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结钙钛矿电池及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394959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0 22:24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结钙钛矿电池及制备方法,涉及钙钛矿电池领域。该多结钙钛矿电池包括层叠设置的基底层、第一电荷传输层、第一钝化层、双端氨基小分子连接层、多个钙钛矿层以及第二钝化层;其中,相邻两个钙钛矿层通过双端氨基小分子连接层接触桥连,多个钙钛矿层的带隙不同。由于双端氨基小分子的稳定性以及导电性较好,相比于现有技术中使用互联层或者隧穿的方式而言,该多结钙钛矿电池通过双端氨基小分子连接层桥联第一钙钛矿层和第二钙钛矿层,能够更稳定地导通不同带隙的钙钛矿层材料的梯度连接,从而有效扩展多层钙钛矿的电池光谱响应区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钙钛矿电池,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多结钙钛矿电池及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任意一种太阳能电池只能吸收固定波长的光,大部分能量都因为热弛豫损失而被消耗。目前常用的技术是通过叠层不同带隙吸光层的方式来扩展对光谱的响应区间,但是大部分电池结构都较为复杂,需用使用互联层或者隧穿的方式来实现电池的导通。

2、现有技术中的多结钙钛矿电池存在不同带隙的吸光层之间的导通较为复杂且困难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多结钙钛矿电池及制备方法,其能够有效实现不同带隙的吸光层之间的导通,从而有效扩展多层钙钛矿的电池光谱响应区间。

2、本专利技术可以这样实现:

3、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多结钙钛矿电池,其包括:

4、层叠设置的基底层、第一电荷传输层、第一钝化层、多个钙钛矿层以及第二钝化层,所述多结钙钛矿电池还包括双端氨基小分子连接层;

5、其中,所述基底层的一侧表面和所述第一电荷传输层接触,所述第一电荷传输层远离所述基底层的一侧表面和所述第一钝化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结钙钛矿电池,包括层叠设置的基底层(10)、第一电荷传输层(20)、第一钝化层(30)、多个钙钛矿层以及第二钝化层(7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双端氨基小分子连接层(5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结钙钛矿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钙钛矿层的数量为两层,分别为第一钙钛矿层(40)和第二钙钛矿层(60),所述第一钝化层(30)远离所述第一电荷传输层(20)的一侧表面和所述第一钙钛矿层(40)接触,所述第一钙钛矿层(40)和所述第二钙钛矿层(60)通过所述双端氨基小分子连接层(50)接触,所述第二钙钛矿层(60)远离所述双端氨基小分子连接层(50)的一侧表面和所述第二钝化...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结钙钛矿电池,包括层叠设置的基底层(10)、第一电荷传输层(20)、第一钝化层(30)、多个钙钛矿层以及第二钝化层(7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双端氨基小分子连接层(5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结钙钛矿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钙钛矿层的数量为两层,分别为第一钙钛矿层(40)和第二钙钛矿层(60),所述第一钝化层(30)远离所述第一电荷传输层(20)的一侧表面和所述第一钙钛矿层(40)接触,所述第一钙钛矿层(40)和所述第二钙钛矿层(60)通过所述双端氨基小分子连接层(50)接触,所述第二钙钛矿层(60)远离所述双端氨基小分子连接层(50)的一侧表面和所述第二钝化层(70)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结钙钛矿电池,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钙钛矿层的带隙由下至上逐渐增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结钙钛矿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双端氨基小分子连接层(50)的材料包括支链烷烃或芳香烃结构中的至少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结钙钛矿电池,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肃徐晓华王文静萧吉宏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华晟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