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壳体成型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371087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0 22:14
本技术涉及注塑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壳体成型模具,包括上模板、剥料板、上固定座、下固定座、模脚和下模板,所述下固定座上设置有至少一个下模仁,所述下固定座设置有开口成型组件,所述上固定座设置有与所述下模仁匹配的上模仁;所述下模仁顶面设置有第一成型台,所述第一成型台的其中一端侧壁设置有第一平台,使得第一成型台的端部构成阶梯结构,所述第一成型台的其余三个侧壁均设置有至少一个贯穿孔,所述贯穿孔沿所述下模仁的高度方向贯穿下模仁。本技术可以实现异形壳体的注塑成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注塑生产,具体涉及一种壳体成型模具


技术介绍

1、注塑成型是一种工业产品生产造型的方法,是将熔融的材料利用压力注进模具中,冷却成型得到特定形状的产品,生产速度快、效率高,能成形状复杂的制件,因而注塑成型适用于大量生产与形状复杂产品等成型加工领域。注塑模具是专门用于注塑成型的工具,其通常由金属制成,熔融的材料被注入到模具内部之后,由于熔融材料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因而会进入模具内部的成型区域,将模具内部的成型区域填满,熔融的材料在填满成型区域之后经过保压、冷却固化后,即可开模得到产品。一些形状较为常规的产品的壳体(外壳)注塑成型的难度不大,如方形、圆形、半球形等形状,而对于一些异形壳体,比如图6所示的异形壳体,其具有一定的高度,侧壁为斜面,在多个位置有不同形状的孔,在两端部具有开口,且其中一端的开口较长,成型和脱膜都较为困难,需要针对性地开发模具,以实现此类壳体的成型。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壳体成型模具,可以实现异形外壳的注塑成型。

2、本技术采用如下方案实现:

3、一种壳体成型模具,包括上模板、剥料板、上固定座、下固定座、模脚和下模板,所述下固定座上设置有至少一个下模仁,所述下固定座设置有开口成型组件,所述上固定座设置有与所述下模仁匹配的上模仁;所述下模仁顶面设置有第一成型台,所述第一成型台的其中一端侧壁设置有第一平台,使得第一成型台的端部构成阶梯结构,所述第一成型台的其余三个侧壁均设置有至少一个贯穿孔,所述贯穿孔沿所述下模仁的高度方向贯穿下模仁。开口成型组件用于壳体其中一端开口的成型,而第一平台则用于壳体较长开口的成型,贯穿孔可以容纳顶块,在成型之后可以相对于第一成型台顶出,从而可以实现壳体的快速脱模。

4、进一步的,与所述平台所在的端部对应的下模仁顶面设置有第二成型台,与所述第一成型台另一端对应的下模仁顶面设置有第三成型台。第二成型台和第三成型台分别用于壳体两端底部的两个开口的成型。

5、进一步的,所述下模仁的顶面还设置有若干成型凸起部,所述成型凸起部沿所述第一成型台长边的底部边缘设置。成型凸起部是用于壳体两个长侧边底部的开口的成型。

6、进一步的,所述上模仁对应所述第一成型台的位置设置有成型内凹部,所述成型内凹部内壁对应第一平台的位置设置有第二平台,所述第二平台上设置有第三平台,所述第二平台和第三平台构成阶梯结构,该阶梯结构和第一成型台的阶梯结构对应,从而实现壳体端部较长的开口的成型。

7、进一步的,所述成型内凹部的底面靠近两端的位置分别设置有第一凸台和第二凸台,所述成型内凹部的长边内壁设置有第三凸台。第一凸台、第二凸台用于壳体上方形开口的成型,第三凸台用于壳体上腰形口的成型。

8、进一步的,所述上模仁对应所述第二成型台的位置设置有第一凹台,所述上模仁对应所述第三成型台的位置设置有第二凹台。

9、进一步的,所述上模仁对应所述成型凸起部的位置设置有成型凹槽。

10、进一步的,所述开口成型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下固定座上的导向块,与所述导向块移动连接的开口成型滑块,以及与所述开口成型滑块移动连接的推动件,所述开口成型滑块的一端插入到所述上模仁内,所述推动件的上端与所述上模板连接,所述推动件的下端贯穿所述开口成型滑块。推动件的下端是倾斜设置,从而在开合模的时候可以推动开口成型滑块沿不同方向移动。

