均设有第二连接孔,第一固定杆(2)与第二固定杆(3)的通孔和第二连接孔的孔径大小一致位置匹配,通过固定销穿过通孔和第二连接孔可拆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式可拆置物架,其特征在于:置板杆(32)的中部设有孔洞,孔洞处设有挂钩(33),挂钩(33)通过固定销穿过挂钩(33)及孔洞可拆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移动式可拆置物架,其特征在于:置板杆(32)竖直方向上两侧的两端贯穿设有第二通孔;置板杆(32)的上端设有置物板(7),置物板(7)的四个边角处设有第三连接孔,置物板(7)的第三连接孔与置板杆(32)的第二通孔孔径大小一致且位置对齐,通过固定销穿过第二通孔及第三连接孔可拆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式可拆置物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杆(2)与第二固定杆(3)的连接处设有第二拆卸部(4),第二拆卸部(4)的数量为四个,四个第二拆卸部(4)的中部均开设有螺纹孔,第二拆卸部(4)套设于第一固定杆(2)与第二固定杆(3)的连接处,并将螺纹孔与第一固定杆(2)与第二固定杆(3)的通孔对齐,通过螺栓穿过螺纹孔及两个通孔可拆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移动式可拆置物架,其特征在于:四个第二拆卸部(4)之间设有第二置物筐(6),第二置物筐(6)靠近第二拆卸部(4)两端的两侧均设有第二连接孔;第二连接孔与螺纹孔及通孔的孔径大小均一致且位置对齐,通过螺栓穿过螺纹孔、通孔和第二连接孔可拆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式可拆置物架,其特征在于:置物架底部设有至少四个滑轮(1),至少四个滑轮(1)与置物架底部可拆连接;滑轮(1)的上端设有第一拆卸部(11),第一拆卸部(11)一端与滑轮(1)可拆连接,第一拆卸部(11)的另一端与第一固定杆(2)下端可拆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动式可拆置物架,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第一固定杆(2)、若干第二固定杆(3)和至少一个置物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式可拆置物架,其特征在于:第一固定杆(2)的材料均为刚性材料;第一固定杆(2)之间设有第一置物筐(5),第一置物筐(5)靠近第一固定杆(2)两端的两侧均设有连接孔,第一固定杆(2)的靠近下端处贯穿设有固定孔,第一置物筐(5)的连接孔与第一固定杆(2)的固定孔孔径大小一致并对齐设置,固定销置于固定孔及连接孔内,以实现限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移动式可拆置物架,其特征在于:第一固定杆(2)的上端部的侧壁与第二固定杆(3)的下端部的侧壁均设有对应匹配的通孔;当第一固定杆(2)与第二固定杆(3)套设在一起时两个通孔的位置匹配;固定销置于所述通孔内,以实现限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移动式可拆置物架,其特征在于:第一固定杆(2)与第二固定杆(3)的连接处之间设有第二置物筐(6),第二置物筐(6)靠近第二固定杆(3)两端的两侧均设有第二连接孔,第一固定杆(2)与第二固定杆(3)的通孔和第二连接孔的孔径大小一致位置匹配,通过固定销穿过通孔和第二连接孔可拆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式可拆置物架,其特征在于:置板杆(32)的中部设有孔洞,孔洞处设有挂钩(33),挂钩(33)通过固定销穿过挂钩(33)及孔洞可拆连接。

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贵庭于承红杨瑜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浦江环通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