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明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038511 阅读:1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照明系统,其课题在于照明系统的轻量化。由光源(61)被外壳(62)覆盖的第一照明器具(51)和配置在外壳(62)周围的环状的第二照明器具(52)构成的前照灯(20),其特征在于,第二照明器具(52)被由外壳(62)支承且以环状形成的环状支柱(65)支承,并且,具有从正面看时以自第一照明器具(51)外周沿半径方向离开的方式配置成环状的多个发光元件(54)。由于第二照明器具(52)利用外壳(62)而被支承,因此无需使用专用外壳来支承第二照明器具(52)。由此,能够谋求前照灯(20)的轻量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采用在例如鞍乘型车辆前照灯的照明系统的改良技术。
技术介绍
为了照射鞍乘型车辆的前部,在鞍乘型车辆上设有前照灯,为此提出了具有特殊 外观的照明系统,即在具有圆形发光面的第一照明器具的周围,配置第二照明器具以便形 成与第一照明器具具有同心的环状发光面(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图5))。如专利文献1的图5所示,第一光源63被第一外壳62支承,以包围该第一外壳62 的方式配置有第二照明器具的反射板,第二光源65支承在该第二照明器具的反射板上。然而,由专利文献1的图5可知,由于第一外壳62和第二照明器具的反射板构成 为双层,因此照明系统变得非常重。另外,由于第一外壳62被配置在第二照明器具反射板 的前方,因此,存在难以设定用于使第二发光面均勻地反光的第二照明器具反射板的反射 面的课题。于是,在谋求小型化及轻量化的小型车辆特别是鞍乘型车辆的情况下,期待实现 照明系统的轻量化。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2002-216509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两个照明系统且适合于鞍乘型车辆的轻量的照 明系统。第一方面的专利技术提供由光源被外壳覆盖的第一照明器具和配置在所述外壳周围 的环状的第二照明器具构成的照明系统,该照明系统的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照明器具被由所述外壳支承的以环状形成的环状支柱支承,并且,具有 从正面看时以自所述第一照明器具外周沿半径方向离开的方式配置成环状的多个发光元 件。第二方面的专利技术提供的照明系统,其特征在于,具有间隔部罩体,该间隔部罩体自第一照明器具外周朝向第二照明器具内周延 伸,用于覆盖形成在第一照明器具外周与第二照明器具内周之间的间隔部。第三方面的专利技术提供的照明系统,其特征在于,具有外周罩体,该外周罩体自第二照明器具外周以自第二照明器具中心离开的方 式延伸,覆盖环状支柱。第四方面的专利技术提供的照明系统,其特征在于,外周罩体通过与自间隔部罩体外周沿半径方向以放射状延伸的辐条结合,一体地 设置于所述间隔部罩体。第五方面的专利技术提供的照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元件被配置成从正面看时相邻的发光元件彼此之间隔着所述辐条。第六方面的专利技术提供的照明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二照明器具具有支承发光元件的基板和安装该基板的基板用外壳,在基板用外 壳上安装基板的安装部被辐条覆盖。第七方面的专利技术提供的照明系统,其特征在于,间隔部罩体被安装在基板用外壳上,或者外周罩体被安装在基板用外壳上。第八方面的专利技术提供的照明系统,其特征在于, 第二照明器具的发光面或发光体被设置在从侧面看时在照射方向上比第一照明 器具的发光面或发光体更突出的位置。根据第一方面的专利技术,第二照明器具被由外壳支承的环状支柱支承。即,第二照明 器具利用第一照明器具的外壳而被支承。因此,无需使用支承第二照明器具的第二照明器 具用外壳。由此,能够谋求照明系统的轻量化。而且,第二照明器具具有以环状配置的多个发光元件。在作为光源采用发光元件 的情况下,在光源周围不配置特别的发射板,也能够以环状全面地发光。根据第二方面的专利技术,具有用于覆盖间隔部的间隔部罩体。由间隔部罩体覆盖间 隔部。由此,提高照明系统的外观性。根据第三方面的专利技术,具有自第二照明器具外周延伸并覆盖环状支柱的外周罩 体。由此,环状支柱不会显露在外面,提高了照明系统的外观性。根据第四方面的专利技术,外周罩体通过与辐条结合,与间隔部罩体构成为一体。