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轧拉一体机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轧拉一体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385042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0 22: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轧拉一体机,立式越端放线架的后工位设置有六模拉丝机,六模拉丝机的后工位依次设置有第一张力控制机构、第一道次水平两辊主动轧制、第二张力控制机构、第二道次水平两辊主动轧制、第三张力控制机构、第三道次万能四辊主动轧制、第四张力控制机构及除油清洁装置,除油清洁装置的后工位依次设置有第四道次模拉机构、第五张力控制机构、第五道次模拉机构、第六张力控制机构及龙门式收线机,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合理,先通过六模拉丝机对铜杆减径,随后经过两道次水平两辊主动轧制,再进行一次万能型四辊辊拉模,得到粗压轧加工后的铜线,接着再通过两次次模拉机构,连轧连拉得到精品成品线材,一次即可成型,精度及效率大大提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轧拉一体设备,具体为一种轧拉一体机


技术介绍

1、轧机是实现金属轧制过程的设备,泛指完成轧材生产全过程的装备,普通轧机主要由辊筒、机架、辊距调节装置、辊温调节装置、传动装置、润滑系统、控制系统和拆辊装置等组成。精密压延机除了具有普通轧机主要零部件和装置以外,增加了保证压延精度的装置。

2、目前在铜线加工时,一般采用轧机先进行轧压处理,接着在进行精修,首先这种方式加工效率较低,其次精度得不到保障,因此,亟待一种改进的技术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这一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轧拉一体机,先通过六模拉丝机对铜杆减径,随后经过两道次水平两辊主动轧制,再进行一次万能型四辊辊拉模,得到粗压轧加工后的铜线,接着再通过两次次模拉机构,连轧连拉得到精品成品线材,成品精度达到±0.005mm,一次即可成型,精度及效率大大提高,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轧拉一体机,包括立式越端放线架、六模拉丝机、第一张力控制机构、第一道次水平两辊主动轧制、第二张力控制机构、第二道次水平两辊主动轧制、第三张力控制机构、第三道次万能四辊主动轧制、第四张力控制机构、除油清洁装置、第四道次模拉机构、第五张力控制机构、第五道次模拉机构、第六张力控制机构、龙门式收线机,所述立式越端放线架的后工位设置有六模拉丝机,所述六模拉丝机的后工位依次设置有第一张力控制机构、第一道次水平两辊主动轧制、第二张力控制机构、第二道次水平两辊主动轧制、第三张力控制机构、第三道次万能四辊主动轧制、第四张力控制机构及除油清洁装置,所述除油清洁装置的后工位依次设置有第四道次模拉机构、第五张力控制机构、第五道次模拉机构、第六张力控制机构及龙门式收线机。

3、优选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轧拉一体机,其中,所述六模拉丝机由六个拉丝机组构成,所述拉丝机组包括拉丝机架、第一牵引滚筒及第一拉丝模具,所述拉丝机架表面设置有第一牵引滚筒及若干第一导向辊,所述拉丝机架位于第一牵引滚筒的前方设置有第一拉丝模具,所述第一拉丝模具开设有拉丝孔。

4、优选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轧拉一体机,其中,所述第一张力控制机构、第二张力控制机构、第三张力控制机构及第四张力控制机构的结构相同且均由第一张力控制机架、第一固定辊及第一升降辊构成,所述第一张力控制机架两侧设置有第一固定辊,所述第一张力控制机架的中间位置设置有第一升降辊,所述第一升降辊与气缸的活塞杆相连,所述气缸安装于第一张力控制机架。

5、优选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轧拉一体机,其中,所述第一道次水平两辊主动轧制及第二道次水平两辊主动轧制的结构相同且均由导向机构、轧制机架及第一轧辊,所述轧制机架的进料端均设置有导向机构,所述轧制机架设置有两个相互配合的第一轧辊。

6、优选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轧拉一体机,其中,所述第三道次万能四辊主动轧制包括四辊主动轧制框架、减速电机、导向块、第二轧辊,所述四辊主动轧制框架四个边各设置有一个减速电机,所述四辊主动轧制框架四个边的内侧均设置有导向块,所述导向块的外端通过直线导轨与四辊主动轧制框架内壁配合,所述导向块内侧为斜面且通过直线导轨与调节座相连,所述调节座内侧设置有第二轧辊。

