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模修复稳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367246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0 22:13
本技术公开了管模修复稳定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顶升箱,所述顶升箱的内腔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主动锥齿轮,所述主动锥齿轮的表面啮合有从动锥齿轮,所述从动锥齿轮的内腔固定连接有第一螺纹杆,所述第一螺纹杆的表面螺纹连接有第一螺纹套,所述第一螺纹套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延伸板。本技术通过底板、顶升箱、第一电机、主动锥齿轮、从动锥齿轮、第一螺纹杆、第一螺纹套、延伸板、顶升杆、支撑板、液压伸缩杆、夹持箱、第二电机、第二螺纹杆、第二螺纹套与夹持板的配合使用,能够根据管模的高度及倾斜角度调整稳定装置的位置,使稳定装置与管模尽量贴合,提高检修时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稳定装置,具体地说,涉及管模修复稳定装置


技术介绍

1、管模是生产不同尺寸的金属水冷型球墨铸铁管的装置,管模又名金属水冷型球墨铸铁管,管模,主要用于球墨铸铁管道生产,管模由于一般结构较大,导致管模出现损坏后需要进行维修时容易出现不稳导致倾倒的情况,因此需要使用辅助稳定装置对管模进行支撑,而现有的稳定装置结构较为简单,无法根据不同管模的大小及角度调整支撑点,降低支撑效果,为此提出管模修复稳定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2、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管模修复稳定装置,具有可调节与稳定支撑的优点。

3、(二)技术方案

4、本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管模修复稳定装置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顶升箱,所述顶升箱的内腔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主动锥齿轮,所述主动锥齿轮的表面啮合有从动锥齿轮,所述从动锥齿轮的内腔固定连接有第一螺纹杆,所述第一螺纹杆的表面螺纹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管模修复稳定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顶升箱(2),所述顶升箱(2)的内腔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3),所述第一电机(3)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主动锥齿轮(4),所述主动锥齿轮(4)的表面啮合有从动锥齿轮(5),所述从动锥齿轮(5)的内腔固定连接有第一螺纹杆(6),所述第一螺纹杆(6)的表面螺纹连接有第一螺纹套(7),所述第一螺纹套(7)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延伸板(8),所述延伸板(8)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顶升杆(9),所述顶升杆(9)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10),所述支撑板(10)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液压伸缩杆(11),所述液压伸缩杆(11)的顶部通过转轴活动...

【技术特征摘要】

1.管模修复稳定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顶升箱(2),所述顶升箱(2)的内腔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3),所述第一电机(3)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主动锥齿轮(4),所述主动锥齿轮(4)的表面啮合有从动锥齿轮(5),所述从动锥齿轮(5)的内腔固定连接有第一螺纹杆(6),所述第一螺纹杆(6)的表面螺纹连接有第一螺纹套(7),所述第一螺纹套(7)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延伸板(8),所述延伸板(8)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顶升杆(9),所述顶升杆(9)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10),所述支撑板(10)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液压伸缩杆(11),所述液压伸缩杆(11)的顶部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夹持箱(12),所述夹持箱(12)的内腔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13),所述第二电机(13)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螺纹杆(14),所述第二螺纹杆(14)的表面螺纹连接有第二螺纹套(15),所述第二螺纹套(1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夹持板(16)。

2.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锋
申请(专利权)人:黄石市高潮工矿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