由 此,与个别地固定外周罩体和间隔部罩体的情况相比,能够减少支承部,并且谋求减少部件数量以及组装工序数量。根据第五方面的专利技术,相邻的发光元件被配置成从正面看时彼此之间隔着辐条。 艮口,将发光元件配置成从正面看时不与辐条重叠。由此,具有所需的最小数量的发光元件即 可,有助于减少部件数量。根据第六方面的专利技术,安装部被辐条覆盖。由此,提高了照明系统的外观性。根据第七方面的专利技术,间隔部罩体被安装在基板用外壳上,或者外周罩体被安装 在基板用外壳上。间隔部罩体或者外周罩体被安装在基板用外壳上。通过预先在在基板用 外壳上安装间隔部罩体或者外周罩体,能够在环状支柱上一体地安装第二照明器具、间隔 部罩体及外周罩体。即,能够谋求简化安装工序。根据第八方面的专利技术,第二照明器具的发光面或发光体被设置在从侧面看时比第 一照明器具的发光面或发光体更突出的位置。由此,在第三者从斜前方看到照明系统时,相 对于第二照明器具的圆环中心,第一照明器具的位置看起来靠近第三者侧。由此,能够演出 成仿佛黑眼珠靠近第三者侧(第一照明器具追随第三者)。附图说明图1是说明安装有本专利技术的照明系统的鞍乘型车辆的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照明系统的主视图;图3是图2的3-3线剖面图;图4是图3的4向视图;图5是图3的5部分放大图6是图2的6-6线剖面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照明系统的分解图;图8是第二实施例的照明系统的分解图;图9是第二实施例的照明系统的主视图; 图10是说明图6的变更实施例的图;图11 (a)和(b)是图10的主要部分的分解图。附图标记说明20,90前照灯(照明系统)21前部方向指示灯(照明系统)43后部方向指示灯(照明系统)51第一照明器具52,96第二照明器具54发光元件57,91间隔部罩体58 辐条59,92外周罩体61 光源62夕卜壳65,95环状支柱66间隔部69,93,105基板用外壳72,108 基板79安装部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附图是按照箭头所指方向看到的视图。第一实施例首先,参照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如图1所示,机动二轮车等鞍乘型车辆10由以下部件构成,即车架11、转向自如 地安装在设置于该车架11前端的头管12的前叉13、转动自如地安装在该前叉13下端的 前轮14、安装在前叉13以阻断由前轮14弹起的泥土、石子的前轮挡泥板15、作为安装在头 管12前部的照明系统的前照灯20、以中间隔着该前照灯20的方式沿图面表里方向设置的 两个作为照明系统的前部方向指示灯21、仪表22和转向车把23、配置在车架11上的燃料 箱24、安装在自车架11向后方延伸的座椅导轨25的座椅26、悬挂在车架11的发动机27、 自车架11的后下部延伸的摇臂31、转动自如地安装在该摇臂31后部的后轮32、从摇臂31 到座椅导轨25之间架设并控制后轮32的上下移动的后缓冲装置33。在发动机27上连接有吸气管35。该吸气管35由配置在座椅26下方的滤清器36 净化,由化油器37向发动机27供给混合有燃料的混合气体。另外,排气管38,38自发动机27延伸,在这些排气管38,38上连接有消音器39。在转向车把23上安装有后视镜42,在座椅26后方设置有作为照明系统的后部方 向指示灯43。车架11由构成前端的头管12、自该头管12向后斜下方延伸的主车架44、自该主 车架44的后端向后方延伸的座椅导轨25及自主车架44的前端向后斜下方延伸的副车架 45构成。下面,以前照灯20为例说明本专利技术。如图2所示,前照灯20由第一照明器具51、包围该第一照明器具51的环状支柱 (图3中的附图标记65)、被该环状支柱65支承的第二照明器具52以及以覆盖该第二照明 器具52的方式安装的照明系统罩体53构成。 在第二照明器具52中,发光二极管等发光元件54以自第一照明器具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照明系统,其由光源被外壳覆盖的第一照明器具和配置在所述外壳周围的环状的第二照明器具构成,该照明系统的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照明器具被由所述外壳支承的以环状形成的环状支柱支承,并且,具有从正面看时以自所述第一照明器具外周沿半径方向离开的方式配置成环状的多个发光元件。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三宅川彻
申请(专利权)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