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无阀压电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393204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0 22:23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微型无阀压电泵,涉及压电泵领域,包括从上到下依次布置的顶板、压电元件和底板,所述顶板、压电元件和底板沿厚度方向夹持形成的空腔构成泵腔,所述压电元件为环形结构,所述压电元件沿厚度方向振动或沿径向方向振动。本技术结构简单,通过顶板、压电元件和底板沿厚度方向夹持形成的空腔就能够形成泵腔,减少了额外配件的空间占用,提高压电元件的利用;同时通过环形压电元件可以带动顶板和底板同时振动,提高振幅,提高泵腔容积变化,进而提高泵腔吸入和排出的流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压电泵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微型无阀压电泵


技术介绍

1、压电泵是一种利用压电效应将电能转换为机械能的装置,通过给压电陶瓷施加交流电驱动信号,利用周边固定的压电陶瓷在交变电压驱动下,使其发生频率与驱动信号相同的机械振动,使得泵腔容积变化而在腔内外产生一定的压差,并把这种机械振动转化为流体的运动和流过效果,从而达到泵送流体的目的。

2、目前已实用化的压电泵,其驱动振子为在金属振膜或有机振膜一侧贴合实体圆形,或方形压电陶瓷片构成,同时通过在进气或出气口设置被动开合的单向阀,或利用进气和出气口的流阻差来达到泵气的效果。但是这几种方法均存在一些问题:驱动振子上实体圆形,或方形压电陶瓷片电极面较大,因此其电容量相对较大,不利于减低功耗;同时振膜振幅有限,泵腔容积变化小,使得流体变化量少。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微型无阀压电泵,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

2、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3、一种微型无阀压电泵,包括从上到下依次布置的顶板、压电元件和底板,所述顶板、压电元件和底板沿厚度方向夹持形成的空腔构成泵腔,所述压电元件为环形结构,所述压电元件沿厚度方向振动或沿径向方向振动。

4、进一步地,所述压电元件沿厚度方向振动时,所述底板为带有侧壁的圆盘形结构,所述底板的外圈直径小于或等于所述压电元件的外圈直径,所述底板的内圈直径大于所述压电元件的内圈直径,所述顶板的直径大于所述压电元件的内圈直径并小于所述底板的内圈直径。

5、进一步地,所述压电元件沿径向方向振动时,所述底板为圆板形结构,所述顶板和所述底板的直径大于所述压电元件的内圈直径并小于或等于所述压电元件的外圈直径。

6、进一步地,所述顶板或所述底板的中央处设有流出口,所述顶板或所述底板设有流入口,多个所述流入口沿周向阵列在所述流出口对应位置的四周。

7、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8、1)结构简单,通过顶板、压电元件和底板沿厚度方向夹持形成的空腔就能够形成泵腔,减少了额外配件的空间占用,提高压电元件的利用。

9、2)通过环形压电元件可以带动顶板和底板同时振动,提高振幅,提高泵腔容积变化,进而提高泵腔吸入和排出的流量。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微型无阀压电泵,其特征在于:包括从上到下依次布置的顶板、压电元件和底板,所述顶板、压电元件和底板沿厚度方向夹持形成的空腔构成泵腔,所述压电元件为环形结构,所述压电元件沿厚度方向振动或沿径向方向振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无阀压电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电元件沿厚度方向振动时,所述底板为带有侧壁的圆盘形结构,所述底板的外圈直径小于或等于所述压电元件的外圈直径,所述底板的内圈直径大于所述压电元件的内圈直径,所述顶板的直径大于所述压电元件的内圈直径并小于所述底板的内圈直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无阀压电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电元件沿径向方向振动时,所述底板为圆板形结构,所述顶板和所述底板的直径大于所述压电元件的内圈直径并小于或等于所述压电元件的外圈直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无阀压电泵,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或所述底板的中央处设有流出口,所述顶板或所述底板设有流入口,多个所述流入口沿周向阵列在所述流出口对应位置的四周。

【技术特征摘要】

1.微型无阀压电泵,其特征在于:包括从上到下依次布置的顶板、压电元件和底板,所述顶板、压电元件和底板沿厚度方向夹持形成的空腔构成泵腔,所述压电元件为环形结构,所述压电元件沿厚度方向振动或沿径向方向振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无阀压电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电元件沿厚度方向振动时,所述底板为带有侧壁的圆盘形结构,所述底板的外圈直径小于或等于所述压电元件的外圈直径,所述底板的内圈直径大于所述压电元件的内圈直径,所述顶板的直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统宇
申请(专利权)人:海豚乐智科技成都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