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主轴前轴承预紧组件、预紧装置以及机床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367908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0 22:13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电主轴前轴承预紧组件,属于机床领域,包括支座、芯轴、压力传感器、调整螺钉、抵触件,支座设有安装孔、用于固定安装前轴承套的安装部,安装部贯穿支座顶部且向下凹陷,芯轴安装在安装孔内,芯轴设有配合孔,压力传感器安装在芯轴上,抵触件安装在压力传感器上且与主轴组件抵触,调整螺钉与支座螺纹连接且穿设于配合孔内,调整螺钉的轴线方向与主轴组件的轴线方向在同一直线上,调整螺钉转动时带动芯轴、压力传感器沿调整螺钉的轴线方向移动以调节对前轴承施加的预紧力,压力传感器能够显示预紧力的大小。本申请既可以精确控制前轴承预紧力,还可以任意移动,而不影响前轴承的预紧,使预紧力稳定、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机床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主轴前轴承预紧组件、包括上述电主轴前轴承预紧组件的预紧装置以及机床。


技术介绍

1、在机床领域中,在装配电主轴时,尾端的后轴承套,需要复检和校正与前轴承回转中心的同轴度,dt结构的角抵触球轴承配置,如果前轴承不进行预紧,则前支撑的角抵触球轴承就没有精度,就不能作为检测基准,因此,需要对前轴承进行适度的预紧,以确保达到精度要求,作为后道工序安装的检测基准。

2、现有技术中,把电主轴组件竖直放置,主轴组件抵触到工作台面进行支撑,前轴承压盖、前轴承套、定子和定子冷却套等零件组合体可以旋转,依靠这些零件的自重,作为施加到轴承外圈的预紧力,以达到对轴承进行预紧的目的,这样预紧力不稳定,不能精确控制,并且电主轴需要移动时,则轴承预紧力就会有变化,轴承回转精度就有可能变化。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提高预紧力稳定性的电主轴前轴承预紧组件。

2、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提高预紧力稳定性的电主轴前轴承预紧装置。

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之三在于提供一种提高预紧力稳定性的同时降低制作难度的机床。

4、本技术的目的之一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5、一种电主轴前轴承预紧组件,包括支座、芯轴、压力传感器、调整螺钉、抵触件,所述支座设有安装孔、用于固定安装前轴承套的安装部,所述安装部贯穿所述支座顶部且向下凹陷,所述芯轴安装在所述安装孔内,所述芯轴设有配合孔,所述压力传感器安装在所述芯轴上,所述抵触件安装在所述压力传感器上且与主轴组件抵触,所述调整螺钉与所述支座螺纹连接且穿设于所述配合孔内,所述调整螺钉的轴线方向与所述主轴组件的轴线方向在同一直线上,所述调整螺钉转动时带动所述芯轴、所述压力传感器沿所述调整螺钉的轴线方向移动以调节对前轴承施加的预紧力,所述压力传感器能够显示所述预紧力的大小。

6、进一步的,所述支座设有螺孔,所述安装孔与所述螺孔连通,所述调整螺钉通过所述螺孔与所述支座螺纹连接。

7、进一步的,所述配合孔的延伸方向与所述螺孔的延伸方向在同一直线上。

8、进一步的,所述安装孔的直径大于所述螺孔的直径。

9、进一步的,所述抵触件呈板状,所述抵触件安装在所述压力传感器上且与所述主轴组件面抵触。

10、进一步的,所述抵触件呈球状,所述抵触件安装在所述压力传感器上且与所述主轴组件点抵触。

11、进一步的,所述支座的截面形状呈h字形。

12、进一步的,所述支座还设有观察口,所述观察口贯穿所述支座的侧壁且与所述传感器位置正对。

13、本技术的目的之二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14、一种电主轴前轴承预紧装置,包括前轴承套、主轴组件,还包括上述任意一种电主轴前轴承预紧组件,所述前轴承套通过所述安装部固定安装在所述支座上,所述主轴组件位于所述安装部内,所述抵触件安装在所述压力传感器上且与所述主轴组件抵触。

15、本技术的目的之三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16、一种机床,包括上述任意一种电主轴前轴承预紧组件。

