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隔振系统,尤其涉及一种分体式隔振系统时滞最优控制设计方法。
技术介绍
1、振动主动控制技术是高性能隔振的关键技术之一,而控制回路中的时间滞后一般不能忽略。时滞对系统的稳定性和振动特性都会产生影响,系统的动力学特性将随着时滞、控制强度等参数的变化而随时切换。由于时滞控制的控制策略简单,调节时滞取值可以在耗能不变的情况下提高其智能化性能,从而考虑人为引入的可调时滞控制并建立控制参数与控制效果之间的关系。并且最优控制算法允许所求解的问题是非线性的和不连续的,能从整个可行解空间寻找全局最优解和次优解,避免只得到局部最优解。将时滞控制与最优控制算法结合可以有效地解决由于时间滞后对分体式隔振系统稳定性和振动特性的影响,有效改善分体式隔振系统的隔振性能。所以本专利技术设计了一种分体式隔振系统的时滞最优控制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分体式隔振系统时滞最优控制设计方法。
2、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分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分体式隔振系统时滞最优控制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根据分体式隔振系统的受力情况,以及隔振系统的刚度与阻尼,列出动力学方程,从而得到动力学模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根据步骤一得到的动力学模型推导出分体式隔振系统的状态空间方程,将隔振器负载的振动速度作为输出,状态变量分别选取负载的位移和隔振器负载的振动速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三中,根据步骤二中的状态方程,针对系统时滞将系统的状态方程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体式隔振系统时滞最优控制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根据分体式隔振系统的受力情况,以及隔振系统的刚度与阻尼,列出动力学方程,从而得到动力学模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根据步骤一得到的动力学模型推导出分体式隔振系统的状态空间方程,将隔振器负载的振动速度作为输出,状态变量分别选取负载的位移和隔振器负载的振动速度;
4.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程隆,李天一,李斌,李娜,赵勃,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