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车辆手刹制动的管道切入式液压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377842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0 22:17
一种车辆液压制动系统的管道切入式液压泵装置,由泵腔体和柱塞体及其辅助执行部件组成;在泵腔体的中段设置对接脚刹总泵的进液口,在其底部设置对接后轮制动分泵的进液口,与柱塞体套合成一个柱塞式液压泵主体机构;并在柱塞体的上段设置调节弹簧和弹簧压板,使之通过对弹簧压板施压而压下调节弹簧再推动柱塞体从上往下的运动,从而将泵腔体腔内的油液推向出液口输出;再在泵腔体的一侧附设拉索式机械执行机构,该执行机构通过刹车拉线与手刹手柄对接,使其通过操控手刹手柄来拉动刹车拉线联动弹簧压板而推动调节弹簧和柱塞体,最终达到手刹制动和驻车的目的。具有结构简单,操作轻便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机电,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车辆手刹制动的管道切入式液压泵装置


技术介绍

1、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和不断进步,交通工具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车辆,不是在行驶就是驻车,所以,根据相关《标准》规定,车辆必须具备行车制动和驻车制动功能,而且,要求驻车制动必须是通过纯机械装置来实现。在当下的车辆制动系统中,液压鼓刹制动装置和液压碟刹制动装置应用最为广泛,特别是液压碟式制动装置,以其结构简单、紧凑、制动性能好以及散热性好、操控力矩小、稳定性高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中高端小型汽车中。然而,对于当下采用液压管道形式输送执行力矩的制动装置来说,如果不进行改造就无法象索拉机械鼓式制动装置那样在同一制动装置下直接实现行车制动与机械手刹驻车制动的一体性,也就是说不能在同一制动装置中直接分设机械手刹制动装置,只能采用在行车制动装置的基础上附设机械驻车制动机构的综合式结构,而且必须在车辆两边的后轮上对应设置;于是,很多车辆干脆省去了机械手刹装置,直接用电子智能控制驻车,也就是所谓的电子手刹,即通过控制电机推动来实现驻车制动。这样,不仅失去了手刹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用于车辆手刹制动的管道切入式液压泵装置,由泵腔体(1)和柱塞体(2)及其辅助执行部件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泵腔体(1)的腔口端设为内螺纹或外螺纹或内挡圈管口,在泵腔体(1)的中段一侧开设进液口(1.1),在泵腔体(1)底部直通或径向的一侧开设出液口(1.2),进液口(1.1)和出液口(1.2)分有外孔和内孔,外孔为与液压刹车油管对接的螺孔,内孔为贯通内腔且与液压刹车油管过流量相当的扁孔;所述的柱塞体(2)为与所述泵腔体(1)的内腔相适应的精密柱形活塞,设计成多区段阶梯式,即,下段为活塞柱,中段为限位套杆,上段为弹簧套杆,与所述泵腔体(1)套合成一个柱塞式液压泵主体机构,用限位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车辆手刹制动的管道切入式液压泵装置,由泵腔体(1)和柱塞体(2)及其辅助执行部件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泵腔体(1)的腔口端设为内螺纹或外螺纹或内挡圈管口,在泵腔体(1)的中段一侧开设进液口(1.1),在泵腔体(1)底部直通或径向的一侧开设出液口(1.2),进液口(1.1)和出液口(1.2)分有外孔和内孔,外孔为与液压刹车油管对接的螺孔,内孔为贯通内腔且与液压刹车油管过流量相当的扁孔;所述的柱塞体(2)为与所述泵腔体(1)的内腔相适应的精密柱形活塞,设计成多区段阶梯式,即,下段为活塞柱,中段为限位套杆,上段为弹簧套杆,与所述泵腔体(1)套合成一个柱塞式液压泵主体机构,用限位螺帽(3)套卡于柱塞体(2)中段的限位套杆处并拧紧于泵腔体(1)的上端螺纹管口,或用内弹簧挡圈卡挡在管口,从而把柱塞体(2)的活塞柱端限定在泵腔体(1)内腔的设定活动区域,并在柱塞体(2)上段的弹簧套杆位置设置调节弹簧(2.3)和弹簧压板(2.4),使之能够通过对弹簧压板(2.4)施压而压下调节弹簧(2.3)再推动柱塞体(2)从上往下运动。

2.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庆生谢凌龙曾广文
申请(专利权)人:龙岩市上杭县逸龙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