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接触太阳能电池的背面结构及背接触太阳能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394928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0 22:24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背接触太阳能电池的背面结构,所述背面结构包括交替分布的发射结区和基区,所述基区周围设有绝缘区,所述基区和部分所述绝缘区上设置有正电极副栅线,所述发射结区上设置有负电极副栅线,所述基区中设置有激光开槽区,所述正电极副栅线的宽度大于所述基区的宽度,并且所述正电极副栅线覆盖所述激光开槽区和所述基区。本技术提供的背接触太阳能电池的背面结构,其在不影响正电极副栅欧姆接触的前提下,降低了基区的面积比例,提高了发射结的面积比例,从而提升电池转换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ibc太阳能电池领域,尤其涉及背接触太阳能电池的背面结构及背接触太阳能电池


技术介绍

1、ibc电池即叉指状背接触电池,是一种正面无任何电极遮挡,将发射区和基区均设计于电池背面的一种新型结构电池,即背面既有p区,也有n区;如果硅片采用p型硅片,n区即为发射区,也就是pn结区,p区即为基区;如果硅片采用n型硅片,基区为n区,发射区为p区。发射结区在硅片背面的面积占比会影响ibc电池的转换效率,理论上比例大于70%以上效率会有明显的提升;但是p和n区是交替均匀分布在硅片的背面,发射结的比例也很难无限制的增大。

2、现有技术的p型硅片背面结构如图1所示,p区宽度大于正电极副栅线宽度,正电极副栅线宽度大于激光开槽区宽度;由于正电极副栅线一般采用al副栅线,其宽度一般较大,为90~200微米;为了防止正电极副栅线短路,必须将p区宽度做大,使其大于al副栅线宽度;这样导致p区的面积较大,同理会导致发射区比例的下降。这种设计下ibc电池的转换效率的提升受到很大的限制。因此需要开发一种ibc电池,使其发射结比例大大提升,从而提升其转换效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背接触太阳能电池的背面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交替分布的发射结区和基区,所述基区周围设有绝缘区,所述基区和部分所述绝缘区上设置有正电极副栅线,所述发射结区上设置有负电极副栅线,所述基区中设置有激光开槽区,所述正电极副栅线的宽度大于所述基区的宽度,并且所述正电极副栅线覆盖所述激光开槽区和所述基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接触太阳能电池的背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区包括若干个相互间隔的第一基区,若干个所述第一基区排列在同一水平线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接触太阳能电池的背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开槽区的宽度小于所述基区的宽度;

4.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背接触太阳能电池的背面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交替分布的发射结区和基区,所述基区周围设有绝缘区,所述基区和部分所述绝缘区上设置有正电极副栅线,所述发射结区上设置有负电极副栅线,所述基区中设置有激光开槽区,所述正电极副栅线的宽度大于所述基区的宽度,并且所述正电极副栅线覆盖所述激光开槽区和所述基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接触太阳能电池的背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区包括若干个相互间隔的第一基区,若干个所述第一基区排列在同一水平线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接触太阳能电池的背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开槽区的宽度小于所述基区的宽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接触太阳能电池的背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开槽区的宽度为20μm~40μ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接触太阳能电池的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强李懋鸿陈刚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爱旭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