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电池的,具体涉及一种电池及其包覆结构、用电装置。
技术介绍
1、现有的电芯通常只在侧部进行包膜处理,当电芯、顶盖和铝壳进行装配时,电芯的底部与铝壳能够产生接触,而在锂离子电池的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负极柱的金属离子在电解液的流动下与铝壳出现短接的情况,使得锂离子会嵌入铝壳,从而对铝壳进行腐蚀。如果铝壳腐蚀严重,还会造成铝壳与负极片短路甚至导致电解液出现漏液的安全问题。为此,亟需提出一种新型的技术方案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电池的包覆结构,其可以隔开电芯和壳体的内底面,改善电池的金属外壳的内底面产生腐蚀的情况,提高了电池产品的使用寿命和品质。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电池的包覆结构,包括:
4、第一包覆片,具有用于面向电芯的第一表面及背向所述第一表面的第二表面,多个第一虹吸孔自所述第一表面贯穿所述第二表面;
5、第二包覆片,具有第三表面及背向所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的包覆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的包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表面(1b)和所述第三表面(2a)沿第一方向(T1)的间距不大于1mm。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池的包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包覆片(1)和所述第二包覆片(2)沿第一方向(T1)的厚度分别为W1和W2,所述第二表面(1b)和所述第三表面(2a)沿所述第一方向(T1)的间距为L,满足关系式:0.05≤W1/L≤1.5,0.05≤W2/L≤1.5。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池的包覆结构,其特征在于:多个第二虹吸孔(20)自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的包覆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的包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表面(1b)和所述第三表面(2a)沿第一方向(t1)的间距不大于1mm。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池的包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包覆片(1)和所述第二包覆片(2)沿第一方向(t1)的厚度分别为w1和w2,所述第二表面(1b)和所述第三表面(2a)沿所述第一方向(t1)的间距为l,满足关系式:0.05≤w1/l≤1.5,0.05≤w2/l≤1.5。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池的包覆结构,其特征在于:多个第二虹吸孔(20)自所述第三表面(2a)贯穿所述第四表面(2b),全部的所述第二虹吸孔(20)和所述第一虹吸孔(10)沿第一方向(t1)完全错开,以用于隔开所述电芯(6)和所述壳体(7)的内底面。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池的包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包覆片(1)和所述第二包覆片(2)之间连接有至少一个第三包覆片(3),单个所述第三包覆片(3)的表面具有多个贯穿的第三虹吸孔(30)。
6.如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红,金敏,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正力新能电池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