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支撑结构与机电管线一体化的建筑箱体及建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541485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05 18: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支撑结构与机电管线一体化的建筑箱体机建造方法,涉及建筑技术领域,所述建筑箱体包括箱体框架、波纹板、配电箱、机电管线以及插座;所述波纹板满焊于箱体框架的各平面;所述配电箱和插座设置于波纹板内侧;所述箱体框架包括顶梁、底梁、柱以及支撑杆件;所述顶梁焊接于柱的顶部;所述底梁焊接于柱的底部;所述支撑杆件固定于同一平面的顶梁与底梁之间;所述机电管线从配电箱出发先后经过顶梁、波纹板、支撑结构与插座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既保证了建筑箱体的使用空间,又节约了制造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支撑结构与机电管线一体化的建筑箱体及建造方法


技术介绍

1、模块化建筑箱体是一种在建筑领域中应用广泛的创新解决方案。它通过将建筑结构、机电管线和功能设备集成到预制的模块中,以提供更快速、高效、可靠的建筑施工和维护方式。

2、模块化建筑箱体间的连接刚度较弱,如采用螺栓式竖向连接,上下箱体间的连接简化为铰接,相比传统结构柱刚性连续,模块化建筑的这种连接构造方式对抗震不利,限制了这种结构体系的使用高度。在箱体内设置支撑斜杆,可以有效提高结构刚度,现有技术手段是将结构斜撑与建筑墙面错开,避免斜撑打断围护墙内的龙骨,特别是避免了打断机电管线。错开布置回避了结构支撑与墙内建筑构造做法的冲突,但支撑错开围护墙后,既占用了建筑空间,减少了使用空间,又增加了钢用量,导致制造成本过大。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支撑结构与机电管线一体化的建筑箱体及建造方法,解决了当前既占用了建筑空间,减少了使用空间,又增加了钢用量,导致制造成本过大的问题;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支撑结构与机电管线一体化的建筑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箱体包括箱体框架、波纹板、配电箱、机电管线以及插座;所述波纹板满焊于箱体框架的各平面;所述配电箱和插座设置于波纹板内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支撑结构与机电管线一体化的建筑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梁包括第一横梁和第一纵梁;所述第一横梁置于顶梁所在平面两侧,所述第一纵梁呈阵列焊接于顶梁所在平面两侧的横梁之间;所述底梁包括第二横梁和第二纵梁;所述第二横梁置于顶梁所在平面两侧,所述第二纵梁呈阵列焊接于底梁所在平面两侧的横梁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支撑结构与机电管线一体化的建筑箱体,其特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支撑结构与机电管线一体化的建筑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箱体包括箱体框架、波纹板、配电箱、机电管线以及插座;所述波纹板满焊于箱体框架的各平面;所述配电箱和插座设置于波纹板内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支撑结构与机电管线一体化的建筑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梁包括第一横梁和第一纵梁;所述第一横梁置于顶梁所在平面两侧,所述第一纵梁呈阵列焊接于顶梁所在平面两侧的横梁之间;所述底梁包括第二横梁和第二纵梁;所述第二横梁置于顶梁所在平面两侧,所述第二纵梁呈阵列焊接于底梁所在平面两侧的横梁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支撑结构与机电管线一体化的建筑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件上设置有用于机电管线走线的通孔,所述机电管线穿过通孔连接于位于支撑杆件上侧的插座与位于支撑杆件下侧的插座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支撑结构与机电管线一体化的建筑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为斜向通孔或垂向通孔,所述机电管线通过斜向通孔斜向穿过支撑杆件,通过垂向通孔竖直穿过支撑杆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支撑结构与机电管线一体化的建筑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处安装有单侧翼板。

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杰刘强孙伟李华坤许航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科工集团绿色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