7、优选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轧拉一体机,其中,所述除油清洁装置包括除油机架、托板及刮板,所述除油机架上部的设置有托板,所述除油机架上部且位于托板的上方通过气缸设置有刮板。

8、优选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轧拉一体机,其中,所述第四道次模拉机构及第五道次模拉机构结构相同且具由模拉机架、第二牵引滚筒及第二拉丝模具,所述模拉机架表面设置有第二牵引滚筒及第二导向辊,所述模拉机架位于第二牵引滚筒的前方设置有第二拉丝模具,所述第二拉丝模具开设有拉模孔。

9、优选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轧拉一体机,其中,所述第五张力控制机构及第六张力控制机构结构相同且均由第二张力控制机架、第二固定辊及第二升降辊构成,所述第二张力控制机架上部设置有第二固定辊,所述第二张力控制机架下部通过升降机构设置有第二升降辊。

10、优选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轧拉一体机,其中,所述第一张力控制机构、第一道次水平两辊主动轧制、第二张力控制机构、第二道次水平两辊主动轧制、第三张力控制机构、第三道次万能四辊主动轧制、第四张力控制机构、除油清洁装置均安装于抬高座上表面。

11、优选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轧拉一体机,其中,其工作方式为:

12、步骤一:进线原材料统一为φ8mm铜杆,采用立式越端放线架放线,通过六模拉丝机将φ8mm铜杆减径至后道轧拉工艺所需要的进线直径;

13、步骤二:通过“平轧+平轧+万能轧”轧制工艺,将圆线粗轧至矩形截面,相对于成品截面,单边预留0.2-0.3mm余量;

