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震结构及模块化建筑单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389198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0 22:21
本技术涉及一种减震结构及模块化建筑单元,属于模块化建筑技术领域。该减震结构包括第一连接单元和第二连接单元;第一连接单元包括数个平行且间隔设置的第一主梁,相邻第一主梁之间通过数个第一次梁连接;第二连接单元包括数个平行且间隔设置的第二主梁,相邻第二主梁之间通过数个第二次梁连接;第一主梁的两侧能分别连接模块箱体和抗侧力结构;第二主梁的两侧能分别连接所述模块箱体和抗侧力结构;第二主梁的端部中的至少一个设有塑性耗能节点,塑性耗能节点能消耗震力的能量。本技术的第一连接单元作为屋面层,第二连接单元作为标准层。第二连接单元的塑性耗能节点,能消耗高烈度地区地震时产生的震力,有效保护模块箱体和抗侧力结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模块化建筑,尤其涉及一种减震结构及模块化建筑单元


技术介绍

1、模块化建筑是一种新兴的建筑结构体系,该体系是以每个房间作为一个模块单元,均在工厂中进行预制生产,完成后运输至现场并通过可靠的连接方式组装成为建筑整体。模块化建筑具有标准化程度高、装配率高的特点,近年来在民用建筑工程项目中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应用。

2、实际应用中,在工厂中预制生产一些模块箱体,将模块箱体运输至施工现场后进行模块箱体的整体吊装和拼接。为了提高结构整体抗侧力性能,在模块箱体的一侧设置抗侧力结构,然后在模块箱体和抗侧力结构之间焊接短梁。但这种连接方式导致箱体结构与抗侧力结构之间存在较短间隙,后续施工缝处装修工程不易处理,降低了建造效率,不利于模块化建筑的快速施工;同时箱体结构与抗侧力结构之间的抗震效果差,无法满足在高烈度地区的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1、(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2、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减震结构及箱体,其解决了直接在模块箱体和抗侧力结构之间焊接短梁存在抗震效果差,以及建造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3、(二)技术方案

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包括:

5、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减震结构,包括第一连接单元和第二连接单元;

6、所述第一连接单元包括数个平行且间隔设置的第一主梁,相邻所述第一主梁之间通过数个第一次梁连接;

7、所述第二连接单元包括数个平行且间隔设置的第二主梁,相邻所述第二主梁之间通过数个第二次梁连接;

8、所述第一主梁的两侧能分别连接模块箱体和抗侧力结构;

9、所述第二主梁的两侧能分别连接所述模块箱体和所述抗侧力结构;

10、至少一个所述第二主梁的端部设有塑性耗能节点,所述塑性耗能节点能消耗震力的能量。

11、可选地,相邻两个所述第一次梁之间和相邻两个所述第二次梁之间均设置钢板,在所述钢板上设置混凝土楼板。

12、可选地,所述钢板为组合型压型钢板。

13、可选地,所述第一次梁和所述第二次梁均为箱型截面方钢管。

14、所述第一次梁和所述第二次梁上均设有吊耳。

15、第二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模块化建筑单元,包括所述的减震结构,还包括所述模块箱体和所述抗侧力结构,所述减震结构设置于所述模块箱体和所述抗侧力结构之间,所述第一连接单元作为屋面层,所述第二连接单元作为标准层。

16、所述第二主梁的两端设有所述塑性耗能节点。

17、所述第一单元和所述第二单元之间设有墙板模块。

18、(三)有益效果

19、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一种减震结构及箱体,通过设置塑性耗能节点,能消耗在高烈度地区地震时产生的地震能量,有效的保护模块箱体和抗侧力结构。通过设置数个第一主梁、第一次梁、第二主梁和第二次梁,使第一连接单元和第二连接单元形成类板状结构,使模块箱体和抗侧力结构之间没有缝隙,在类板状结构之间形成建筑空间,提升建筑效率。

20、本技术在第一次梁之间和第二次梁之间均设置钢板,在钢板上设置混凝土楼板。设置混凝土楼板后,使箱体结构和抗侧力结构传力更加明确,提升结构整体性。

21、本技术的第一次梁和第二次梁设置成箱型截面方钢管,方钢管具有较强的稳固性,方管与塑性耗能节点的连接稳定,使塑性耗能节点能在地震作用下更加稳定地发挥耗能能力。

22、本技术设置的吊耳,能为建筑施工提供便利。吊耳的数量和位置可以依托受力、运输与吊装等因素设置。

23、本技术的模块化建筑单元中,标准层更靠近地面,地面地震时,第二主梁上的塑性耗能节点能更早的消耗地震能量,保护相邻箱体结构与抗侧力结构不受损坏。

24、在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之间设置的墙板模块是预制墙体,增加了墙板模块能使第一连接单元和第二连接单元之间的建筑空间更为牢固。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连接单元(1)和第二连接单元(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第一次梁(12)之间和相邻两个所述第二次梁(22)之间均设置钢板,在所述钢板上设置混凝土楼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板为组合型压型钢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次梁(12)和所述第二次梁(22)均为箱型截面方钢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次梁(12)和所述第二次梁(22)上均设有吊耳。

6.一种模块化建筑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减震结构,还包括所述模块箱体(3)和所述抗侧力结构(4),所述减震结构设置于所述模块箱体(3)和所述抗侧力结构(4)之间,所述第一连接单元(1)作为屋面层,所述第二连接单元(2)作为标准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模块化建筑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主梁(21)的两端设有所述塑性耗能节点(23)。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模块化建筑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单元(1)和所述第二连接单元(2)之间设有墙板模块(5)。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连接单元(1)和第二连接单元(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第一次梁(12)之间和相邻两个所述第二次梁(22)之间均设置钢板,在所述钢板上设置混凝土楼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板为组合型压型钢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次梁(12)和所述第二次梁(22)均为箱型截面方钢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次梁(12)和所述第二次梁(2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杰李祚华葛磊孙伟刘强李华坤朱琪许航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科工集团绿色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