11、进一步的,所述上模仁对应所述开口成型滑块的位置设置有一连接槽。开口成型滑块穿过连接槽进入上模仁的成型内凹部。

12、进一步的,所述下模仁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下模仁成中心对称设置,所述上模仁、开口成型滑块的数量与所述下模仁数量对应。

13、对比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4、本技术可以实现异形壳体的注塑成型,其中下模仁上设置有第一成型台,第一成型台边缘具有贯穿孔,有助于安装顶块,从而在成型后实现快速的脱膜,在第一成型台的端部设置的第一平台在第一成型台的端部构成阶梯结构,与上模仁的第二平台、第三平台配合,可以实现壳体较长开口的成型。另外,开口成型组件的设置可以实现壳体端部开口的成型。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壳体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板、剥料板、上固定座、下固定座、模脚和下模板,所述下固定座上设置有至少一个下模仁,所述下固定座设置有开口成型组件,所述上固定座设置有与所述下模仁匹配的上模仁;所述下模仁顶面设置有第一成型台,所述第一成型台的其中一端侧壁设置有第一平台,使得第一成型台的端部构成阶梯结构,所述第一成型台的其余三个侧壁均设置有至少一个贯穿孔,所述贯穿孔沿所述下模仁的高度方向贯穿下模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与所述平台所在的端部对应的下模仁顶面设置有第二成型台,与所述第一成型台另一端对应的下模仁顶面设置有第三成型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壳体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仁的顶面还设置有若干成型凸起部,所述成型凸起部沿所述第一成型台长边的底部边缘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壳体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仁对应所述第一成型台的位置设置有成型内凹部,所述成型内凹部内壁对应第一平台的位置设置有第二平台,所述第二平台上设置有第三平台,所述第二平台和第三平台构成阶梯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壳体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内凹部的底面靠近两端的位置分别设置有第一凸台和第二凸台,所述成型内凹部的长边内壁设置有第三凸台。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壳体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仁对应所述第二成型台的位置设置有第一凹台,所述上模仁对应所述第三成型台的位置设置有第二凹台。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壳体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仁对应所述成型凸起部的位置设置有。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成型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下固定座上的导向块,与所述导向块移动连接的开口成型滑块,以及与所述开口成型滑块移动连接的推动件,所述开口成型滑块的一端插入到所述上模仁内,所述推动件的上端与所述上模板连接,所述推动件的下端贯穿所述开口成型滑块。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壳体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仁对应所述开口成型滑块的位置设置有一连接槽。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壳体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仁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下模仁成中心对称设置,所述上模仁、开口成型滑块的数量与所述下模仁数量对应。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壳体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板、剥料板、上固定座、下固定座、模脚和下模板,所述下固定座上设置有至少一个下模仁,所述下固定座设置有开口成型组件,所述上固定座设置有与所述下模仁匹配的上模仁;所述下模仁顶面设置有第一成型台,所述第一成型台的其中一端侧壁设置有第一平台,使得第一成型台的端部构成阶梯结构,所述第一成型台的其余三个侧壁均设置有至少一个贯穿孔,所述贯穿孔沿所述下模仁的高度方向贯穿下模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与所述平台所在的端部对应的下模仁顶面设置有第二成型台,与所述第一成型台另一端对应的下模仁顶面设置有第三成型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壳体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仁的顶面还设置有若干成型凸起部,所述成型凸起部沿所述第一成型台长边的底部边缘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壳体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仁对应所述第一成型台的位置设置有成型内凹部,所述成型内凹部内壁对应第一平台的位置设置有第二平台,所述第二平台上设置有第三平台,所述第二平台和第三平台构成阶梯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忠旬鲍小溪孟慧菁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市信裕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