17、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电主轴前轴承预紧组件包括支座、芯轴、压力传感器、调整螺钉、抵触件,支座设有安装孔、用于固定安装前轴承套的安装部,安装部贯穿支座顶部且向下凹陷,芯轴安装在安装孔内,芯轴设有配合孔,压力传感器安装在芯轴上,抵触件安装在压力传感器上且与主轴组件抵触,调整螺钉与支座螺纹连接且穿设于配合孔内,调整螺钉的轴线方向与主轴组件的轴线方向在同一直线上,调整螺钉转动时带动芯轴、压力传感器沿调整螺钉的轴线方向移动以调节对前轴承施加的预紧力,压力传感器能够显示预紧力的大小。本申请能够对前轴承进行预紧,形成一个整体组件,既可以精确控制前轴承预紧力,还可以任意移动,而不影响前轴承的预紧,使预紧力稳定、可靠;本装置不影响主轴和外环零件的相对转动,用于后轴承套相对于前轴承回转中心同轴度精度的复检和校正。本装置结构简单,生产成本较低。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主轴前轴承预紧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支座、芯轴、压力传感器、调整螺钉、抵触件,所述支座设有安装孔、用于固定安装前轴承套的安装部,所述安装部贯穿所述支座顶部且向下凹陷,所述芯轴安装在所述安装孔内,所述芯轴设有配合孔,所述压力传感器安装在所述芯轴上,所述抵触件安装在所述压力传感器上且与主轴组件抵触,所述调整螺钉与所述支座螺纹连接且穿设于所述配合孔内,所述调整螺钉的轴线方向与所述主轴组件的轴线方向在同一直线上,所述调整螺钉转动时带动所述芯轴、所述压力传感器沿所述调整螺钉的轴线方向移动以调节对前轴承施加的预紧力,所述压力传感器能够显示所述预紧力的大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主轴前轴承预紧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设有螺孔,所述安装孔与所述螺孔连通,所述调整螺钉通过所述螺孔与所述支座螺纹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主轴前轴承预紧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合孔的延伸方向与所述螺孔的延伸方向在同一直线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主轴前轴承预紧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孔的直径大于所述螺孔的直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主轴前轴承预紧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抵触件呈板状,所述抵触件安装在所述压力传感器上且与所述主轴组件面抵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主轴前轴承预紧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抵触件呈球状,所述抵触件安装在所述压力传感器上且与所述主轴组件点抵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主轴前轴承预紧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的截面形状呈H字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主轴前轴承预紧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还设有观察口,所述观察口贯穿所述支座的侧壁且与所述传感器位置正对。

9.一种电主轴前轴承预紧装置,包括前轴承套、主轴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电主轴前轴承预紧组件,所述前轴承套通过所述安装部固定安装在所述支座上,所述主轴组件位于所述安装部内,所述抵触件安装在所述压力传感器上且与所述主轴组件抵触。

10.一种机床,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电主轴前轴承预紧组件。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主轴前轴承预紧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支座、芯轴、压力传感器、调整螺钉、抵触件,所述支座设有安装孔、用于固定安装前轴承套的安装部,所述安装部贯穿所述支座顶部且向下凹陷,所述芯轴安装在所述安装孔内,所述芯轴设有配合孔,所述压力传感器安装在所述芯轴上,所述抵触件安装在所述压力传感器上且与主轴组件抵触,所述调整螺钉与所述支座螺纹连接且穿设于所述配合孔内,所述调整螺钉的轴线方向与所述主轴组件的轴线方向在同一直线上,所述调整螺钉转动时带动所述芯轴、所述压力传感器沿所述调整螺钉的轴线方向移动以调节对前轴承施加的预紧力,所述压力传感器能够显示所述预紧力的大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主轴前轴承预紧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设有螺孔,所述安装孔与所述螺孔连通,所述调整螺钉通过所述螺孔与所述支座螺纹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主轴前轴承预紧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合孔的延伸方向与所述螺孔的延伸方向在同一直线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主轴前轴承预紧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孔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文敏
申请(专利权)人:纽威数控装备苏州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