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安全气囊,具体为一种减少安全气囊对人体冲击的防护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1、电子安全气囊系统是一种被动安全性的保护系统,它与座椅安全带配合使用,可以为乘员提供有效的防撞保护。在汽车发生碰撞时,汽车安全气囊可为乘客提供安全保障,大大降低乘客的受伤风险。
2、目前,家用汽车内置有多个安全气囊,针对主驾驶位,安全气囊一般位于方向盘内,针对副驾驶位,安全气囊一般位于中控台内侧,针对后排座位,安全气囊一般位于座椅两侧。汽车的安全气囊系统除了安全气囊本身之外,还包括撞击传感器、控制器、点火装置和电源,其中,点火装置用于点燃安全气囊内的叠氮化钠粉末,且点火装置与电源相连,控制器则用于控制点火装置和电源的通断路。当汽车受到外部猛烈撞击时,汽车内置的撞击传感器能够及时检测到撞击信号,并将信号传递给控制器,控制器立即接通电路,进而使气囊弹出。
3、根据事故研究表明,汽车在发生撞击事故时,受伤率最高的部位是副驾驶位,而安全气囊除了具有防撞保护的正向作用,有时也会因其巨大的冲击力,对人体产生不同程度的伤害。例如,副驾驶位的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减少安全气囊对人体冲击的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少安全气囊对人体冲击的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发生机构(500)包括透气盒(501)和装药盒(502),所述透气盒(501)固定套装在装药盒(502)的外侧,所述透气盒(501)的侧壁上贯穿开设有若干出气孔(503),所述装药盒(502)的内部装填有叠氮化钠粉末,所述装药盒(502)的侧壁上贯穿开设有透气孔(504),所述装药盒(502)的内部还设有点火器(505),所述点火器(505)与安全气囊内的点火装置串联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减少安全气囊对人体冲击的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少安全气囊对人体冲击的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发生机构(500)包括透气盒(501)和装药盒(502),所述透气盒(501)固定套装在装药盒(502)的外侧,所述透气盒(501)的侧壁上贯穿开设有若干出气孔(503),所述装药盒(502)的内部装填有叠氮化钠粉末,所述装药盒(502)的侧壁上贯穿开设有透气孔(504),所述装药盒(502)的内部还设有点火器(505),所述点火器(505)与安全气囊内的点火装置串联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减少安全气囊对人体冲击的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部(200)的底面贯穿开设有与所述充气空腔(202)相通的安装口(206),所述透气盒(501)通过所述安装口(206)插入至所述充气空腔(202)内,所述安装口(206)内还设有封堵塞(207),所述封堵塞(207)与所述安装口(206)的内壁螺纹连接,所述封堵塞(207)上贯穿开设有供所述点火器(505)的引线穿出的穿线孔(20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少安全气囊对人体冲击的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箱(100)的内部左右两侧壁均设有阻挡块(101),所述阻挡块(101)的顶端可拆卸式固定设有挡流板(102),位于左右两侧的两块所述挡流板(102)分别位于所述承载部(200)的左右两侧壁上方;自然状态下,所述承载部(200)的顶端与所述挡流板(102)的下表面抵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少安全气囊对人体冲击的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挡框(301)的顶端前后两侧均设有铰座(302),两个所述铰座(302)分别和所述装饰板(303)的底面前后两侧铰接设置,且所述装饰板(303)的底面中段位置开设有断裂槽(30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减少安全气囊对人体冲击的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挡机构(300)还包括两个移动部(305),两个所述移动部(305)分别位于遮挡框(301)的前后两侧,且两个所述移动部(305)均与所述遮挡框(301)相连,所述防护箱(100)的内部前后两侧壁均固定设有定位块(103),所述定位块(103)上活动贯穿设有导向杆(306),所述导向杆(306)的顶端与相应的所述移动部(305)固定连接,所述导向杆(306)的外侧还套设有复位弹簧(307),所述复位弹簧(307)的两端分别和移动部(305)以及定位块(103)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峰,周洪剑,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护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