14、步骤四:两道次模拉机构将粗轧后的扁线,精拉至成品尺寸。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6、本专利技术先通过六模拉丝机对铜杆减径,随后经过两道次水平两辊主动轧制,再进行一次万能型四辊辊拉模,得到粗压轧加工后的铜线,接着再通过两次次模拉机构,连轧连拉得到精品成品线材,成品精度达到±0.005mm,一次即可成型,精度及效率大大提高。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轧拉一体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立式越端放线架(1)、六模拉丝机(2)、第一张力控制机构(3)、第一道次水平两辊主动轧制(4)、第二张力控制机构(5)、第二道次水平两辊主动轧制(6)、第三张力控制机构(7)、第三道次万能四辊主动轧制(8)、第四张力控制机构(9)、除油清洁装置(10)、第四道次模拉机构(11)、第五张力控制机构(12)、第五道次模拉机构(13)、第六张力控制机构(14)、龙门式收线机(15),所述立式越端放线架(1)的后工位设置有六模拉丝机(2),所述六模拉丝机(2)的后工位依次设置有第一张力控制机构(3)、第一道次水平两辊主动轧制(4)、第二张力控制机构(5)、第二道次水平两辊主动轧制(6)、第三张力控制机构(7)、第三道次万能四辊主动轧制(8)、第四张力控制机构(9)及除油清洁装置(10),所述除油清洁装置(10)的后工位依次设置有第四道次模拉机构(11)、第五张力控制机构(12)、第五道次模拉机构(13)、第六张力控制机构(14)及龙门式收线机(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轧拉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六模拉丝机(2)由六个拉丝机组构成,所述拉丝机组包括拉丝机架(201)、第一牵引滚筒(202)及第一拉丝模具(203),所述拉丝机架(201)表面设置有第一牵引滚筒(202)及若干第一导向辊(204),所述拉丝机架(201)位于第一牵引滚筒(202)的前方设置有第一拉丝模具(203),所述第一拉丝模具(203)开设有拉丝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轧拉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张力控制机构(3)、第二张力控制机构(5)、第三张力控制机构(7)及第四张力控制机构(9)的结构相同且均由第一张力控制机架(301)、第一固定辊(302)及第一升降辊(303)构成,所述第一张力控制机架(301)两侧设置有第一固定辊(302),所述第一张力控制机架(301)的中间位置设置有第一升降辊(303),所述第一升降辊(303)与气缸(304)的活塞杆相连,所述气缸(304)安装于第一张力控制机架(30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轧拉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道次水平两辊主动轧制(4)及第二道次水平两辊主动轧制(6)的结构相同且均由导向机构(401)、轧制机架(402)及第一轧辊(403),所述轧制机架(402)的进料端均设置有导向机构(401),所述轧制机架(402)设置有两个相互配合的第一轧辊(40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轧拉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道次万能四辊主动轧制(8)包括四辊主动轧制框架(801)、减速电机(802)、导向块(803)、第二轧辊(804),所述四辊主动轧制框架(801)四个边各设置有一个减速电机(802),所述四辊主动轧制框架(801)四个边的内侧均设置有导向块(803),所述导向块(803)的外端通过直线导轨与四辊主动轧制框架(801)内壁配合,所述导向块(803)内侧为斜面且通过直线导轨与调节座(805)相连,所述调节座(805)内侧设置有第二轧辊(80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轧拉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油清洁装置(10)包括除油机架(1001)、托板(1002)及刮板(1003),所述除油机架(1001)上部的设置有托板(1002),所述除油机架(1001)上部且位于托板(1002)的上方通过气缸设置有刮板(1003)。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轧拉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道次模拉机构(11)及第五道次模拉机构(13)结构相同且具由模拉机架(1301)、第二牵引滚筒(1302)及第二拉丝模具(1303),所述模拉机架(1301)表面设置有第二牵引滚筒(1302)及第二导向辊(1304),所述模拉机架(1301)位于第二牵引滚筒(1302)的前方设置有第二拉丝模具(1303),所述第二拉丝模具(1303)开设有拉模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轧拉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张力控制机构(12)及第六张力控制机构(14)结构相同且均由第二张力控制机架(1401)、第二固定辊(1402)及第二升降辊(1403)构成,所述第二张力控制机架(1401)上部设置有第二固定辊(1402),所述第二张力控制机架(1401)下部通过升降机构设置有第二升降辊(1403)。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轧拉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张力控制机构(3)、第一道次水平两辊主动轧制(4)、第二张力控制机构(5)、第二道次水平两辊主动轧制(6)、第三张力控制机构(7)、第三道次万能四辊主动轧制(8)、第四张力控制机构(9)、除油清洁装置(10)均安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轧拉一体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立式越端放线架(1)、六模拉丝机(2)、第一张力控制机构(3)、第一道次水平两辊主动轧制(4)、第二张力控制机构(5)、第二道次水平两辊主动轧制(6)、第三张力控制机构(7)、第三道次万能四辊主动轧制(8)、第四张力控制机构(9)、除油清洁装置(10)、第四道次模拉机构(11)、第五张力控制机构(12)、第五道次模拉机构(13)、第六张力控制机构(14)、龙门式收线机(15),所述立式越端放线架(1)的后工位设置有六模拉丝机(2),所述六模拉丝机(2)的后工位依次设置有第一张力控制机构(3)、第一道次水平两辊主动轧制(4)、第二张力控制机构(5)、第二道次水平两辊主动轧制(6)、第三张力控制机构(7)、第三道次万能四辊主动轧制(8)、第四张力控制机构(9)及除油清洁装置(10),所述除油清洁装置(10)的后工位依次设置有第四道次模拉机构(11)、第五张力控制机构(12)、第五道次模拉机构(13)、第六张力控制机构(14)及龙门式收线机(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轧拉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六模拉丝机(2)由六个拉丝机组构成,所述拉丝机组包括拉丝机架(201)、第一牵引滚筒(202)及第一拉丝模具(203),所述拉丝机架(201)表面设置有第一牵引滚筒(202)及若干第一导向辊(204),所述拉丝机架(201)位于第一牵引滚筒(202)的前方设置有第一拉丝模具(203),所述第一拉丝模具(203)开设有拉丝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轧拉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张力控制机构(3)、第二张力控制机构(5)、第三张力控制机构(7)及第四张力控制机构(9)的结构相同且均由第一张力控制机架(301)、第一固定辊(302)及第一升降辊(303)构成,所述第一张力控制机架(301)两侧设置有第一固定辊(302),所述第一张力控制机架(301)的中间位置设置有第一升降辊(303),所述第一升降辊(303)与气缸(304)的活塞杆相连,所述气缸(304)安装于第一张力控制机架(30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轧拉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道次水平两辊主动轧制(4)及第二道次水平两辊主动轧制(6)的结构相同且均由导向机构(401)、轧制机架(402)及第一轧辊(403),所述轧制机架(402)的进料端均设置有导向机构(40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海波陈琪赵旭东赵庆勇徐建可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金轮精密智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